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在红旗渠仍然体现的淋漓尽致。巍巍太行山上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彦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奇迹。这个奇迹的背后,是临县人民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的结果。
实践团队探访红旗渠
实践团成员在这五天里,从红旗渠纪念馆到红旗渠风景区青年洞,走过了林州许多山头,见证了无数个修渠背后的感人故事,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红旗渠对于临县人民的意义及红旗渠精神在临县的传承。如今的林州市交通发达,人民生活安逸幸福,在整洁的市容市貌下,随处可见的是勤劳的林州人民,他们或忙碌在田间地头,或坚守在岗位之下,他们正用自己的双手开辟林州新的面貌。

实践成员开展团队会议
“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林县人民修渠时的口号,也是林县人民代代奋斗的象征,艰苦的环境磨不灭林县人民心中的意志,修渠路上的困难千千万,但是就凭着一股不服输,敢拼敢干的心气,林县人民创造了红旗渠这一历史奇迹。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艰苦的自然环境,匮乏的物质资源,魔不灭的使临县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磨砺出的是离线人民百倍坚韧的生命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十年坚守筑渠成,百代功勋代代传。在红旗渠,实践队员感到的更多的是临县人民的淳朴热情和坚韧的生命气。在十年的修渠道路中,党员干部走在了最前面。修建红旗渠的总副指挥长都是由有经验的县委领导担任,他们经常忙碌在工地上,和工人们一同搬水泥,背石头,亲力亲为。林州人民常说,当时是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然后是共青团员顶上去,群众紧紧的跟着我们,正是党员先锋的模范带头作用,才有了如今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和代代相传的红旗渠精神。
团队成员探访青年洞
实践团队在林州的社会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林州人民勤劳纯朴的民风,也亲眼见证到了红旗渠的雄伟和红旗渠精神的精华所在,身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赓续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15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文化交流中心,这是对外展示自己很简单又非常有效的窗口,正大门口是焦裕禄同志的全身雕像,他那辉煌的气势,坚毅的眼神,对他所带领下的兰考人民的幸福生活的肯定。走进文化交流中……
孙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在经历了层层选拔与扣人心弦的答辩之后,我们冲出重围顺利组队成功,虽然我们不是重点队伍,但这并不代表这我们的计划不好,我们在此之前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无奈败下阵来,但是我……
闫雪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一职时,县委组成以干部,技术员,和农民为骨干的“三害调查队”120人,焦裕禄同志亲自带队,徒步跋涉5000余华里,掌握了关于兰考危害的大量第一手……
闫雪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来到兰考我们知道了焦书记通过种植泡桐来改善兰考土壤问题,为了更多地了解兰考的历史,更多地了解焦书记的辛勤付出,我们“豫见兰考”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焦桐树下,听焦书记在……
李云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今天,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豫见兰考”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焦裕禄纪念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焦裕禄曾说过的话,使我们对他的了解更深了一步。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
闫雪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风沙肆虐,盐碱遍地,内涝频发,无论是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感到命途多舛,作为兰考县委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吧。但就是他,焦裕禄,他不相信,立誓除三害。 焦裕禄的到来,可……
张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爽的天气带着一丝丝明媚的阳光,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焦裕禄精神的精髓,我们走进焦裕禄纪念园了解焦书记在兰考的日日夜夜,体会焦书记在兰考付出的心血。 一座焦裕禄的铜质头像带……
张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50年前的兰考,风沙肆虐,盐碱遍地,孰能想到2001年起,张庄村还是是国家级贫困村,全村2960多人,2014年还有754人没有脱贫,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4年……
张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