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爱心不畏酷暑,志愿服务清爽盛夏——关爱听障儿童志愿服务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作者:彭千慧

据2022年数据统计我国0-14岁儿童超2.2亿人,听力障碍儿童总数达460多万人,7岁以下听障儿达80万人,并且每天还将新增加听障新生儿3万余名。先天性耳聋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在正常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0.1-0.3%。6月27日,为了响应暑期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爱之舟志愿服务队在暑假期间前往十堰艺萌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该机构是康复中心与幼儿园一体化,不仅让孩子们掌握语言交流能力,同时也让听障儿童和健全儿童有同样的关照,消除偏见,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听见更美好的世界。

志愿者们在早上八点抵达该康复中心,孩子们也陆陆续续来到了幼儿园。这里有两种的小孩,有一些是患有先天性耳聋佩戴着耳蜗的孩子们,看见志愿者哥哥姐姐们也会害羞,也会和志愿者们进行一些小互动,他们与健全的小孩们只有头上一个小小耳蜗的区别。随着孩子们都陆续来齐,志愿者们首先在幼儿园内进行清扫任务,清扫园内掉落的树叶。幼儿园的地上铺的草坪还有五彩斑斓的跑道,中心有较大的娱乐设施爬梯以及滑滑梯,周边还有秋千。墙上有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色彩丰富,幼儿园充满着温馨的氛围。

图为艺萌听力障碍康复中心内部环境。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千慧 摄

随后志愿者加入了孩子们的课堂和孩子们一块儿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发现,听障儿童目前是处于能稍微表达但是说话含糊不清,发音困难的现状。随着志愿者们渐渐融入孩子们,看到孩子们天真纯粹的笑容,在玩耍时一蹦一跳,笑的时候眼睛弯弯的,小小的梨涡,就愈发感悟到这样幼儿园的存在帮助了多少听障儿童们。

图为志愿者们和孩子一起听课,融入孩子们的课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千慧 摄

国内外研究证明,0-6岁是听觉言语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听障儿童康复的黄金时间,如果在这个阶段采取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等治疗,接受科学的康复训练,多数孩子都能告别无声世界,学会说话,进入普通的幼儿园或是学校,与健康的孩子一样拥有美好的未来。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们发现,最早接受治疗的的孩子有2岁的,而最晚开始的孩子有6岁,他们都在最佳的时间接受了很好的治疗。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志愿者们也感慨道,多亏了有这样的康复机构存在,才使得孩子们能早点学会说话不影响后面的学习与生活。

而我国对于这样的情况是一直积极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在各类残疾类型的儿童中,听力障碍儿童由于其可康复性被认为是非常适合融合教育的类型。在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以前做了许多相关的调查研究,同时也在本次志愿者们实地考察艺萌听力康复中心的过程中了解到了以下的问题,例如幼儿园内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融合教育面向的是听障儿童与健全儿童,需要同时兼顾教学的普适性与针对性,孩子们仅仅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才能有一些接触,在正常的课堂教育中接触较少。并且学校的老师较少,人手不足,在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期间,帮助园内阿姨进行卫生清洁,进行床单的更换和晒洗,晒被子等等。同时机构中心缺少更专业的适用于听障儿童使用的设备,用于专门帮助听障儿童慢慢康复以及学习的条件。同时在社会上获得的关注度也比较少,只有一些大学里的大学生偶尔来当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也缺乏一些社会上的资金支持。

同时在幼儿园的院长交谈中,志愿者们得知,这里老师不仅仅要完成的是孩子们听力康复的的工作,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还要时刻观察孩子们的情绪状况。与普通的孩子不同,这里的小孩无法用语言进行沟通,志愿者在和孩子们的游戏过程中观察到,孩子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动作,在老师没有及时的关照的时候,志愿者们就发现孩子们会很失落。毕竟这些孩子们正是处于普通孩子叽叽喳喳的年龄,他们却不能清楚的表达,也得不到积极的回应,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会沉默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与外界互动沟通。而志愿者们的到来给孩子们增添了许多的快乐与欢笑,就算志愿者们有时也听不懂孩子们的话,但也是给孩子们更多积极的回应。

志愿者们的陪伴也给孩子们带来不少的惊喜,和孩子们一起上课,配孩子们一块玩游戏,一起拍皮球,你追我赶的场面十分热闹。就在志愿者离开的时候孩子们也依依不舍,都挥起小手说哥哥姐姐们拜拜,眼底满是不舍,还有的孩子们支支吾吾的说“哥哥姐姐们明天也要来”。本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打开孩子们的心扉,也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灵,志愿者们也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到这样的群体,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帮助更多的孩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70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

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在寒假期间,河海大学的三名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企赋未来 智愿乡村
曲园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企赋未来智愿乡村曲阜师范大学8月5日讯(通讯员郑昊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
湖北学子三下乡:六堡茶香飘万里一品佳味醉八方
民谚云:“水深不语,人稳不言”,指的正是六堡茶。六堡茶属黑茶类,因原产自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作为中国千年名茶,其独特的槟榔香味和“红、浓、陈、醇”的品质特征受到国内爱茶人士的青睐,也…
点亮爱的心灯,与爱相伴同行——关爱听障儿童志愿服务
据2022年数据统计我国0-14岁儿童超2.2亿人,听力障碍儿童总数达460多万人,7岁以下听障儿达80万人,并且每天还将新增加听障新生儿3万余名。先天性耳聋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在正常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0.1-0.3%。6月…
中国矿业大学“一路黔行”支教团在江桥完小开展“童心向党”党史朗诵大赛
8月6日上午,为了助力少数民族地区党史教育,帮助学生学党,爱党,中国矿业大学“一路黔行”支教团在江桥完小的六年级旁的空教室里,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童心向党”的党史朗诵大赛。来自二、三、四、五四个年…
苏师学子关爱自闭症儿童: 园艺疗法,点亮夜空中孤独的星
“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走进星星的孩子,我的陪伴一直在你身边。”近日,江苏师范大学“园艺疗法——聚集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江苏省内多个儿童关爱机构。通过走访调研…
青春赋能,温暖夕阳
青春赋能,温暖夕阳在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数字时代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的嵌合为老年生活的质量保证、智慧化水平提供了有效实现手段,却因多重因素陷入老年数字鸿沟的桎梏。为帮助老年群众更好融入智…
相伴“童”行——关爱听障儿童志愿服务
听力障碍儿童总数达460多万人,7岁以下听障儿达80万人,并且每天还将新增加听障新生儿3万余名。先天性耳聋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在正常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0.1-0.3%。6月27日,为了响应暑期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湖…
反诈知识街道宣,网络安全大家讲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反网络电信诈骗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湘潭大学“百人百地”网络安全(反电诈)科普“返家乡”实践团成员胡翌晨于7月下旬在耒阳市西湖街道办事处和蔡伦北路…
南财学子三下乡:走近郁孤台下的清澈水花
连云港7月25日电(通讯员陈雪子)为探寻江西赣州郁孤台景色的独特魅力,弘扬宋城蕴含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并为江西赣州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破晓而达团队于7月中下旬开展了以…
安徽学子三下乡:听党史故事,悟生活真知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9日电(通讯员徐娟)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手拉手学党史”暑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