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文旅融合不止在文旅,亦在同心乡遇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作者:汪雨馨

安徽铜陵,一座以徽派建筑闻名的江南小城,小而精致,江南风韵。“千年铜都,人杰地灵”这八个字已足以让游者了解这座城市的文旅地标。疫情的突然到来和连续三年抗疫,让原本热闹的小城失去了疫前的生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徽派建筑,让古铜都文化走向世界,曲阜师范大学清凉一夏实践队队员汪雨馨于2020年7月6日先后来到了铜陵最吸引游客的两个地方——天井湖公园和犁桥古镇风景区进行以“‘疫后复苏,同心乡遇’——家乡文旅宣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继承和发扬家乡文化的精髓,为家乡的文旅宣传工作做出贡献。

天井之蕴,铜都之馨

对于很多铜陵本土的80后、90后来说,天井湖公园是最不可磨灭的一处美景。天井湖,以堤山为天然分界线,分割为东湖、南湖和北湖,三湖水面通连,湖中有一口“上通天,下通海”的井,名曰天井。天井湖以井、湖而得名,坐落于天井湖公园。因地下涌泉,天井终年高出湖水面两米左右,因此园中天井不仅是铜陵的一个地标性建筑,也是江南小城的一大奇观,是诸多旅客的打卡之处。

实践队员汪雨馨在实践之前表示自己听父母说,90年代初,天井湖还是需要门票的,但随着惠民政策的颁布,天井湖不再需要门票,人人都可以来园中观赏。

正式实践开始时,实践队员汪雨馨现向不少前来询问旅游路线的旅客介绍了天井湖的几大热门景点,九曲桥、牡丹园、铜马游园、铜文化广场、通天阁、儿童乐园、溢沁园、天井茶室、游船码头等等。这些景点各具江南小城特色又贴合大众,适合各类人群前来旅游,在疫情前也引起过一番小热潮。有吉祥尊贵之意的九曲桥曾是游览量最多的地方,在疫后文旅渐渐复苏的当今更是迎来了客流量高潮。万年来,天井湖水养育了湖畔勤劳俭朴的铜陵人,是人们心中的母亲湖。作为土生土长的铜陵人,实践队员汪雨馨对于疫后铜陵市旅游业的复苏与再发展信心十足又骄傲无比,希望天井湖可以重回疫情前的热闹,发挥江南美城的地理优势和天井之美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这个铜都古镇。

梦里水乡,古韵犁桥

在犁桥古镇风景区,实践队员汪雨馨更是进一步感受到徽派建筑的温婉美丽。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石刻木雕,集徽州建筑之精华、汇江南园林之神秀,是实践队员汪雨馨在环绕犁桥古镇一圈半后的感受。小镇内徽派建筑林立,马头墙鳞次栉比,翘角飞檐,粉墙黛瓦。夜幕降临后,数千盏华灯交相辉映,景色如梦似幻,实践队员汪雨馨拍摄了很多美景美人照,更是打趣说晚上的犁桥古镇“很出片”。

作为铜陵市首批建设的省级美丽中心乡村,犁桥村以明塘春景、梦荷夏忆、乡野秋实、古桥冬韵“四景”闻名。在保护原有生态的基础上,通过移建,明清时期古建筑群落,打造集民俗文化、古镇原貌、乡村休闲为一体的犁桥老街。曾经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疫情后,这个昔日藏于深闺人不知的小山村,正在华丽转身,变得更加宜居宜游。

晚上的犁桥村人满为患,更是有许多建筑艺术大师莫名而来只为一睹犁桥风貌。在此行实践中,实践队员汪雨馨充分感受到徽派建筑在艺术界的欢迎程度,更是激发了作为铜陵人的骄傲和自豪。犁桥水镇风景区作为疫情后铜陵走向中国旅游市场的新台阶,不仅为铜陵发展旅游业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而且成为了铜陵发展旅游行业项目中的一个可行性案例。

这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汪雨馨意识到,文化建设是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习总书记也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实践结束后,实践队员汪雨馨表示,在体验地方文旅的同时应该我们应发扬对家乡文化的自信心,竭自身所能,通过在各大平台宣传本地特色景区,特色文创等方式为当地文旅发展做出自身贡献。尤其是在疫情后发展各地经济的大环境下,各地区更要把握机会,发挥本地特色优势,吸引更多游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32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数据同行,医起为伴-实践总结4

感悟分级诊疗团队首先对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和认知水平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到村民们对蜱虫病知之甚少,甚至存在一些误解。针对这些情况,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宣传计划。团队成员们深入到各…… 柳看看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用数据同行,医起为伴-实践总结3

医疗路上的点滴体会2024年的“三下乡”活动画上了句号,回顾这段宝贵的经历,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我的人生天空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深入乡村,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 赵浩然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数据同行,医起为伴-实践总结2

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我负责辅助调查区域医疗政策的了解问卷与宣传工作,这段经历让我收获颇丰。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居民对医疗政策的知晓度不高,部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落实…… 徐占清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数据同行,医起为伴-实践总结

聚焦分级诊疗,共话医疗未来为深入了解乡村医疗发展现状以及乡村振兴对基层医疗的帮助,团队成员对庐江县同大镇卫健办负责人以及向当地居民进行采访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同大镇卫健办负…… 刘丰玮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繁樱似锦芳华绽,义务导游递温情

近期,一年一度的“樱花节”如约而至,湖南科技大学樱花园迎来客流高峰。湖南科技大学魅力旅游协会,商学院社团管理部联合举…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线上培训活动

为增进学生对西部计划政策的了解,提升西部计划笔面试通过率,4月7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线上开展西部计划培训活动。此…

商学院开展“影像志愿 艺路生光”志愿活动

(通讯员何松成)4月8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携手谢子龙摄影艺术馆,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影像志愿艺路生光”的志…

“回炉旧物,新品再创”DIY制作大赛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垃圾产出,激发参与者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绿色…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最新发布

我心自有云白山青
(通讯员:王毓琄)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全方位全过程推进绿色低碳教育、培养践行绿色低碳理念、适应绿色低碳社会、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一代青少年,增强社区居…
跟随红印征途,探寻红色印记
苏州:红色文化历久弥新,创新苏州朝气蓬勃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为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7月25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红印征途团队来到江苏省苏州市,参观了苏州革命博物馆,并学…
抓住红色机遇,发掘乡村人才—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心向农实践队
乡村振兴需要发掘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发展的动力和助推器。在寿光市牛头镇的实践中,队员们看到了红色文化创新的种种尝试。通过对红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创新,乡村发展了一批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旅游…
弘扬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心向农实践队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集中体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和伟大成就。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不仅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更可以为当代乡村振兴注入新…
文旅融合远不止于文旅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夜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我国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为了继承…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探寻苗绣之旅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三下乡实践团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何家岩村开展了苗绣学习活动。苗绣学习活动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承,更是对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通过学习和…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寻访苗绣,传承记忆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三下乡实践团在此次苗绣学习活动中,通过学习苗绣技艺,深化了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何家岩村村民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实践团…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共绘绵绵爱国情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三下乡实践团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镇龙潭社区开展了一项与儿童一起绘画中国梦、共书写民族情的活动。图为儿童展示自己的绘画该活动旨在通过艺术与…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共绘爱国情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三下乡实践团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镇龙潭社区开展了一项与儿童一起绘画中国梦、共书写民族情的活动。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儿童一起绘画活动现场,实践…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祭奠烈士,铭记历史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三乡实践团走进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区龙潭镇赵庄社区,参观了烈士陵园。实践团此行的目的是缅怀先烈,了解和传承革命精神。烈士陵园是一处重要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