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返家乡:讴歌美丽乡村建设,找寻乡村振兴道路
中国青年网淮北7月28日电(通讯员 刘欣悦)为调查农村地区的发展与改善,寻找不足,同时也探索该乡村发展模式,以小见大,规划发展方向,并为当地的农村发展提供帮助。7月28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凝聚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员返安徽省淮北市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
村庄在近几年对生态系统的维护颇有成就,当地的水循环系统已经逐步完善,村民们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他们严禁乱倒废水、乱排污水,倡导节约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村里的绿化也非常的好,在夏天农民们都会在地里种玉米,在走访的过程中,农民伯伯也会热心的给我们介绍种植的作物和食用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农民们也非常乐于去种一些作物。
图为农民伯伯在介绍农作物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欣悦摄
党支部对于村里的情况也是非常关心,为每一户人家建造卫生间,改善村民们的居住环境,及时修理建造对村中环境有利和村民生活更方便的物品,修路建桥是改善农村交通状况的重要一环,原本需要绕行很久的两岸,在桥的帮助下很快就可以到达。大家深知,只有改善基础设施,才能带动整个村庄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施乡村公路升级改造、产业道路、旅游扶贫路等公路建设项目,形成“内部成网、外部成环”的路网结构,严格落实“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管养主体责任,联合路政、交警、自然资源、治超站等部门开展公路执法行动,养护工程进行公开招标,创新推动公路养护向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整合产业、旅游、扶贫等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元素,通过“串村连景”,将“四好农村路”与沿线周边乡村风貌、生态资源、风土文化充分融合,做强环湖赛等赛事举办、农牧渔养殖初加工、精深加工产业基础,做精餐饮住宿、观光体验、休闲娱乐、文化研学等一体化乡村旅游,全面打通特色农畜产品内外流通、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最初一公里”。
农村公路建设与主骨架路网建设统筹规划,优化整合路网体系,形成以乡道为主线、村道为延伸,农村公路与国省道干线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通过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清洁海南”常态化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有机结合,有效减少土地损耗和环境污染。
图为正在修桥的工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欣悦摄
大致了解了村里的情况外,实践队员还对村外的敬老院进行了调研,其中大部分都为无保户,或者儿女长期在外无人照顾的老人,在政府的帮助下给了这些老人一个居住的地方,根据与院长的谈话了解到院里老人的花费全部由政府承担,为的就是保障社会底层群众的生活。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养老基础设施,还是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农村都严重滞后于城镇,这无疑将给农村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更严峻的挑战。
农村留守老人居多,空巢问题突出。人口城乡流动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的主要原因。2020年,我国3.76亿流动人口中,约7成是城乡流动人口,由此导致农村老人留守现象普遍,存在照料人缺失、生活孤独、农作负担重等问题。另一方面,农村社会养老观念传统,机构入驻意愿低,村民居住分散也造成公共服务可及性低。
图为敬老院老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欣悦摄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村民的情况,实践队员决定对一些长期居住的村民做一些问卷调查,通过和村民们聊天的方式来得知村民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上级领导对于基础群众的扶持力度。
我们团队主要以村民的年龄、子女是否在外工作、子女回家看望老人的频率、生活是否充裕和村庄环境改变是否使生活更方便等做出调查,通过一定量的调查结果分析,发现村中大多数是50-70岁年龄段的老人,子女大多想着在外多工作,从而导致很多子女回家看望老人次数少,又由于前段时间疫情原因导致经济发展并不是很好,所以大多数村中老人只能勉强得到生活保障。
图为实践员在和村民聊天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欣悦摄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员们深切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使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树茂林丰、池水清碧、环境优美、道路通畅……美丽乡村,让农村人从住的安心,到住的舒心,是物质的变迁,更是农村整体生存面貌的质变。美好的日子,不仅仅体现在这些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变化上,更体现在乡村的内在气质上,邻里守望、热情淳朴、尊老爱幼、诚信友善为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助推兴业富民、乡风和谐的更高目标的实现,乡村结合文明创建工作,深入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由内而外的彻底蜕变,丰富美丽乡村的内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49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