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点是课程难度和受众问题,课程难度要与受众相适应,给高年级讲解过于简单的知识他们会觉得过于简单,但是给低年级的同学讲过于复杂的内容他们会听不懂。所以,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在进行课程难度的调整,三种方案应运而生,第一种是两种难度的并存给两种不同的受众,比如高安科同学的课程就完全实现了两种难度的完美结合,有简单趣味的生活小实验,同样也有上难度的理论概念,讲摩擦力的时候,既让同学们这样让两种学生都有一定参与感;第二种是增多举例子解释部分,这样不论什么年龄的学生都有参与感,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司文上的哲学,原本是一门很高深的课程,但是当用举例子的方式解释的时候就显得非常通俗易懂;第三种是讲一些不论什么年龄段觉得有趣味的课程内容,比如我上的传统文化与手工课,人人都可以知道更多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有关的历史传说、寓意发展,同时可以调动所有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不论高年级的学生还是低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大展身手。
第二点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作用,首先是经典条件作用原理,学生们会对相应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比如他们回答问题,我们就会给予他们奖励和鼓励,这样他们就会更加积极的回答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把学习任务和积极快乐的事情相联系。但是同时如果我们积极回答,他们积极回答问题,我们没有给予他们一些物质上的奖励,那他们下一次可能就不会积极的回答问题。所以一定的奖励和鼓励是有必要的,但过分的奖励和鼓励会失去学习本身的意义,孩子们就会只注重奖励的结果,而不是学习内化的过程。所以我们同样也要使用一些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合理的使用强化和惩罚,比如孩子们认真学习,积极回答问题,我们就会给予他一些表扬和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就可以避免我们的一些斥责;我们不给予奖励从而减少他们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不认真听课以及不遵守纪律的行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37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