为扎实推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建委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天下十大名泉之一的陆羽泉与杭州龙坞茶园,开展了以“共品茶香茶韵,体悟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实践团成员来到了陆羽泉禅茶文化公园,院内风格凛然的园林建筑与郁郁葱葱的竹林,诉说着历史的更迭。园内那一汪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小泉,因其“味极清冽”引得茶圣陆羽在泉旁住下,以此泉水煮茶,从而得名“陆羽泉”。泉上“陆羽泉”三字是由前西泠印社社长沙孟海先生所提。经过千百年的风霜历练与时代更迭,陆羽泉于2009年4月20日被评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展现了杭州作为底蕴深厚的文明城市对陆羽泉文化传承的重视与期许。
陆羽泉内不仅有着茶文化的历史踪迹,还有其背后丰富的精神内涵,实践团循着茶圣陆羽的踪迹来到了苕溪草堂。苕溪草堂在保留了古代韵味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改良保护,正是在这间简陋的茅屋中,大文学家陆羽用他近一生的时间,品泉试茗、研究茶事、著下《茶经》。而现在,千年的岁月流逝,虽然茅庐无存,但泉清依旧。
随后,实践团成员步入明德廊。廊内一块块写满故事的石碑,昭示着不同历史时期茶文化以及背后精神内涵的变化。正如其名,“明德”也是茶文化所映射的美好品质之一。青石板上“武皇遗诏”、“毛人引茶”、“刘琨荐茶”、“早茶晚茗”等故事,字与画的融合蒙上令人神往的面纱。明德廊的尽头为涵归堂与品茶体验馆,融煮茶、点茶、茶室体验等功能为一体,成为当地茶文化、唐宋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实践团成员在品茶体验馆进行了品茶初体验,并且采访了当地工作人员对点茶的授课形式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等进行深入了解。
龙坞茶村,是西湖龙井茶保护基地之一,实践团成员深入茶山,近距离观察了处于生长期的茶树以及当地不同品种茶叶的特征。实践团还对当地茶农进行了采访以作深入了解,在与茶农的交谈中,成员们了解到当地茶山种植大多为两种用途:个人种植与文旅体验种植。同时,成员们还学习了不同采茶时期的采茶要点以及茶叶保存的方法,对茶文化的物质化实体有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喝茶是简单的事,也是复杂的事。点茶作为一种独特的茶文化形式,代表着茶文化的生命力和精神内涵。在龙坞茶园的点茶体验馆内,实践团成员学到了一种独特的品茶方式——“三汤点茶法”。实践团成员在点茶师的教育与引导下,全神贯注开展了点茶动手体验,切身体会复杂而细致的宋代点茶文化。在碎茶、碾茶后筛得细腻茶粉,将茶粉放入建盏后缓慢注入温水调膏,是为第一汤。第二次注入温水后用茶筅在盏中快速前后击打,使出现淡青的泡沫。第三汤,用茶筅在盏内大幅度小力度地击打,使茶沫变厚变白,最后达到沫饽咬盏的状态,用茶匙蘸取茶膏在茶沫表面写字作画。随后,实践团成员根据对陆羽泉、龙坞茶园的实地探访,结合亲手点茶的实际体验,制作了茶文化宣传册,以切身经历传承茶精神,弘扬茶文化。
《茶经》中写道:“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茶在我国的精神地位,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写照——自律和简朴。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对杭州陆羽泉的实地走访了解了茶文化的兴起与源流,感悟其历史变迁,通过对龙坞茶园的参观体验,在实践中品茶香茶韵,深刻体悟茶文化所蕴含的中国精神,深刻认识到茶文化是历史积淀下的宝物。同时,实践团将作为千年文脉的茶文化以宣传册的形式落地再现,积极做好对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肩负起新时代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保留茶文化文明新风贡献了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57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