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促进文化创新发展
——实践团队赴莱芜梆子剧团采访报道
“一音泉城系红脉,半符戏曲拾遗珠”实践团队应邀前往济南市莱芜梆子传承保护中心,对剧团负责人及演员进行采访,进一步探析非遗与红色文化融合符合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就传承红色基因进行讨论,并现场观看了他们精心演出的优秀剧目《新娘》。
梆子,百年乡声不灭
莱芜梆子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也是山东省的特有剧种,从乾隆末年开始,徽戏“老阳春”班为在鲁西南生存,开始移植深受当地民众喜爱的“梆子腔”。自
此梆子腔与徽戏日益融合演变,又因后来的演员大都是当地人,受地方方言等影响,逐渐演化成了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其历史已逾200年,具有浓郁的鲁西北地方特色,蕴含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内涵。莱芜梆子属于国家稀有剧种,2006年入选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创作演出的《儿行千里》、《长勺之战》等剧目连获十三届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及山东省文化艺术节多项大奖。尤其是现代戏《儿行千里》曾先后两次进京演出,两次在全省巡回演出,并获得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在莱芜当地享有盛誉。
期间,实践团队还参观了莱芜梆子剧团历史展览。其系统展示了莱芜梆子200多年的发展历程,既有珍贵的历史文物,又配备了图像资料与互动设备,生动还原了这个地方剧种的演变历史,感受到莱芜梆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时俱进中释放出的蓬勃生机。这些文物展品和历史画面,成为实践团队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理解亮丽红色文化之重要的生动教材。
翩翩花旦,梆子新生
实践团队采访了负责人陈胜平主任,他表示,莱芜梆子将本地民俗与革命传统有机结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是推动红色文化发展的有效载体。该剧团每年都会创作多部红色题材剧目,近年成功演出的有《铡刀下的红梅》、《新娘》《燃烧的山楂树》等。
针对下一步发展,陈主任表示剧团将继续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坚持创新发展,用好“梆子”这一独特载体,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传统文化,使之成为莱芜地区文化创新的“特色名片”。他希望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并利用数字化技术把更多优秀剧目搬上网络舞台,使之产生更大社会影响力。
实践团队继续采访了梆子剧团内的青年演员。一位演员表示,很多青年人没有接触机会是导致对传统艺术的疏远的主要原因。他期待通过创新形式吸引更多青年加入,使莱芜梆子能够在传承创新中持续发展。他说:“我们这代年轻人肩负传承发展传统艺术的重任,我会继续努力让更多朋友关注和喜爱梆子。”
百年红妆,梆子声传红色记忆
实践团队全体成员现场观看了《新娘》这台剧目,深受感染。剧中的精彩唱段配合梆子的独特腔调,明快流畅的语言旋律激荡人心,既沉痛惋惜又催人奋进,堪称红色文化的精品力作。本次社会实践中,实践队对莱芜梆子这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创新结合的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剧团用艺术魅力展现红色记忆,也给实践队的文化自信提供了生动案例。实践队将牢记初心使命,不忘红色根基,以全新的姿态书写新时代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一次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蕴含着创新的活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红色文化,以红色基因滋养梦想,持之以恒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为中华儿女书写新的传奇
策划 | 朱烨
文案 | 李宣灏
编辑 | 曹欣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43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