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宣扬沂蒙精神,争做时代青年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作者:张磊

【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8月8日讯】(通讯员:张磊)为进一步学习并宣传沂蒙精神,7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寻访探忆峥嵘路,学思践悟沂蒙情”实践宣讲团成员深入临沂市沂蒙革命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前期准备

在实践开始之前,实践队员在队长的带领下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内涵为“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在了解沂蒙精神的基础上,队长将成员根据个人优势技能分为资料研究组、实践宣讲组与后期宣传组,确立从筹备到实践再到宣传三点一线的实践流程,帮助团队成员明确自身任务,了解实践方向。

实地实践

实践队员们前往山东省临沂市参观了沂蒙革命纪念馆。这个纪念馆坐落在曾经是沂蒙革命指挥部所在地的山区,是了解和感受沂蒙精神的重要场所之一。在这次参观中,实践队员深入了解了沂蒙革命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沂蒙精神的伟大力量。

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肃穆的展厅。展厅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着沂蒙革命的光荣历程。实践队员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聆听着导游生动的解说。沂蒙山区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战场之一。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沂蒙山区革命斗争波澜壮阔。红军铁脚板的烙印承载着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信仰。我们看到了红军壮丽的队伍合照,展示了他们英勇战斗、无私牺牲的精神风貌。通过讲解,我们了解到沂蒙山区涌现了一批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用热血和智慧为沂蒙革命添砖加瓦。参观过程中,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了当地的老党员和老红军。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更加感受到了沂蒙精神在他们身上的生动体现。他们的故事充满激情、信念坚定,令我们深受鼓舞。在他们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沂蒙革命纪念碑,肃穆的场景让我们内心深处涌动着敬仰和感动。

在沂蒙革命纪念馆中,最触动实践队员的是一座雕塑——一个女子半跪在地上,上半身半裸,怀里躺着一个身体受伤、嘴唇干裂的小战士,这名红嫂用自己的乳汁来为受伤的小战士补给水分。这名女子名叫明德英,1941年的一个晚上,在日伪军突然包围山东纵队司令部的激烈战斗中,遍体鳞伤的小战士艰难地跑到明德英家中,明德英见是自己队伍上的人,便急忙把小战士隐藏在一座石墓里,她发现小战士因流血过多昏了过去,便急忙为他包扎伤口,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她毅然将自己的乳汁喂进小战士干裂的口中。之后又杀了两只母鸡熬成鸡汤为小战士滋补身体,经过明德英半个多月的精心料理,小战士终于康复并返回了部队。这便是“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最好的写照。

宣传普及

在参观沂蒙革命纪念馆过程中,实践队员作为志愿讲解员,利用沂蒙革命纪念馆已有的材并以图示为辅助工具,以孟良崮战役为切入点,为观众讲解沂蒙精神,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赏。孟良崮战役突出了人民大众的力量和意志的坚定。沂蒙山区的农民和普通人民积极支持中国人民解放军,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他们在战斗中表现出了顽强不屈的毅力,为中国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沂蒙精神不仅仅存在于英雄人物的事迹中,现在已经更广泛地融入到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将继承沂蒙精神,以奋斗之姿谱写属于我们的新篇章。

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寻访探忆峥嵘路,学思践悟沂蒙情”实践宣讲团 责任编辑:介伊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03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古老的唢呐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油纸伞传承不进则退的过程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相见石鼓镇以油纸伞结缘。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伞可再造,人却难寻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石鼓油纸伞——三尺伞面画尽历史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红星照耀”实践团——祭扫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祭扫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了解党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红星照耀”实践团于7月6日在芜湖市烈士陵园开展了2023年…
【旧药回收】“朝药夕拾”实践队为居民保障用药安全
7月6日,烟台大学药学院“朝药夕拾”实践队前往了天合城社区开展以“有害换有爱,有药换健康”为主题的过期药品回收活动。实践队首先与居委会人员进行了见面,介绍了实践主题并商讨了实践流程,居委会给予了…
重外学子三下乡:“夏”乡去,“磨”出幸福来
为响应重庆市团委的号召,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乡村振兴视角下新农村建设的蜕变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主题,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乡约磨子•走进乡村看发展”实践调研团于7月14日赴重庆市忠县磨子…
访平邑统计局,以精准数据助乡村振兴
【山东理工大学7月13日讯】(通讯员:乔志远)为了深入了解平邑县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建设状况,并提高调研数据的准确性,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邑”路前行实践团赴临沂市平邑县统计局进行社会实践。通…
寻访乡村足迹,绘就振兴蓝图
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乡村守望者”实践服务团赴山东各地实践:寻访乡村足迹,绘就振兴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就乡村振兴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近年来,乡村振兴在…
武汉铁院学子三下乡:《民法典》宣传进万家,惠民普法暖人心
武汉铁院学子三下乡:《民法典》宣传进万家,惠民普法暖人心为进一步加强《民法典》的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推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果惠及民生。近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支教之旅:种子的收获,心灵的成长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云尘筑梦志愿服务队的支教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观音湖学校圆满结束。回想起这段宝贵的经历,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带来的种种收获和深刻的感悟。首先,这次支教活动让我…
重电“萤火虫”三下乡:爱在行动中,温暖老人情
大学生网报重庆7月9日电(通讯员佘妮娟王保良曾春华)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2023年7月9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智慧健康学院“…
计信学院赴亳州谯城区古井镇调研实践团队网络安全宣传思想感悟
2023年7月1日至7月8日,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亳州谯城古井镇调研实践团队前往亳州古井镇进行关于网络安全的调研与宣传。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
赓续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7月28日,外国语学院“译”学新思想,循迹新四军赴皖南地区新四军纪念馆红色调研实践团队开展了赴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实践调研活动,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