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秀美桂林山水,绘就美丽中国画卷。
——浙江工商大学山重水富实践团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调研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桂林山水的重要指示精神,2023年7月24日浙江工商大学山重水富实践团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在绿色生态文明理念指引下的桂林发展,体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探寻可持续发展的“桂林智慧”和“中国方案”。
为了深入了解桂林市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状况,实践团来到漓江沿岸开展走访调研。漓江发源于桂林市兴安县猫儿山,全长214公里,是珠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和湘江的源头保护地,是我国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桂林喀斯特地貌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精髓所在。受喀斯特地貌影响,漓江流域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差,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弱;加之长期受旅游等产业开发、农业面源污染等影响,漓江流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有所减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降低,对社会经济发展支撑能力下降。因此,桂林市针对以上问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实践团首先来到伏龙洲,实践团成员漫步在伏龙洲上,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了解到这里曾遍布着一家家污水直排漓江的鱼餐馆,近年来,桂林市对伏龙洲进行生态修复改造,拆除岛上全部鱼餐馆,外迁安置岛民,伏龙洲迎来新生,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曾经污水横流的小岛变身生态公园。
随后几天实践团成员来到桂林阳朔,经过实地考察与多方调研,实践团成员了解到阳朔形成了“阳朔自然景观保育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通过开展自然景观资源保育、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文化康养产业创新发展和生态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行动,夯实阳朔可持续发展基础,促进农旅融合绿色发展,提升可持续发展质量,挖掘阳朔旅游可持续发展新元素。此外,通过创新和不断探索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新途径,促进非遗产业的升级发展,农旅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和全域旅游建设工作为抓手,深入实施田园综合体“旅游+”战略,打造绿色健康的生态旅游产品,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桂林市通过聚集漓江流域创新保护机制、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内部动力机制、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以及可持续发展国际交流合作与落地示范基地建设等举措,持续改善桂林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文化与康养等产业创新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绿色产业的协调发展。
此外,桂林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支撑产业振兴能力显著提升。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低效落后产能退出,深入实施钢铁、铁合金、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节能改造,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
尽管桂林交出了合格答卷,新征程上桂林市将坚持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聚焦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努力将漓江打造成为国内江河综合治理典范和世界级生态环境保护样板,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更多桂林经验。实践团的成员们也将继续前行,在浙江工商大学山重水富社会实践团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凝练发展经验,为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16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