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东南大学“交织彩彝”社会实践团来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调研走访至善彝绣馆、与彝绣非遗传承人丁兰英深入交流,探索传统彝绣在新时代的新设计,全力助推南华县的彝绣产业发展,书写乡村振兴与新时代东大青年的故事。
彝绣于指尖绽放
在至善彝绣馆,实践团亲手体验了一把彝绣产品的落地过程。首先在塑料薄片上通过打孔描绘出彝绣图案,将热熔漆涂抹在其表面,将其按在需要刺绣的布面上,然后用银色记号笔勾勒图案至清晰,最后将画有图案的布分发给绣娘进行刺绣。作为扶贫项目,彝绣馆会把订单带到大山里的贫困家庭手中,由她们刺绣完后再做进一步的加工,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在彝绣馆中,实践团参观了传统的南华彝绣。彝绣是中华大地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以创意巧妙、配色大胆、设计精美闻名。2008年6月7日彝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楚雄彝族的服装刺绣常用的颜色是黑、红、黄、青、白这五种。彝族刺绣喜颜色鲜艳,多以花团锦簇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颇具传统民族特色的彝绣服饰在中老年群体中仍多有穿着,但是在青年群体中已不多见,同时,民族特色浓郁的传统服饰也不适用于当今服饰穿着的许多场所。
彝绣馆的设计师李翠萍将彝绣设计进行了许多改良。在服装设计上,李翠萍将彝绣于日常常服相结合,解决了可穿着场所少的问题;缩小彝绣在服装上的面积,让服装更加日常同时降低成本;改良彝绣的配色,降低饱和度,增加彝绣服装的质感。同时,彝绣服装也保留了彝绣的主要纹样和绣法,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图为彝绣馆中的改良服饰)
彝绣文创的创新不止步于服装,设计师们也制作了一系列彝绣伴手礼,将彝绣产品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车载香薰、挂件、茶杯、笔记本等等,设计师们在这些文创产品上都加上了彝族刺绣图案,以彝绣传统花朵纹样为主,多种配色交相呼应,国潮文创焕发新生机。
(图为至善彝绣馆中的文创)
以设计赋能助力产业发展
交织彩彝实践团成员们在设计方面助力彝绣发展。南华是东南大学的定点帮扶县,校友是彝绣产品很大的购买力。实践团成员设计了香囊、领带、茶杯、学士帽、学士服等一系列文创产品,将彝绣纹样与东南大学特色图案相结合。
香囊采用东南大学的标志性黄绿配色,将东南大学地标景观大草坪与南华彝绣花朵纹样相结合。学士帽使用彝绣工艺,融合彝族传统纹样与东南大学六朝松、涌泉池、大礼堂体、育馆等著名建筑相结合,以彝绣工艺辅助珠串亮片金线等元素,打造出纷繁华丽带有民族风格,又不乏时尚感的单品。领带在东南大学领带设计的基础上,增加黄绿渐变的孔雀羽毛。孔雀为云南的代表动物之一,同时也有着孔雀东南飞的寓意,一根孔雀羽毛将南华与东南大学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花开东南陶瓷杯将东大元素与传统彝绣花朵纹样相结合,让彝绣之花在东南大学盛放。
(图为实践团成员设计的彝绣文创)
实践团设计的文创后续都将制作出来后在东南大学纪念品商店贩售。交织彩彝实践团也将在设计上不断助力南华彝绣的产业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28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