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统的载体,彰显着民间的集体记忆。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习廉古之风,育新业之林”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2日前往黄古林草编博物馆。
在馆内,实践团队学习了草席的编制技艺,手工编织草席非常辛苦,从种下蔺草到织就席子,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一根席草要经过收割、翻晒、闷藏、插草、压筘等二三十道工序,其中以打席筋、上筋、压筘、折边和叉席为重中之重。打席筋要粗细均匀,保证韧劲足、不易断,上筋要根根紧绷、筋坚而有力。编席则由两人搭配,一个人坐在席机的正面,进行压筘,另一人坐在席机侧面穿草,配合默契。新鲜草席织完后,还要将其晾干,刷除毛屑,再用手掌用力推送,使草席更加致密。最后,将排露的“席筋”打结扣牢,一张成品草席才算大功告成。在“俩老头茶咖馆”内的草席传承基地里,团队成员有幸接触到了草席编织的工具,亲身体验了压筘和穿草,深刻感受到了这项技艺的魅力。
非遗是不断传承的民族文化基因。随着时代的进步,仲一村对非遗的保护情况已有了明显的改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89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