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是一个总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牵动无数人神经的字眼。恻隐之心,人皆怀之,然有人止步善念而不为,有人将善念化为善行,以微光照亮他人。渭南市桥南镇留守儿童之家创办者张芳玲女士,十多年来帮助4000多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而她也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张妈妈”。日前,调研小组深入走访,在“留守儿童之家”与志愿者交流,家访留守儿童。他们的故事让调研小组同学深刻感受到,一个小小的“童心港湾”,一名名“童伴”妈妈,打开了众多留守儿童的心门。
(图为调研小组成员采访张芳玲女士)
一名“妈妈”,一个家
陕西省渭南市桥南镇位于秦岭北麓,有两万余人口,全镇一半人口常年在外打工。作为20世纪90年代镇上最早外出打工的一员,寺峪口村农民张芳玲是三个留守孩子的母亲,深知留守儿童生活的心酸。2007年,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张芳玲拿着在外打工12年积攒的十多万元,在家乡修缮了三间土房,创办了“桥南镇留守儿童之家”,虽然一开始条件简陋,但还是吸引了许多家长将孩子托付到这里。她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这些孩子,洗衣做饭、辅导功课……事事亲力亲为。在条件最艰苦的几年,她一直睡在教室的一张沙发上,冬天里为了让孩子们不受冻,天不亮就起来烧热水,晚上还给孩子们开电热毯,直到孩子们都睡着了关了电闸,她才敢休息。再苦再累再难,张芳玲女士始终没有放弃,她说,“要让留守儿童有个家”。
大手牵小手,关爱不留守。“我在这里生活的很好,这里就像我的家。”留守儿童之家的孩子们在采访时纷纷说到。这里是他们共同的家,是呵护他们茁壮成长的地方。据调研小组访谈了解,在“留守儿童之家”的8个六年级孩子中,就有7名在2022-2023第二学期中获得了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图为调研小组成员采访留守儿童之家的小朋友)
一个平台,八方来助
政府的政策帮扶、社会人士的爱心捐助、公益伙伴的倾情加盟……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群体始终关心关爱,这爱心的涓涓细流在这个小小的留守儿童之家汇聚成具有汹涌之势滚滚江河,让“童心港湾”不只是童伴妈妈的“独角戏”。
在今年7月10日,就有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银色星河实践团和陕铁院铁道运输学院童梦起航实践团共29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临渭区桥南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暑期“情暖童心”关爱留守儿童乡村振兴促进实践活动,让70余名留守儿童度过健康、安全、快乐、有成长的假期。
经过张芳玲十余年的默默坚持,截止目前,桥南镇留守儿童之家共帮助了4500多名留守儿童接受正常家庭教育,为特困儿童筹集发放助学金30多万元、生活学习物资价值60万元,帮助50余名农村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无偿将10多名被父母遗弃的留守儿童抚养成人……其成果得到了政府、社会、学校的一致认可。
采访时,桥南镇留守儿童之家校长张芳玲女士说到:“今天这一切的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应该感谢各级政府领导对我的支持,感谢每一位在这里工作过得留守妈妈,感谢每一位爱心人士,感谢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
一个承诺,一路坚持
由于收费低廉,张芳玲一直入不敷出,沉重的物质压力和精神压力让她举步维艰。2012年春节一场意外大火,更是让她之前的心血付之一炬。就在她坚持不下去想要放弃的时候,很多孩子的父母或拎着油,或扛着米面,或端着锅,来到她面前说,孩子们不能没有你。张女士说,那一幕真的让我特别感动,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最终,在政府的大力帮助和爱心人士的募捐下,张芳玲女士重新找回了希望,再一次将留守儿童之家一点点做了起来,从此留守儿童之家的面貌也焕然一新。目前,“桥南镇留守儿童之家”有了教室、厨房、餐厅、宿舍、图书室、室外活动场,每学期能够全程服务51名寄宿儿童,资助30名特困儿童,每周末还能为留守儿童们举办各种活动。
张芳玲女士说:“过去的坚持是我的热情和执着,今天我能够坚持的重要原因是我肩负着众多领导,爱心企业,爱心市民和志愿者朋友的重托。所以,什么都可以舍弃,唯独这份承诺不能舍弃。”
“爱是教育的灵魂”,在爱的浇灌下,孩子们能够感受学习的意义,领会成长的价值,涵养高贵的精神。张芳玲女士的行为让我们更加坚信爱和温暖从未缺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54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