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砖雕之旅:探寻古老工艺的现代应用与创新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锦绣临夏,砖雕

中国青年网临夏7月25日电(通讯员 赵国蕊)2023年7月18日,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锦绣临夏,砖雕云展”实践队到达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尹集镇咀头村及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实地调研砖雕的发展。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采用三维扫描技术进行砖雕数字信息的采集、保存。通过构建线上虚拟数字化博物馆,培养品牌效应,优化现有销售途径,打开更加广袤的市场,同时对砖雕图案样式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加以保护。

结对共建聚合力,凝心聚力谱新篇

7月12日下午,兰州理工大学“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在彭家坪校区图书馆106报告厅举行。本次出征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社会实践学生代表、法学院2020级知识产权专业于雨萌同学,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代表、计通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张国勇老师发言,分享实践经验,传授实践心得,表达了认真开展实践活动、圆满完成实践任务的决心和信心。共计500余人参加仪式。

本次出征仪式对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用实际行动彰显“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形象,在社会实践的舞台上绽放绚丽之花具有先导作用。

建立3D展厅,保存砖雕信息

自7月12日起,实践队员便采用 3Dmax 软件搭建网上展馆 3D 场景,WebGL 渲染引擎输出 720 度全景图。对场景模型进行缩小、烘焙,设置灯光、材质等视觉效果,再通过 Web3D 技术+3D 云算法+3D 可视化管理平台,实现线上展馆-3D 虚拟艺术展示空间和 3D 产品展示。通过运用三维扫描技术,图像采集,文字介绍等各种收录方式,保存砖雕信息,建立数据库,将完整的临夏砖雕文物进行留存。

感受非遗之美,弘扬砖雕文化

7月18日上午,实践队员到达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尹集镇咀头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通过当地委员会以及当地村民了解砖雕的发展历程。现如今砖雕制作多将传统雕刻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所生产的砖雕广泛应用于园林和民居建筑中,文创产品用途从房屋建筑、围墙装饰等转变成花瓶、笔筒等工艺品,工艺也从浅浮雕逐渐发展到深浮雕、透雕、镂雕、圆雕等。

(图为实践队员与咀头村委员会合照 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张鹏胜 摄)

砖雕在当地又称“花雕”,通过与当地村民的交谈,发现临夏砖雕在村镇的普及率并不高,好多村民只记得老一辈人所说的“花雕”,并不了解现代砖雕以及砖雕文化,说明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砖雕工艺已失去了市场,许多从业人员缺乏传统的砖雕技术和基本的艺术素养。

(图为实践队员在咀头村村民家中进行交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鹏胜 摄)

了解砖雕制作,展现雕花之美

7月18日下午,实践队员通过参观当地青韵砖雕有限公司,了解砖雕的演变过程及砖雕的制作过程并进行3D扫描,对已有的砖雕文物进行数字化收录保护。细致的观察了砖雕的打磨,画稿,雕刻及最后的安装过程,谦虚的请教了砖雕工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并通过拍照记录及视频录制,宣传砖雕制作的专业知识,提升民众对砖雕的普及度。

(图为实践队员对砖雕进行3D扫描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鹏胜 摄)

实践队员采访了省级砖雕非遗传承人张海林,他以雕刻荷花为例,向实践队员展示了现代手工雕刻的步骤,如他所言,“手工雕刻的不只是一件砖雕,更是自己内心的一个梦想和一种精神”,每件作品张海林都浇筑耐心和细心:制图、选砖、画线、切割、打磨、雕琢……每一次敲打和每一刀雕刻,既要格守传统,也要创新技法,做到凝聚工匠精神与理念。

(实践队员采访省级砖雕非遗传承人张海林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鹏胜 摄)

拓宽销售渠道,打造非遗品牌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结合互联网背景进行临夏砖雕品牌培育并打开广袤市场,可以增强品牌影响力,拓展产品销路,提升砖雕产业经济收入,助力临夏当地乡村振兴,将该文化遗产资源向全社会共享。

临夏砖雕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底蕴和艺术形式,传承和发展临夏砖雕工艺及创新砖雕样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立虚拟展厅可以对该文化遗产进行信息化的存储、加工、传播,使得大众通过电脑、手机,足不出户便能身临其境的领略到临夏砖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着力打造数字化传播的服务链品牌,更好地满足在“云端”对接群众的文化需求。

