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竺迪娜 晏果)7月6日至11日,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湖北省襄阳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探究襄阳市的独特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刻领悟襄阳市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产业文化和志愿文化。
探访襄阳古城,领略襄阳传统文化
襄阳市博物馆位于襄阳古城中心,占地面积4202平方米,收藏不同时代、不同类别文物3万余件。在馆内,实践团欣赏了三国青铜马、青铜兵器、唐代彩瓷等文物,领会了襄阳绚烂的传统文化。
在襄阳古城北街,实践团采访了襄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棕榈扇传承人何兴德老先生,并向何老请教了编织棕榈扇的历史渊源、技艺传承和创新发展。小小粽叶经匠人巧手编织,最后成为精致的扇艺品。制作一把扇子通常需要工匠耗费三小时,制作完成的扇子具有极强的韧性。
实践团欣赏何兴德编织(通讯员 邱珉玮摄)
尽管何兴德一直致力于传承和推广棕榈扇艺术,但在传承这门工艺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棕榈扇作为襄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工业化发展迅猛的时代,存在被遗忘和失传的风险。而这位花甲老人却始终坚守在“以棕榈扇再现传统工艺”的道路上,为传承襄阳文化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份热忱令人动容。
通过此次的实地访谈,实践团深感继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团队成员希望通过书写襄阳文化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襄阳,了解传统文化。实践团表示,只有让非遗传下来,让非遗活起来,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襄阳独特的传统文化。
缅怀革命先烈,感悟星火燎原精神
襄阳作为一片凝聚着无数英烈“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红色沃土,具有浓郁的革命精神。实践团前往襄阳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学习红色历史。在陵园内,同学们向烈士们鞠躬默哀,表达了对他们的追思和缅怀。同学们参观了襄阳革命烈士纪念塔、襄阳革命烈士墓群、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地,探询了襄阳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深刻地感受襄阳浓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
随后,实践团又来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26师的诞生地和根据地之一——向湾村。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团队成员了解了第九军26师的成立背景、人员组成、重大战役以及取得的成果,认识到了他们为祖国统一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同学们瞻仰了红九军26师革命烈士纪念碑,并在碑前先后进行了奏唱国歌、默哀一分钟和绕碑瞻仰学习三个环节,以表敬意。
访问正大食品,了解产业发展新动力
为树立“大食物观”,调研襄阳产业发展状况,团队成员前往正大食品有限公司,参观现代化食品企业生产链和企业现代化生产管理模式,亲身体会到正大食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和数字赋能升级。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后参观了生猪屠宰车间、品质检控中心、蒸饺熟食生产车间等系统企业生产链,观摩了企业现代化设备和高度自动化流水线。
据了解,正大食品有限公司是正大集团于2014年3月在湖北襄阳投资的现代化大型食品企业,年屠宰生猪可达百万头,年加工熟食可达十万吨。正大食品有限公司以建设联结中西部新通道的核心枢纽节点为全省布局,以“做世界的厨房,做人类能源的供应者”为愿景,以“襄阳模式”、“4.0标准化建设”、“‘四全’新战略”为理念,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展现社会责任担当。
正大食品饲料公司管理人员(左)与吕瑞凯老师(右)交流 (通讯员 邱珉玮 摄)
随后同学们前往正大食品饲料公司进行参观。正大食品饲料公司管理人员向带队导师校团委副书记吕瑞凯老师介绍正大食品饲料公司的发展情况。襄阳正大饲料集团是目前全亚洲单体产能最大的饲料加工厂,年产饲料可达百万吨,其运行特点为智能、绿色、品质、高效。
正大企业生产线的参观让同学们真正地去感受生产第一线,深刻体会中国食品产业正努力践行着新发展理念,奏响现代农业产业振兴发展的“恢宏交响”。
走近“草草义工”,感受公益志愿精神
在南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孵化基地,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的襄阳市“草草义工”协会负责人耿辉老师为实践团队讲述她的公益志愿人生。
耿辉为实践团讲述志愿服务项目(通讯员 曾桂钰摄)
耿辉数十年一直致力于弱势群体的关爱帮扶工作,开展了许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深受欢迎的志愿服务,其中包括乡村振兴志愿者帮扶、“爱在社区”社区服务项目、“周末爸妈”温暖孤残儿童项目等。
耿辉的励志事迹让团队成员为之动容,实践团的李甜同学谈道:“‘莹莹之光,可照旷野’,我也要向耿妈妈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实践团通过此次襄阳行深刻认识到,襄阳市注重传统文化保护,加强非遗传承,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发扬红色魅力,汲取奋进力量;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实现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全民共建,多方面打造美丽宜居襄阳城。诚如实践团的张硕同学所言:“襄阳不止有牛肉面,更有文化的多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04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