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艺术赋能乡村,共画和美花戏”暑期社会实践团心得感悟(二)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作者:浙江农林大学园林

来到杭州市临安区花戏村的浙江农林大学生们,将利用暑期的时间,全身心投入社会实践大课堂,用专业和青春的力量,在乡村振兴“新长征”路上发挥积极作用。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园林学院“艺术赋能乡村,共画和美花戏”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在花戏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吧!

来到花戏村时正值盛夏,尽管阳光炽烈,但我们初入花戏村便受到村主任的热情接待。此次暑期实践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实践机会,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临安花戏村的基本情况。在随后开展的座谈会里,经村主任对花戏村由来、文化底蕴、发展成果、空间布局与产业规划等现状的细致讲解,我对乡村振兴在当地村风、村貌、村民上带来的巨大改变与助益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戏曲文化的传承地之一,花戏村在乡村发展过程中仍保留着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村中保存完好的花戏台,还是每年举办的演出活动,无一不是花戏村的历史与文化的见证,传承并弘扬了越剧文化,吸引着各地为数众多的越剧爱好者和游客。通过这次经历,我意识到正是这些民俗文化构成了地方的灵魂。因此,有必要对地区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思考。为将文化符号更好地融入村子与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为激发村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文化与景观的和谐交融是需要深入探究的关键因素。而这也将是我们专业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是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景观领域实现创新发展的方向之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此次活动中,我意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文化不应仅仅局限于理论领域;相反,它应该与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交织在一起。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景观的创新融合也有助于更好地诠释文化创新和保护的重要性。

——田舒禾

临安区花戏村的调研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村庄,花戏村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在发展中也留存着其独特的风貌韵味,着实令人赞叹。

花戏村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调研中,我了解到花戏村已有百年的历史,是花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村庄的角落处,还保存着一座古老的花戏台,据说是当时为纪念当地的戏曲艺术而建造的。此外,花戏村还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如老宅、古井等,这些文化遗产都见证着花戏村的历史演变,是农村传统文化的具象体现。

花戏村在发展中也仍保有着独特的乡村风貌。尽管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花戏村仍留存着原汁原味的农村特色。村庄中的街道宽敞整洁,村民们的房屋井然有序。而在花戏村内,村民们也积极求索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发展农业旅游等方式,带动整座村庄的经济发展。

花戏村民的勤劳朴实,热情好客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在传承花戏文化方面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他们每年都会举办各式戏曲演出活动,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花戏文化。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我不仅欣赏到了花戏艺术的美妙,还感受到了花戏文化的独有风韵,对于保护和传承花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和必要之处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杨洪栋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选择板桥镇花戏村作为调研地点。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领略了花戏村田野风光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对乡村的发展和可持续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花戏村的田野景观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青山、田野以宁静和美丽的姿态将花戏村拥于怀中,其间清澈的溪水流淌着大自然的纯净与灵动。在这个田园诗般的环境里,我感受到了繁忙都市生活所缺失的平静与放松。

其次,花戏村的传统文化也给我带来了深深地触动。花戏村因有远近闻名的花戏台而得名,而每当十八学士纪念日时,古戏台上便会组织演唱七天七夜大戏,村民几乎每人都会唱上一两曲。花戏村越剧团也经常被邀请到外村演出,自编自导自演越剧节目曾登上杭州市“云村晚”,成为花戏村的文化“招牌”之一。在这里,我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也见证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所做的不懈努力。

此外,花戏村的发展态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村庄内设有民宿等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居住环境。在村干部的讲解介绍中,我感受了当地为协调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而采取的创新思维和共同努力。他们将旅游与生态农业相结合,倡导绿色可持续的旅游模式,以期构建以农业为依托使农业和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相结合的高效产业。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不仅拓宽了眼界,还加深了对自然与人文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理解。我希望能将这次实践中的所见所闻传播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当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形式,推动对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集体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沈陈彬