传承砖雕技术,感受中华文化

时代的伟业正号召着中华儿女如江水一般奔腾在助力乡村振兴及非遗传承的海洋。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锦绣临夏,砖雕云展”实践队围绕“以保护非遗为使命,打造全新传承模式”主题进入砖雕地址进行调查研究。队员以实践的形式深入地了解到临夏砖雕产业的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临夏砖雕技艺,又以临夏砖雕技艺为契机体会到了工匠精神及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怀,提高了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并纷纷表示将继续学习以提升自己,为实现乡村振兴及非遗传承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与临夏青韵有限公司白主任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小龙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05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感言 光电学院 李松】社会实践感言

【实践感言光电学院李松】社会实践感言8月5日,正道的“光”抗疫666实践队对今日的实践内容进行了线上视频会议,确定了今天的任务。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对前两天的调查问卷得到的结果进行汇总…… 林公子爱吃 烟台大学查看全文 >>

【最新动态 光电学院】 实践队进行调查结果概括并制表

【最新动态光电学院】实践队进行调查结果概括并制表8月5日上午八点,正道的“光”抗疫666实践团再次进行了视频会议,确定今天的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视频会议截图)经过两天团队成员…… 林公子爱吃 烟台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 “乡村振兴新征程,青年新农创业行” 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青年新农人培养状况,发挥青年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1月2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

【马院】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闹元宵话振兴,新农人展新篇”社会

为切实掌握新农人的培育态势,深度挖掘其创新潜能,全力为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绘制增添绚丽色彩。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聊城大…

最新发布

利用科技,助力未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陈慧琳利用科技,助力未来线上支教是一种利用远程教育技术进行的教育活动,可以克服地理位置的限制,为更多地区的学生提供教育机会。所以…
汽院学子有担当,护航保驾同助梦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吴轩辕)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愈发重视对残障人员与特殊教育事业的扶持与帮助,为响应党和国家对帮助残障人士的号召,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残障儿童与特殊教育事业的各…
安徽工业大学三下乡:动手劳动,体验农民不容易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志愿服务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在助农、调研与支教等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乡村志愿服务仍面临着诸多挑战。近日,安徽工业大学学生积极响应三下乡政…
红领巾小课堂:援梦胡杨志愿服务队督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红领巾小课堂:援梦胡杨志愿服务队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国青年网博乐7月10日电(通讯员高秭贺)新疆博乐市,2023年7月17日—在这个暑期里,援梦胡杨志愿服务队为新疆博乐市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教育意义…
援梦胡杨志愿服务队高温慰问:关怀之心,送到每一份温暖
援梦胡杨志愿服务队高温慰问:关怀之心,送达每一份温暖中国青年网博乐7月24日电(通讯员高秭贺)新疆博乐市,2023年7月17日—炎炎夏日,援梦胡杨志愿服务队在新疆博乐市开展了一系列高温慰问活动,为退伍军人…
安徽学子三下乡:建设美丽家乡
8月1号,为了响应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开展了“关于家乡未来展望的文章欣赏”项目。我的家乡是安徽的一个小县城,一条长长的3米宽的公路穿过我们小镇,…
引自爱心献儿童,赤忱丹心照前路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吴轩辕)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愈发重视对残障人员与特殊教育事业的扶持与帮助,为响应党和国家对帮助残障人士的号召,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残障儿童与特殊教育事业的各…
“求道朱子廉洁情,寻源尤溪乡村兴”三下乡实践队思想感悟(十)
在参与“求道朱子廉洁情,寻源尤溪乡村兴”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这次实践活动给我提供了实践互动交流的机会,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和困境。以下是我在这次实践中的心…
常工学子三下乡——农物飘香纪实
今天参加了一场关于农作物讲解的团体活动,让我对其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次团体活动的内容是带留守儿童了解美丽乡村,花开西庄的农作物,了解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引导孩子爱上美丽乡村,为乡村奉献自己的力量。…
河海大学“水之子”南通市武陵村实践第一天
河海大学“水之子”南通市武陵村实践第一天作者:河海大学商学院张姿钰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河海大学南通市武陵村发展调研团于8月7日到达武陵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