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红色记忆,情系伟大乳娘

来源: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李帛航

为寻访红色足迹,弘扬红色精神,讲好红色故事,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红色记忆·情系乳娘”团队以“乳娘文化”为切口,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追随可歌可泣的乳娘事迹,体悟感人肺腑的乳娘精神并进一步了解其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团队关注胶东育儿所红色乳娘的历史往事,聚焦抗战时期300多位乳娘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养育了1000多名八路军的后代的感人故事展开实地调研。通过实地参观胶东育儿所遗址以及纪念馆、探访话剧《乳娘》演出团成员,探寻这段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增强青年爱国意识和家国情怀。并以此为切口研究传统革命故事在新时代传播、推广路径,为红色文化传播贡献青年力量。

观过往血与火

团队成员首先参观走访了胶东育儿所旧址田家村。1942年9月,设立于荣成县的胶东医院育儿所在几经迁徙发展后,在乳山市田家村落成。时至今日,田家村依然保留了大量乳娘和乳儿的衣食用品和生活痕迹,成为探寻乳娘精神、发掘乳娘故事的重要源泉。在对胶东育儿所旧址的参观中,团队着重对乳娘尹德芝的故居进行瞻仰,了解乳娘“宁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乳儿”的动人事迹,从中体会乳娘抚育乳儿的艰苦条件,感悟乳娘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此外,团队相继走览藏儿洞、起居室和警卫室等乳娘和乳儿共同生活的处所,全面了解胶东育儿所的构成的同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乳娘精神的伟大。透过一件件饱含风霜的展品,团队成员们仿佛再次回到了那个血与火的年代,感悟着乳娘们的大爱无疆。

怀着敬仰的心情,团队紧接着来到乳娘陈淑明的家中进行慰问和采访。这位96岁的老人是三百多名哺育八路军后代的乳娘之一,也是唯一一位在世的乳娘,曾两次给亲生儿女断奶只为更好地抚养乳儿。2021年,陈淑明获全国第八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团队亲切地问候了乳娘陈淑明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条件,并对老人以及老人的亲属进行采访。在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的老房子中,团队体会到最真实的抗日战争年代乳娘与乳儿的故事,感受到那个动乱迭起的时代生活条件的艰难和乳娘们无私奉献、舍我其谁的精神品质。此外,“乳儿大于天”更是体现了乳娘们一心向党的决心和诚实守信、忠于祖国的意志。而从乳娘陈淑明女儿的口中,团队也了解到老人的健康情况,了解到乳山市政府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

看今朝颂与歌

在辞别乳娘陈淑明后,团队采访到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妇联的工作人员于静和杜苗苗。在对于现在仍然在世的乳娘的关照上,杜苗苗表示乳山市妇联以及乳山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通过物资补贴、派遣工作人员慰问等方式保障乳娘们的生活状况。关于红色乳娘文化的宣传方面,于静则重点强调政府对于胶东育儿所纪念馆的建设,提到在2021年胶东育儿所纪念馆成为该批次山东省唯一一处被命名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场馆。同时,于静也带团队成员们学习了《中共乳山市委关于开展向“红色乳娘”学习的决定》文件,让成员们了解当地政府对红色乳娘精神的宣传力度。最后,杜苗苗介绍了乳山市妇联举办的“挖掘新时代乳娘”“巾帼大学习”等创新活动,指出这些活动将红色乳娘精神与当代社会相结合,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实现乳娘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传承与发扬。

2021年7月23日,话剧《乳娘》在济南首演,引发热烈反响,为乳娘文化宣传贡献了巨大力量。团队成员对此对创排话剧的乳山市吕剧团前乐师潘进先进行采访。针对《乳娘》这部话剧,潘进先向团队详细阐述了话剧内容、艺术表现手法和排演过程,让团队成员对《乳娘》话剧以及乳娘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随后,潘进先以吕剧工作者的角度,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红色故事与地方剧种相结合的经验进行分享,并指出乳娘故事转化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和亟待加强的部分,提到应当通过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转化乳娘故事,从而达到更佳的宣传效果。最后,潘进先深切嘱托当今青年,希望我们“不要忘记过去,铭记历史,然后创造未来”。

时光荏苒,大多数乳娘已经离开人世,但是乳娘故事仍然有着穿越历史的力量,“乳娘”精神仍在鼓舞着一代代人。她们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品质会流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49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淮师大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返乡活动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新闻稿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张才干,做…… 王雪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淮师大学子暑期三下乡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

为了提高公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意识,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淮师大计科普法团于2023年7月1日至7月3日赴安徽省芜湖市开展普法教…… 卢芳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淮师大计科普法团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淮师大计科普法团#近日,淮北师范大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支由热血,具备法律基本知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青年组成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以法律宣传…… 王雪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岭”后浪 纸杯飞行器
7月15日,岭南师范学院“岭”后浪社会实践队在吴川市黄坡镇上马小学举行开展了以“纸杯飞行器”为主题的物理实验课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孩子埋下一颗热爱探究…
【暑期“三下乡”】信息学子参观小岗村
为深入了解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6月18日上午,滁州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调查实践小分队”来到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活动。在讲解员的生动解说和带领下,团队成员乘坐历史时光机,跨越…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走进水土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为推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能成功助力乡村振兴工作,7月9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寻陪都记忆,宣时代号角”乡村振兴实践团一行到水土镇街头开展实地走访实践活动。本次团队通过开展优秀传…
红色记忆—蒲柳韧如丝,枫溪初映红
7月10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知薪实践队在潮州市枫溪革命史展览馆——紫凝轩参观学习相关革命事迹。紫凝轩是潮汕党组织地下革命活动点之一,潮汕抗日游击队里的王炳荣等有志青年曾在这里接头,共商抗日大…
对话枫溪瓷非遗传承人:弹指拈花间的技艺
枫溪瓷烧制技艺是广东省潮州市的传统手工技艺,拥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于201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深入了解枫溪陶瓷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助力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广东…
塔大学子三下乡:弘扬尊老爱老中华传统美德
7月7日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助推七彩梦想,礼赞胡杨精神”团队在阿克苏温宿县开展第社会实践活动。上午,队员在副院长阿孜古丽及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对老人寝室进行了较…
通大学子在行动:关爱失能老人 助力健康中国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健康中国建设要求,践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康养梦”,关注失能老人的健康管理需求,深入了解当下社会医养结合发展实际现状,8月4日至6日,南通大学“关爱失能老人”江海康养实践团…
塔大学子三下乡:以爱浇灌童心,用心传递温情
7月9日,是由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助推七彩梦想,礼赞胡杨精神”团队在温宿县三中进行社会实践的第四天。早上第一节课,实践队队员为小朋友们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栏目课…
南药科技社会实践队:中药薄荷篇
导言:薄荷味辛,性凉,辛以发散、凉以清热,辛散之力较强,是辛凉解表药中能宣散表邪且具有一定发汗作用的中药,为疏散风热的常用药。(编辑/三木)药用薄荷薄荷可用于治疗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症见风热,…
走进十堰市博物馆,学习十堰历史文化
十堰是一块古老神奇的土地,是地球生命进化遗迹地和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又是一块青春焕发的土地,是东风汽车的摇篮,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博物馆由五个部分组成:“走入恐龙时代”、“远古人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