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夏日甜甜,有你超甜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作者:荣玉龙

2023年7月20日,乡村小学公益书院志愿服务队为期15天的刘洲小学支教活动到这里也就要结束了。从大学生到一名支教老师,角色的互换让我深入了解祖国的教育事业,也更加热爱这个事业。短暂的两周支教生涯给我的大学生涯带来崭新的一面,给我的人生增添不平凡的一页,这段经历很值得我去纪念。

我们支教的地点是刘洲小学,初来乍到,我们对这里一无所知,刘洲小学领导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我们支教老师相互帮忙,相互学习,很快便适应下来。按照支教任务的分配,我认真地对待每一次课堂。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我真正意识到,要上好每一节课是多么的不容易。在教室这个舞台上,一节课四十分钟很快过去,而老师课前不能只准备四十分钟的内容,“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以这种严格的要求去衡量自己,你的课才能上得称心如意。

图为志愿者向学生们介绍藏饮食

我一直认为,要当一名好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必须的。这里的学生很听话,上课相当的积极,让我非常感动。为了保证每一位学生学到知识,健康成长,我严格要求自己,教孩子数学、唱歌、猜谜语,教孩子用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精彩和美丽。我希望课堂上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张扬,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完成作业,而这些孩子让我的心愿实现,我感到莫大的幸福。

图为小朋友们对镜头比“耶”

七月流火,酷热难耐,支教的生活是艰辛的,农村的教师生活是城市无法想象的,我们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教师队伍团结互助,生活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餐桌上我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教学问题,交流教学心得和体会使我们共同进步,顺利完成学校交与我们的任务。

尽管吃的住的不尽人意,但刘洲小学里面是自由欢乐的,孩子们是憨厚淳朴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甜甜的问候,学生的热情像一缕缕清新的空气抹去我心中的阴霾,在这里,我简单而快乐地生活着。课堂上,孩子们用好奇和纯真的眼神看着我,我真想把一切东西教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翱翔,能够成为他们的老师,我无时无刻不幸福着,无时无刻不努力着。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我很感谢父母把我带到城市,我的思想得到改变,在农村人的眼里,读书是那么的可有可无,又有多少小伙子放弃读书去打工赚钱。希望我们可以改变他们,让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这也是我对他们最深切的期望。

在与学生生活的十四天里,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对知识的渴望,每当看到一双双渴望的眼神,我总害怕自己做的不好,怕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15天的时间,我不知道我能带给他们什么?不知道自己是否能给他们的梦想添上翅膀?但我唯一能确定的是我将竭尽所能,用我百分之百的精力和热情去做好支教工作,用我全部的精力去铭记这段难忘的时光。

课堂上孩子们的积极发言,羽毛球场和孩子的较量以及我教他们知识的时候……太多太多的理由让我去纪念这次三下乡活动,只有设身处地参与其中,你才会体会到活动的意义。虽然支教的时间有限,我做的也很有限,然而这次经历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终生难忘,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这一抹生命中的亮光都能指引我找到新的方向。(通讯员 荣玉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58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水浒遗风,感受剪纸魅力 ——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水浒好汉城学习郓城剪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神农文化,传颂中医神话 ——拾遗社会实践队拜访梁氏骨科传承人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 ——拾遗社会实践队赴中国陶瓷琉璃馆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巧匠细雕琢,陈木焕新生 ——拾遗社会实践队寻访张氏木雕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醋香飘深巷,技艺传千年 ——拾遗社会实践队参观王家园子醋工坊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多彩非遗文化,感受面塑魅力 ——拾遗社会实践队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纸与刃的相遇 ——拾遗社会实践队采访剪纸传承人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过门笺——拾遗社会实践队赴莒县古城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繁樱似锦芳华绽,义务导游递温情

近期,一年一度的“樱花节”如约而至,湖南科技大学樱花园迎来客流高峰。湖南科技大学魅力旅游协会,商学院社团管理部联合举…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线上培训活动

为增进学生对西部计划政策的了解,提升西部计划笔面试通过率,4月7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线上开展西部计划培训活动。此…

商学院开展“影像志愿 艺路生光”志愿活动

(通讯员何松成)4月8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携手谢子龙摄影艺术馆,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影像志愿艺路生光”的志…

“回炉旧物,新品再创”DIY制作大赛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垃圾产出,激发参与者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绿色…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最新发布

动动手 助成长
手工课程对乡村孩子们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此次支教过程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一些手工课程:1.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手工课程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手工制作,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
魅力红安,走进红色讲堂。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三下乡:走进红色讲堂中国青年网黄冈7月18日电(通讯员庞坤国),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于7月15日在湖北黄冈市红安县董必武红军小学开展小手牵大手,一起走进红色讲堂主体活动。红…
安徽外国语学院三下乡:忆来时路,踏新征程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同时增强广大学子对脱贫攻坚战略的了解,安徽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暑期三下乡“萤火聚力”乡村振兴促进团于2023年7月5日前往安徽省宣城市记…
深入基层访民心,踔厉奋发务实事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精神,落实“三农”问题相关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7月12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安康“山水绘锦绣·青春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东坡村展开调研。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是党恪守初心的重要…
知民俗,寻文化,民俗博物馆之行。
知民俗,寻文化,民俗博物馆之行。大学网报洛阳8月4日电(通讯员王灿)探访河洛文化,本次旅程,实践队员来到了洛阳民俗博物馆。洛阳民俗博物馆位于洛阳市新街南端,是中国专题性博物馆,早年被公布为河南省…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三下乡:星火相传 文艺汇演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星火追梦志愿服务团队为习家店小学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艺汇演,用歌声、舞蹈和朗诵等形式,以感人至深的方式告别支教生活。整场汇演由学生们自编自演,他们用饱满的热情和无比专…
孩子,不说再见
千山万水,不负理想,不忘初心,拨云见日,未来可期。为响应2023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7月6日,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3文化速递实践队奔赴黄石市阳新县田心村田心完全小学开展“三下乡…
捕捉温暖,笑容绽放
在支教这三周期间,要问出现得最多的表情是什么,答案一定是笑容!是开怀大笑,是莞尔一笑,是各种各样快乐的笑!“笑一个吧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让自己快乐快乐这才叫做意义。”这句歌词就能完美体现笑容的力…
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传承非遗龙灯,共创皖美新杭
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传承非遗龙灯,共创皖美新杭中国青年网宣城7月22日电(通讯员孟星彤)为了学习并发扬传统非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凤舞龙蟠,兴乡承遗”…
一座宏伟城门,一张文化名片,应天门之行。
一座宏伟城门,一张文化名片,应天门之行。大学网报洛阳8月4日电(通讯员王灿)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俗称五凤楼。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