攥稿|田舒禾 杨洪栋 沈陈彬

指导老师|蔡梦莎 陈美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25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陕西理工大学 “筑梦前行扬帆起航”社会实践支教团中期总结汇报在南郑区阳

7月16日下午,陕西理工大学“筑梦前行扬帆起航”社会实践支教团中期总结汇报在南郑区阳春中学举行。陕西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钟小龙、学工部副部长岑道权、实践团带队教师陈琰、阳春中学校…… 王豪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查看全文 >>

陕西理工大学阳光公益课堂 | 我们既是老师,也是学生

伴随着孩子们的笑声,我们睁开了惺忪的睡眼,迎来了支教的第二天。像昨天一样,孩子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学校,我们在饭堂吃早饭的时候就隐隐约约感受到了孩子们熙熙攘攘走进校门的欢声笑语…… 王豪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涌泉回川宣讲队去往乐山一中宣讲

1月23日河海大学涌泉回川源泉队到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高三13班进行返校宣讲活动步入大学已经有一个学期,团队中的同学们已经…

送春联,暖人心

送春联,暖人心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社区中老人们感受春节的温暖和关怀,2025年1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

武汉大学全国文化遗产活化传播调研实践队赴山西省博物院实践

实践背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见证者,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之上。习近…

智享老年生活 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智享老年生活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最新发布

南药科技社会实践队:介绍菟丝子
菟丝子,味甘、辛,性平,归肝、脾肾经,属于“三经要药”,它不仅能调先天之本、后天之本,还能滋养将军之官。菟丝子是一种寄生植物的成熟种子,别名有黄藤子、萝丝子、菟丝实等,它其实有两层身份:一个是…
“艺术赋能乡村,共画和美花戏”暑期社会实践团心得感悟(三)
来到杭州市临安区花戏村的浙江农林大学生们,将利用暑期的时间,全身心投入社会实践大课堂,用专业和青春的力量,在乡村振兴“新长征”路上发挥积极作用。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园林学院“艺术赋能乡村,共画…
重游红色基地,感悟红色精神
安徽工业大学微电子与数据科学学院“微光成炬,数写时代”暑假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8月9日在阜阳市太和县烈士纪念碑开展了一次品味红色经典,感悟革命先烈百折不挠的红色精神。本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革命…
法治精神点亮基层普法,走进“情·信”槐云社区
为推动基层法治建设,营造全民知法懂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实现大学生实践与基层服务密切结合,2023年7月15日,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青年社会实践团走进山东省威海市火炬高新区怡园街道槐云社区,开展了一场…
茶香四时,韵转千年——华南师范大学学子开展乡村振兴课程
7月5日至7月9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烁风实践服务队在惠州市博罗县横河嶂背耀伟畲族小学开展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为体会、学习并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振兴的重要部署,烁风队设计了一系列以振兴为主题的课程…
法治精神入社区 基层普法在行动
为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推动基层法治建设,营造全民知法懂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实现大学生实践与基层服务密切结合,2023年7月2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青年社会实践团走进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冢子坡社区…
“艺术赋能乡村,共画和美花戏”暑期社会实践团心得感悟(一)
来到杭州市临安区花戏村的浙江农林大学生们,将利用暑期的时间,全身心投入社会实践大课堂,用专业和青春的力量,在乡村振兴“新长征”路上发挥积极作用。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园林学院“艺术赋能乡村,共画…
法治精神续传承 志愿服务暖人心
为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推进基层法治体系建设,实现普法宣传的目标,2023年7月2日下午,“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来到了张店区公园街道社区委员会,开展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并进…
技能比赛展风采,劳动实践促成长
为提高学生劳动与生活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劳动习惯,2023年7月14日,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情牵折翼手”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张家界市特殊教育学校,协助开展以“劳”树品德,…
夏意融乡情,学子暖乡民
大学生网报重庆电(通讯员陈柯宇)2023年7月19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扎根稻田旅,寻觅非遗寻”实践团行,依托学校办学优势和学科专业特色,走入重庆市酉阳县花田乡何家岩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