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黄冈8月5日讯(通讯员 胡秋秋周权金相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好继承与发展非遗文化,湖北工业大学青佑之光志愿服务队在黄冈市蕲春县瓢铺小学开展的为期20多天的暑期夏令营的期间,实践队成员谢丹阳老师用特色课程的方式,引入非遗文化,让学生体会缫丝魅力。
初识缫丝历史,探寻丝绸之路
丝绸是最早令中国闻名于世界的发明。早在四五千年前,中国的嫘祖就发明了缫丝织绸的技艺。养蚕源自先民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丝织是对机械和数学的探索。2009年,“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距今约7000年—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已经出土纺轮,用来纺丝和麻。汉代发明纺车,初为缫丝卷线,后来用于纺棉,13世纪传入欧洲。
而在新时代的中国,一批与缫丝相关的非遗项目同样取得了非凡成就:国家级非遗2011(第三批)——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山东省非遗2021年(第五批)——胶东民间山蚕茧土法纩丝技艺(威海市环翠区)。
图为谢老师带领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了养蚕缫丝、织绸刺绣的技术。而蚕桑丝织可谓凝结中国历史、科技、艺术、文学、美学、民俗等标志性文化的综合形式,有利于建构民族的认同。无论陆上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这条亚欧商贸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已成为一条东西方文明与文化融合、交流的对话之路。如今,作为文明互鉴交流与文化对话媒介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蚕桑丝织文化正以“一带一路”为载体,多方位开启一系列蚕桑文化的复兴、重塑与再造。这部历久弥新的锦绣华章有待大众细细品读。
非遗缫丝成团扇,丝丝缕缕皆真情
为引导瓢铺小学的学生们深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了解非遗工艺,湖北工业大学实践队成员谢老师开展了她的趣味课堂——“非遗寻宝记”。在课堂上,她为学生们讲解缫丝文化历史,缫丝技艺,缫丝工艺品以及缫丝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等理论知识,另外还设置了手工实践课,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通过老师亲身教学,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并动手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缫丝技艺的操作流程与技巧方法。在此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谢老师与学生共同制作团扇
“缫丝,是制作蚕丝团扇的一个重要工序,蒸煮、剥茧、拉伸……”,谢老师一边介绍缫丝工艺,一边演示。先用水浸泡蚕茧,将蚕茧外部的乱丝剥掉,再分舀蚕茧,用筷子在容器里不停搅拌,找到丝头。然后将筷子上的蚕丝绕圈缠绕在扇框上,不停地、均匀地缠绕。孩子们跟着老师,一步步地亲手体验手工缫丝,感受缫丝剥茧的奇妙过程。缠绕完成后,大家将自己喜欢的装饰品贴在扇面上,一把把精美的蚕丝扇就完成了。
手持团扇轻舞,摇曳青年之姿
7月20日,在瓢铺小学的文艺汇演上有这样一群孩子,她们身着长裙,翩翩起舞,手上拿着由缫丝编织而成的扇子,舞步轻盈,窈窕淑女,为我们带了一场难忘的扇子舞。
图为谢老师指导的扇子舞,学生们正在台上进行表演
实践队成员谢老师让非遗文化贯彻始终——将缫丝团扇融入教学成果,利用缫丝团扇这一文化元素,结合古代服饰,以古风舞蹈的形式,让学生拿着自己制作而成的手工团扇翩翩起舞。在文艺汇演的前期排练中,“老师,这个扇子真好看,搭配古风舞蹈肯定非常惊艳!”五升六年级的学生向老师表示自己对于文艺汇演节目的期待。当学生手拿缫丝团扇之时,一定产生了某种奇妙的感受,那是对丝织物品的痴爱以及对东方智慧的敬佩。让学生们学以致用,提升他们对于非遗文化的热爱,以及自己完成作品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走进学生,传播非遗知识。在展现青春活力的同时弘扬非遗文化,发扬文化魅力,展现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一丝一缕尽显东方之技,一颦一笑尽显东方之美。“非遗寻宝记”特色课程让学生了解缫丝,走进缫丝,感受缫丝,热爱缫丝,运用缫丝。在向青少年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贡献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继续深入发扬与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地结合实践,向更多人传播未被发现的独属于东方的精神物质文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97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