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态度成就非凡,繁花亦要归根:郑有严的返乡创业真情

来源: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作者:洪秀玮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既是活力源泉,也是创新引擎。

平凡的泥土也有巨大作用,草根出身亦能成就非凡。一尊尊栩栩如生的蜡像在他的精雕细琢下诞生,一位位逝去的历史人物因他而重现风华。他就是郑有严,一位用蜡像诉说人生理想的艺术家,他以不畏惧困难的精神品质,敢于创新的思维,赋予蜡像艺术鲜活的生命力。

为了进一步了解郑有严不平凡的返乡创业之路,鼓励大学生关注家乡发展,以创新的方式为家乡增添一份青春力量。2023年7月11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影枧青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台州市三门县高枧村,采访了郑有严先生。

愿做乡村振兴的先行者

走进郑有严的办公室,进入内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栩栩如生的人物蜡像作品。当地村民大都知道:那是民间艺术家,在用自己独特又创新的办法,打造出心目中的现实世界。几年来,他的作品遍布全国数百个博物馆。面对队员们的采访,郑先生激动地答道:“我是从高枧村走出去的,因此我要回到这片土地。”字字句句,无不透露出他对家乡的真挚感情,更是一份用创新帮助家乡致富的责任。

郑有严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两岁时,患小儿麻痹症两腿致残,八岁时进入三门中学读书。他不仅学习非常勤奋刻苦,更是练就了他的多才多艺:绘画书法、雕花、油漆,各个不在话下。

“做人得用心”,这不仅是他对自己做人的要求,也是做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蜡像作品的要求。年轻时,他在百货市场发现了石膏模特需求增加,从中寻找到商机。于是上门拜师三个月,掌握了制作技术。但他还是没有因此满足,在仔细观察和思考中,想到用石膏代替玻璃做胸架,并且亲自实践尝试,取得了成功。

1987年,郑有严创办起高枧工艺美术厂,每年都有100来尊名人问世。为了有更好的蜡像效果,郑先生几乎倾尽自己所有的心血,把每一个细节做到分毫不差。也正是这种对作品的高要求,越来越多的人物蜡像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为高枧村旅游文化发展,带来一大批流量。成就的背后,离不开郑有严先生的努力,他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想,并且敢于实践,积极探索高枧村的振兴之路的精神,是每个青年应当学习的榜样。

愿做人民致富的领头人

近年来,高枧乡大力打造旅游文化牌,希望郑有严的蜡像艺术能够重返故里。郑先生欣然接受了。返乡这些年,郑先生在蜡像艺术制作上勤下功夫,不动摇、不移志、不停步,向着更高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致富不忘桑梓,,当问及郑先生他返乡的初衷时,他表示,带领村民们一起走向富裕,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多么朴实的回答,多么真挚的情怀,在郑先生身上,队员们看到了老一辈民营企业家对家乡发展的殷切期盼。

在郑有严的励志创业引领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返乡创业的队伍中,用自己所学,在实践中践行青年身上的使命担当。这一片绿水青山,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致富新能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84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心得】感伤从何而来

最近不知为何,总是莫名的感伤?是因为何由?是因为要离开这群脏兮兮却又可爱活泼的孩子们,还是因为离开我们在这里将就住了十天的地方而感伤?而不知名的感伤从心底里升腾起来,似烟似…… 刘晓燕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素昧平生的我们

7月8日,33个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人因为支教,为了同一个梦想而相聚在一起。8号,我们从岭师出发,从心出发,只为那一片天地带去我们的心。即使我们不曾相识,但我们拥有同一个梦想,…… 董剑丽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最美的遇见

在这十天的日子里,我遇见最美的队友,就是你们。但看着孩子们的笑脸,觉得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每一位队员的工作不论大小,都是为了西坡的孩子,所有的一切都值得。 因为有了这样的队员,…… 董剑丽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遇见你们,好幸运

孩子们,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既然来到这里,我们都希望能够为孩子们做出一点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去改变孩子们。当我们将要离开的时候,那一瞬,好想大声歌唱,“与你相遇,好幸…… 董剑丽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期待相逢之日

十天的三下乡活动已经告一段落,而我最不舍的是那群孩子,最期待的就是我们能有相逢之日。…… 龚杏兰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离开之后记

下乡结束的第一天,昨天和同学们挥手说再见,心中是不舍,是郁闷,是想重来一遍的感觉。但是人生离别的场景很多,我们只能怀着对以往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不断的往前走,所以我在分别时只和…… 张秀玲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为这落泪的时刻歌唱

下乡的日子悄悄地接近了尾声,所有的活动就只剩下最大型的文艺晚会这一项了。尽管再不舍,时间还是从我们指尖悄悄溜走。脑海中浮现着以往的我们相处的时刻,泪,已经不知不觉的为你们流…… 张秀玲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屡教不改是否该体罚

在我来教学的前六天,我都是认真持行队长的话,必须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严肃、刻板、恪守职责的形象。免得学生以为老师好欺负,便变本加厉的肆意在课堂动荡。但是对于体罚他们这一制度,…… 张秀玲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干中学——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走访校友记录陈兰,毕业于宁波财经学院,经济系14级,毕业后曾任班级文艺委员,宿舍楼长,杭州湾校区图书馆管理员,电脑社团…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最新发布

湖师学子三下乡:赋能成长,蓄势前行
支教是一件十分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速递实践队在湖北省黄石市排市镇山田村山田完全小学进行支教的过程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美好而难忘的时光。在支教的过程中,支教队员们深深地感受…
“动听时代”毛泽东诗词宣讲活动 :赴长沙伟人故居,怀先烈革命精神
“动听时代”毛泽东诗词宣讲活动:赴长沙伟人故居,怀先烈革命精神指导老师:龚鑫文新院通讯员:雷雅琪李展宇徐匡越谢曼军为了更加深刻感悟毛泽东诗词价值意义,进一步做好诗词宣讲,湘潭大学“动听时代”毛…
湖北学子三下乡:以爱之名,传爱之行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钱海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6月26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爱之舟…
携理想逐梦之船 为教育扬帆远航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江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院开展“访谈江西师范大学首届公费师范毕业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
山东学子三下乡:守护老年健康,追逐时代理想
(通讯员赵志远)治病先治神,药疗先疗心;生理卫生强身,心理卫生强心。7月4日上午,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向日葵”志愿服务健康队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来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孙耿街道薛家村开展…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寻水源之道,挺振兴之举 ”
“相约青春水源,筑梦乡村振兴”|“寻水源之道,挺振兴之举”大学生网报8月6日电(【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通讯员傅嵩云)为牢记习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嘱托,培养广大青年学子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落实…
汽院学子三下乡:以爱之名,传爱之行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钱海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6月26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爱之舟…
感受实践,了解社会
感受实践,了解社会为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投身基层建设,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促进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化、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发展。暑期伊始,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常青树…
安徽学子三下乡:走进徽州古城,遍寻贡菊风采
黄山贡菊又名徽州贡菊,原产于歙县,生产历史悠久,是歙县十大优势农产品之一。黄山贡菊具有输血散热、清肝明目、镇静中枢神经等作用,药食同源,被中国药典誉为“菊中之冠”。为了解广大市民对黄山贡菊的了…
跨越时代变化,共进时代文化
跨越数字鸿沟彰显文明温度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不习惯数字化生活的老年人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与外面的世界之间形成了一道“数字”鸿沟:他们出行不会扫健康码,进医院不会使用机器挂号,对线上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