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发现“平凡”的美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彝家傲”暑期实践小分队 作者:中文213翟捷

走近彝家深处,暂听得花灯半晌。彩色的云霞拖着夕阳从山顶那头远远跑去,暂存的晚霞伴着彝族人家的烟火,彝家人身上,火光映着笑容,雄浑的火焰与热情的烟盒舞,彝家人绕着火堆围成一圈,舞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你且听罢,远山传来的夜啼,那是夜的守望;你且听罢,高山传来的回音,那是山神的祝福;你且听罢,彝家人高歌一曲:“璱罗璱~阿哩哩哩~阿哩哩哩~远方的朋友你来做客~我把一曲祝酒歌为你唱……”深山里的彝家人,以他们最热情的方式,欢迎着远方的朋友来此做客。

彝家人的心是火热的。他们驻守在大山的深处,透过眼中的明亮,那清澈的眼神能够倒影出大山与白云的颜色,看不到尘世的惊扰,只觉得在柴米油盐当中,看到了属于彝家人的宁静。但眼神中又不只有透彻明亮,你能看到“火”,那是彝族人家生命的力量。他们出生时目光所及就是这深山,就是他们的阿普笃慕,他们信仰自己的神,在“火”的庇佑下,他们找到了生命的重量,那是一种流水汇聚于小谭,被木桩堵住向下奔涌的步伐,而气势已然饱满,蓄积喷涌式的力量时刻准备着,像着烈火一般猛然爆发,这就是清明中的力量,也是彝族人家生命的气势。他们围绕着火堆,他们激情热舞。不需要任何的装备,只需要大家坐在一起,只需要大家心在一起,只需要嘹亮嗓音响起,他们便跳起烟盒舞,他们便开始吟唱,那不仅仅是山歌,更是大山和信仰带给彝族人家的深情的祝福。

彝家的生活是诗意与灵气的。人人心中都有乌托邦,人人心中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在我们看来,彝家人的生活像是城市人逃避现实沉重的“避难所”,看到他们在山中轻快地像精灵一般穿梭,采集野菜,捡拾菌子,一路花鸟作伴,这何尝不是一种灵气与诗意的象征。只是揭开层层的面纱,人们会看到生活的真相,彝家人也有自己的生活,也需要靠自己的双手与大山吃饭,他们也在耕种。你应该放慢思考,在朴素劳累的耕作中挖掘属于人性的本真,当你看到公交车上一位背着盖过自己整个背脊的四季豆的彝家老奶奶时,你或许会心疼,觉得生活是这么的不容易。但是,你应该看看的是奶奶脸上的表情,她眼睛是弯弯的,配着满脸皱纹的笑容,她充满的是收获丰富的喜悦,她的四季豆或许卖不了多少钱,但这是在她一担担水浇灌下生长出来的“孩子”。人人都忙碌奔波,都是微光小小隐于人山人海。在看不见的地方,大家又在各自努力地用自己的方式生活,这就是“平凡”。生活不只有绚丽的美,更多的美,源于对生活的捕捉。站在光与影的交织里,你只需要,默默祝福,那就是对最平凡的美的赞颂。

大山深处有着宁静的人家,在远离车水马龙的喧闹,村子里满地满树都有鸡鸭,他们自由的奔走,又在夜晚到来时回到自己家中;肥猪仍然关在猪圈里,它们只会在看到人来时奋力挣扎一跃而起,趴在栏杆上期待着食物的到来。雾气才刚刚褪去,彝家人的烟火已然升起,奶奶又坐在门前的小凳子上缝缝补补,时不时抬头看看山的尽头,似是有什么心事。袅袅的炊烟从平矮的楼房内升腾而起,似乎在呼唤远方的游人,回到温暖的家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31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东方嵎夷之地,技艺传承之始

冶制锡镶,与杯盏间相遇威海锡镶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发祥于清光绪末年,二三十年代蜚声海内外,兴盛于英国租占威海卫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萧条,解放后开始复兴,尤其是改革开……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土火迸发讲人间瓷话,彩釉黑陶里看德州

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非遗名录体系建设,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3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1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36项。地方对于非遗申请和保护传……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鸢都凝雅韵,鸢飞挟风鸣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3日电(通讯员潘宇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助力非物质文化…… 潘宇琦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寻访黄氏烙画,感受非遗魅力

寻访黄氏烙画,感受非遗魅力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1日电(通讯员逄文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重要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 逄文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刀光剪影里,论指尖流霞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因为入门成本低,技巧多样不拘一格,受众多为妇女老人,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人民的……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火淬琉璃光影,熔叶徐染绣芙蓉

要谈淄博,要讲太公封齐管鲍之交管晏辅国为稷下学宫成就百家争鸣的美谈盛况,他孕育了《孙子兵法》、《齐民要术》、《聊斋志异》,为中华文明留下了璀璨辉煌。陶琉文化聊斋文化黄河文化……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寻访威海锡镶技艺,探析非遗媒介化生存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保留着归属民族的根,亦是一种无形且无法代替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面临着极大危机。如何在新媒…… 张腾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锡镶传承现状,助推非遗创新传承

中国青年网威海7月31日电(通讯员张腾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建设等有着重要意义。为…… 张腾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山中菌,人中情
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经济的发展,生活在农村的亲人越来越少,我也很少再去农村。借这次社会实践的机会,我得以抱着纯粹的心态、怀揣期待与希冀再次踏入农村。学期结束后,我离开繁华的大都市回到家,家住的小县…
爱残助残,你我在行动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21日电(通讯员桂裕程)为了响应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关爱祖国未来的花朵,让更多的残障儿童感受到希望与爱,秉持者“让残障儿童也拥有一个快乐的童话”的理念,…
江苏大学生探寻江淮火种,让建党精神“飞出横沟”
适逢建党102周年,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习总书记的殷切号召,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7月7-9日,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星火开拓实践团”淮安小分队以“追溯红…
“忆往弘英”社会实践队走进消防队 致敬最美逆行者
为了进一步普及消防安全知识,锻炼队员体质,磨练队员意志,增强队员的社会实践能力,6月3日,忆往弘英社会实践队队员走进茅箭区消防救援大队吉祥社区小型消防救援站,零距离感受消防员的日常工作,了解消防…
一同协助残障儿童营造美好未来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21日电(通讯员桂裕程)为了响应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关爱祖国未来的花朵,让更多的残障儿童感受到希望与爱,秉持者“让残障儿童也拥有一个快乐的童话”的理念,…
学企协手攻炉冶,炼尽三山铁
唯有“炼尽三山铁”,才能锻造出一块上好的生铁;唯有博览群书,才能将知识真正的凝练于脑海之中。而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知与行,如风火相借、山水相依,合而为一,可晓万物。常州工学院外国语…
手拉手,一起走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21日电(通讯员桂裕程)为了响应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关爱祖国未来的花朵,让更多的残障儿童感受到希望与爱,秉持者“让残障儿童也拥有一个快乐的童话”的理念,…
同携手,共助残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21日电(通讯员桂裕程)为了响应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关爱祖国未来的花朵,让更多的残障儿童感受到希望与爱,秉持者“让残障儿童也拥有一个快乐的童话”的理念,…
你我携手,助残爱残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21日电(通讯员桂裕程)为了响应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关爱祖国未来的花朵,让更多的残障儿童感受到希望与爱,秉持者“让残障儿童也拥有一个快乐的童话”的理念,…
携手一起共奋进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21日电(通讯员桂裕程)为了响应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关爱祖国未来的花朵,让更多的残障儿童感受到希望与爱,秉持者“让残障儿童也拥有一个快乐的童话”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