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缅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勿忘国殇 警钟长鸣

来源:泰州学院美术学院 作者:周周

大学生网报 南京8月10日讯(通讯员 周周)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7月30日,泰州学院校团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组建“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跟着总书记看中国”暑期社会实践队南京分队分别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展开红色调研活动,旨在缅怀遇难同胞、增强民族意识、民族精神。

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于1985年建成,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风格简朴庄重,气氛庄严肃穆。纪念馆内有大量文物、照片、资料和档案,真实还原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状。

图片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

在馆外,远远就能看到一座巨大的雕像,通体黑灰色,是一个苦难的女人用手托着她死去的孩子。

图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雕像

走进史料馆,队员们的心情也低沉下来。当时在历史课本中学到这段历史,就知道了当年侵华日军的残酷暴行,他们对待老人、妇女、儿童无一不心狠手辣,把我们遇难同胞的生命视为儿戏。在史料馆中,每当看到日军的暴行,队员们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哭泣,为我们逝去的遇难同胞默哀。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史料馆资料

进入展馆,队员们看着墙上无数的烈士和普通老百姓的照片和名字,心头不免一紧,他们有的正值壮年本该担起家中重担,有的年事已高本该颐养天年,有的青少年甚至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本该茁壮成长,甚至有些还在母亲腹中没有来得及看一眼这个世界就离开了。

图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资料

勿忘苦难,要加强历史记忆的传承传递。纪念馆里,遇难同胞名单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档案墙上一万多盒历史证人的档案,幸存者照片墙上1213双警醒世人的目光,是对一切违反人类文明、践踏人类尊严、挑战人性底线的侵略暴行的正义谴责和深刻警示。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惨遭侵略者杀戮的英雄烈士和无辜同胞,这将在历史记忆代代相传中化作城市的记忆、民族的记忆、国家的记忆。

图为实践队员在观看史料

接着,是帮助过我们的国际友人与英勇牺牲的英烈们。

图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资料

图为纪念馆内和平标语

穿过这段悲痛的历史,我们来到了和平女神像面前。只见她右手举起一只信鸽,左手托着一个和我们一样向往美好生活的孩子。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但也要珍惜和守护和平。

图为纪念馆内和平女神像

纪念馆的建设具有多重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历史遗迹,也是一个和平教育的基地,让人们永远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纪念馆的建造也是为了让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能够找到心灵的慰藉,让他们的声音得到表达。纪念馆的建设也是为了向世界宣告,中国政府和人民永远铭记历史,坚决反对侵略战争。

图为纪念馆内雕塑

图为纪念馆内标语

勿忘苦难,要砥砺开创未来的奋发之志。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清醒,才有不忘国耻的自觉;教育后人,才能激发圆梦中华的担当。中华民族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战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今天的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今天的南京,正聚创新之能,开放之势,走共富之路,向着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的目标迈进。只有不断满足人民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让一切欺负、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妥想彻底破灭,让一切阻挡中国发展进步的图谋彻底失败,才是对抗战英烈和死难同胞的最好告慰。

图为实践队员们合照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这里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10个月零4天的谈判,历史上称为南京谈判。在为期10个月的谈判中,中共代表团为实现国内和平作出了真诚的不懈努力,同国民政府代表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出色地完成了肩负的重要使命。在此期间,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在国统区广泛地领导和开展爱国民主运动,争取朋友,教育人民,对开辟第二条战线,加速解放战争胜利和迎接新中国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为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内周恩来先生像

透过那些文献档案、历史图片与文物,我们真切感受到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操,直观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历史使命。纪念馆中的文献文字、历史图片都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

图为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内标语

图为实践队员在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合照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更好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要用自己微弱的光亮,团结一心,聚成更大的火光。始终坚定自己的初心,以青年之名,铸祖国雄健之基!青春。向党,建功新时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25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以数字藏品助力汉剧传承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生们在非遗传承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利用数字藏品的形式,致力于发展汉剧品牌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所重视文化传统……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剧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工作,通过努力打造汉剧专属IP,促进多元销售,推动汉剧品牌文化的发展。据了解,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创新实践,推动非遗汉剧品牌化发展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一群学子成立汉剧创新团队,该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成功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的传承与发展,打造出一系列汉剧专属IP,并通过多元销售模式,有效促进了汉剧……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绣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秀”创新实践队在非遗传承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与活力。他们积极参与汉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倡导文化自信,助力打造汉绣专属IP,推动多元销售,促进……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支持留守儿童教育,积极促进乡村与高校合作交流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9日电(通讯员杨寒)为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近日踏上了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的旅程,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牢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4日电(通讯员杨寒)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于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展开关爱教育实践……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为留守儿童带来温暖的关爱

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开展一项旨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美育帮扶实践活动。通过一堂精心设计的硬笔教学课,团队成员不仅传授了……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梦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6日电(通讯员杨寒)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况,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动,以留守儿……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商学院团委开展“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4月19日,商学院团委在长沙西湖公园开展为期一天的“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活动前…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净土

近日,24090441班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反诈指南宣讲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反诈知识课…

2023级金融班举办“碑前躬行,身后继志”志愿活动

(通讯员王笑贺)4月19日下午,商学院2023级金融学班举办以“碑前躬行,身后继志”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此次活动由青志协小组长…

青春挺膺护国安:24090441班团日活动风采

在国家安全愈发成为时代焦点的当下,24090441团支部紧跟步伐,于近期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国家安全,青春挺璎”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通讯员张学鹏)4月19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23级经济班的志愿者,带着…

最新发布

爱心助特教,歌曲传温暖
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热情与活力,提高自身素质修养,2023年7月12日,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情牵折翼手”社会实践团来到张家界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六个一·英语伴成长”——“一首歌曲”教…
广财学子三下乡:靠“普”青年齐上阵,推普共振文明乡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广东财经大学“靠‘普’青年”实践团…
走进沂蒙红色基地,赓续红色魂
曲师大实践队走进沂蒙红色基地,赓续红色魂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10日电(通讯员李雅菲)为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中国青年一代中薪火相传,7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踏红色足迹,寻沂蒙记忆“社…
云南师范大学生走进乡村治理,共浴振兴之光 ——实习实践工作总结
云南师范大学生走进乡村治理,共浴振兴之光——实习实践工作总结天空澄碧,纤云不染,远山含黛,和风送暖。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
于荧幕寄托真切情怀
为活跃特殊学校孩子们学习英语的气氛,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激发学习热情,2023年7月11日,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情牵折翼手”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张家界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六个…
跟随果农脚步,探索实践真知
为致力于廉江当地的果农经济增长提升、增强果农收入的获得感,6月27日蒲光服务队来到了湛江市廉江市黄皮果园和兴旺荔枝园等开展助农行动,切身体会果农田间种植的艰辛,深入研究果农经济扶持乡村振兴的路径探…
传承沂蒙红韵,勇担传承重任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16日电(通讯员楚红霞)沂蒙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进一步了解红色故…
踏果园,学真知
为致力于廉江当地的果农经济增长提升、增强果农收入的获得感,6月27日蒲光服务队来到了湛江市廉江市黄皮果园和兴旺荔枝园等开展助农行动,切身体会果农田间种植的艰辛,深入研究果农经济扶持乡村振兴的路径探…
河海学子三下乡|暑期社区公益服务实践团开展乡村调研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
长大学子三下乡||英烈历史铸精魂,悟往迈步新征程
为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激励新时代广大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勇毅前行。7月10日至19日,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赴广西柳州“踏寻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