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渠水奔流 精神永在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 作者:不朽星火团队

渠水奔流 精神永在

2023年7月12日,河南工业大学“红旗渠精神代代传”志愿宣讲团队来到河南省安阳市林县实地考察红旗渠,深刻体会红旗渠精神,为今后宣讲打下坚实基础。

红旗渠是一个伟大的存在,想得到这个结论,从书本上就可以,但是有的感悟只有走过才能得到,有的情怀也不是能量化到一个数据或者一张图表,有的看似显而易见的结论或是非,经过时间的变迁后也就不那么清晰。所以,我们从郑州奔赴红旗渠,不仅是一个听众和看客,而且是一个奔跑着的追问者,揭开面纱,看看红旗渠过去的秘密和现在的真实情况。

宣讲团队一行来到安阳林州,通过当地人的介绍了解到此地包括已开发的红旗渠风景旅游区和所修建的红旗渠纪念馆。团队成员通过讨论,决定乘车先行前往红旗渠风景旅游区。到达红旗渠风景旅游区,团队成员沿一条蜿蜒小路拾级而上。向远处眺望,可以看到高耸巍峨的太行山脉,难以想象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林州人民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开辟出一条“人工天河”。带着这个疑问,团队成员开始向上走,重走红旗渠。

车在崎岖坎坷的山路上盘旋上升。升到半山腰,团队成员根据已经规划好的线路集体下车。下车后,看到道路一边是险峻的悬崖,下面是湍流的河水,另一边是陡峭的山坡,山坡上长满了茂盛的树丛和浓密的杂草,间杂些凌乱的碎石。红旗渠到了。团队成员用手拨开杂草,隐约可见一条曲折的小径蜿蜒在陡峭的山坡上,小径上还能看到些许碎砖头和碎石块,碎石块上明显有削凿的痕迹。顺着这条小径,大家互相牵引爬上了山,登上了由大石块砌成的红旗渠渠岸。

在团队队长的带领下,全体实践队员一起沿渠向前走去。脚下是宽约1米的石块垒成的平台,长长的围着山腰延伸到远方;左边是看似低矮,实则高大的树丛,只因红旗渠的边台很高,树木才显得比较矮小,隐约中能看到山涧和湍流;右边紧挨着边台的是缓缓的渠水,水渠宽8米,深4.3米,再向右边则是耸立的峭壁,峭壁上明显能看出刀砍斧凿的痕迹。

图为实践团队沿途学习红旗渠精神

通过团队日前收集资料了解到,当时修建成渠要依靠群众才能完成。有道是“依靠群众威力大,艰难险阻都不怕,团结协作斗志昂,夺取胜利有保障”。团队队长马星宇说,任村公社500名精壮的劳力完成了渠首截流的工作,截流到了中间那段时,因为水流很急,很难用沙袋、石头将水流顶住,40个青年就带头脱衣服下水,手挽手,肩并肩,形成一道人墙,使急流变缓流,然后加石头砌水泥,终于截流成功。而在开凿青年洞的工作中,作为咽喉工程,从全县抽调了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青年们创造了多样的爆破技术,终于经过一年的时间开凿成功,青年洞也由此得名。团队成员了解历史后在青年洞前合影留念。

图为实践团队在青年洞前合影留念

重走红旗渠结束,团队一行接着前往红旗渠纪念馆。进入纪念馆,向前走便看到一座石碑耸立眼前。上面刻着红旗渠就是纪念碑七个烫红大字,也充分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团队成员沿着馆内指示继续向前走,来到了红旗渠纪念厅,展厅由“序厅”“旱魔”“奇迹”“丰碑”“梦想”“精神”六部分组成,用2000多件珍贵文物和声、电、视频,立体再现了当年10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团队成员在展厅内驻足观看,认真浏览红旗渠建造的过程,体会劈山凿洞的不易,思忖红旗渠精神内涵。在实地考察红旗渠风景区时,团队成员与多个学校的“红旗渠精神代代传”志愿宣讲团队相遇,经过双方团队交谈考察红旗渠成果,双方表示:红旗飘扬,擎起永不言败的精神;重新安排河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林县县委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把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和县域治理实现了有机结合,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通过我们的方式创新地去宣传它。

本次实地考察红旗渠社会实践团队结束,团队成员们都收获颇丰,也更加清楚了解到“红旗渠精神代代传”志愿宣讲团队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打下坚实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72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学子三下乡:奉献爱心1.8
大学生网报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卿瑞阳)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常会接触到残疾人,我们有义务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心,关爱。而关爱…
学子三下乡:奉献爱心1.7
大学生网报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卿瑞阳)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常会接触到残疾人,我们有义务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心,关爱。而关爱…
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时代征程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和党员先进事迹,讲好台州红色故事。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知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带领东山中心小学学生共同前往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进行参观。…
悠悠青果巷,缔结中外文化桥
7月6日下午,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联四海,智造常州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常州市天宁区青果巷街区开展了一次重走文化之旅活动。俗话说“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为了让这群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深…
科普宣讲进黄陂,防癌护爱助成长
为积极落实“健康中国”政策,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响应三下乡“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号召,2023年8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防癌护爱,云上医讲”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龙…
三下乡| 我为群众办实事
为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切实解决乡亲们遇到的家用电器故障问题,普及用电安全、家电使用等知识,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三下乡”免费维修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为老百姓解决家电维修方面“急、难、愁…
义务维修,学以致用
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7月6日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家电维修的主力军是我院电器维修协会,电协是我院极具特色的一个社团,它充分体现了我院专业的特点,让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把专业知识充分运…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红色征程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红色征程2023年7月15日——7月23日,潍坊学院政法学院学生姜晓莉、刘欣然、王琪等6名学生在队长姜晓莉的带领下,组成暑假“三下乡”队伍——红色逐梦队。团队成员分别在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
小小科学课堂,点亮科技梦想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核心要义,牢牢把准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的政治方向。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使其形成理性求真的科学精神,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
关于湘鲁红色资源的调查研究
关于湘鲁红色资源的调查研究政法学院:姜晓莉、曲俊颖、彭敏、李文慧、刘欣然、王琪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基于此,红色逐梦队实践队员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