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非遗+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7月4日在安徽黄山市调研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旨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学子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自信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为宣传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我随非遗+社会实践队一同来到安徽省黄山市进行调研实践活动。非遗并不神秘,它是耳熟能详的民谣,它是传承千年的民俗,它在文人墨客的笔墨纸砚中,它也在传统精美的服饰中……那非遗是什么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图为非遗+社会实践队在体验非遗项目——徽墨描金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通讯员 李紫琪 供图
先是来到体验瓦绘和徽墨描金的非遗项目的地点,瓦是生活中原始、质朴的材质,是真实的东西,徽州建筑离不开瓦。青瓦,古朴而高雅。尽管历经春去秋来、严寒酷暑、风吹雨打,它却始终坚硬如初。将一方瓦片作为创作的天堂,用画笔描绘我们内心所想。被称为“墨迹”或“墨宝”的歙县徽墨已流传千年,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人们往往不能理解有着制作技艺20道工序的徽墨的好处,但“松烟底事长,千载溢清香”,人们永远不会在键盘中闻到这专属于徽墨的一丝清香。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徽墨制作的几个基本步骤:炼烟、和料、制作、晾干、描金。而在这其中还包含着十几道工序,最终才能制成一锭用古法制作的徽墨。描金的过程则是用金粉、银粉等为徽墨快填涂颜色,使徽墨上的图案更加立体美观。
穿过一条条悠长的小巷,行走在两面高高的马头墙中间,仿佛置身于这幅水墨画中。若从上往下俯视宏村,则会发现整个村庄就像一头斜卧山前的牛。宏村三面环山,基本处于山水环绕的中央。青砖、粉墙、黛瓦、雕刻,行走在古镇中,仿佛冥冥之中在和过去的时光对话,倾听它们用种种岁月的痕迹叙述着过往。
图为团队成员在学习扎染的操作过程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李紫琪 供图
扎染已有数千年历史,染色材料来源于我们都熟知的板蓝根,是天然环保的植物染。扎染工艺分为扎染和染色两大部分,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纺织物进行扎、缚、夹等形式组合后染色。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扎染中就有所体现。每一次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同时也会给你一种拆盲盒的惊喜感。
被誉为“可以吃的徽州石雕”的徽雕糕营养丰富、口味独特,和徽派传统建筑中的“粉墙黛瓦”色彩一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为深入了解徽州地貌、徽州人文、徽商、徽州民俗、徽州历史进程,我跟随团队来到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参观。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是集徽州文化、历史、艺术于一体的博物馆。它不仅展示了徽州历史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更展示了徽州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图为非遗+社会实践队团体合照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通讯员 李紫琪 供图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学到了许多关于非遗文化的知识和技能,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和底蕴,我认识到非遗文化需要人来传承,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身技能,专心研究,以宣传和传承文化为宗旨。
通讯员 王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01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