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学习红旗渠精神,弘扬新时代党风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郭心余

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范,不仅给后人留下了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2023年7月10日“红旗渠精神实践团”全体成员前往河南安阳市林州市重走修渠之路,参观红旗渠纪念馆,拜访修渠先辈。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这首铿锵有力的歌曲唱响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林县干旱缺水的问题,林县书记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的号召,专门研究“引漳入林”工程。于是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1960年2月动工兴建,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1969年4月全部竣工,这一项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后更名为红旗渠。红旗渠是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林县人民在建设这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中,锻造了气壮山河的“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红旗渠精神实践团全体成员共赴修渠之路,本次实践分为参观青年洞、分水闸、红旗渠纪念馆和拜访修渠老人。青年洞景区,是以红旗渠的代表性工程——青年洞为主景,以太行山为依托的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是红旗渠艰苦奋斗精神的实景体验场所。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洞名由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分水闸以上是长102米、高10米的防洪矩形明渠,再上是长346米的分水岭双孔隧洞。位于分水闸的红旗渠纪念馆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展览内容分为五个部分,有千年旱魔,世代抗争;红旗引领,创造奇迹;英雄人民,太行丰碑等。实践团成员结束参观后,加深了对红旗渠精神的感悟。拜访修渠老人,听老人谈到党的领导、修渠的艰苦、人民的团结,结合参观,成员们对当年的修渠者更为敬佩、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

重走修渠之路,赓续红旗渠精神。对于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学生就应该具“有扶一往无前之志,具百折不饶之心”的气概,更应该宣扬红旗渠精神。通过这次活动,每个队员都积极参加活动,走近修渠之路,深刻的认识了红旗渠精神,所有对员都表示:在未来都能带着红旗渠精神继续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83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动听时代”毛泽东诗词鉴赏会 :品读爱国之情,汲取精神力量
“动听时代”毛泽东诗词鉴赏会:品读爱国之情,汲取精神力量指导老师:龚鑫文新院通讯员:王雅雯严婉容蒋李娟7月23日,“动听时代”毛泽东经典诗词暑期研学营1团队在长沙县中茂城中庭舞台开展《七律·和周世钊…
湖北学子三下乡:学习家风模范,传承家风精神
为响应新时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湖北工业大学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赴…
陕西理工大学深入灾区访民情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陕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岭南先锋,生态秦岭”实践活动团队于2023年7月中…
红色之魂筑理想,革命精神文绽光芒
红色之魂筑理想,革命精神文绽光芒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带着这个信念,红色逐梦队实践队员姜晓莉于7月15日来到了胶东革命烈士…
走进合作社,一同振乡村
为深入考察农村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曲阜师范大学“践行红色初心,共铸时代之梦”实践队队员来到耕田实地感受合作社为耕作发展带来的助力。出发前,实践队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农村合作社的目的是通过农民…
分别,亦是另一种开始
分别总是让人难过却又让人期待下一次的相聚。因美好而感动,因温暖而柔软,最好的年华碰到最好的你们,期待相聚,期待重逢,赤子之心,相依匆匆那年。2023年7月21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
“动听时代”毛泽东经典诗词鉴赏活动: 读伟人诗词,探伟人足迹
“动听时代”毛泽东经典诗词鉴赏活动:读伟人诗词,探伟人足迹指导老师:龚鑫通讯员:杜诺颖蔡珺瑶李宇昕为响应三下乡活动号召,更好地了解青年毛泽东人生历程及相关诗词创作背景,湘潭大学毛泽东经典诗词暑期研…
牢抓种植养殖业,走好农民增收,产业增效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畜牧业和种植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积极…
山东建筑大学“乐道拾遗,匠心传承”实践团赴威海开展社会实践
弘扬青春力量,展现非遗风采。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开展保护非文化物质遗产的工作,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方法》、《中…
立足实践,共奉力量
立足实践,共奉力量“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帮助我们大学生正确了解国情乡情民情,促进我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我们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年暑期,为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