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近日,安徽师范大学生科院赴芜湖小学期社会实践团队(双扶项目)围绕学校“暑期小学期”开展为期2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教具制作与实验视频拍摄,以小我的微博力量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让青春之花绚烂于教育之路,厚植奉献情怀,上好与社会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教育振兴的路上贡献青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教育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对接和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以高质量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而有些乡村学校因地理位置偏僻、资金紧张等若干原因,学校硬件设施较为落后,相关教具的购买可能也是一件较为费时费力的事情。为此,该团队聚焦该现实问题,在课余之时开展高中人教版生物学教材相关教具制作工作,并自备实验试剂,借用学校生物学实验室,拍摄高中生物教材相关实验视频。通过后期剪辑发布于相关视频APP,希望能为地区实验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爱心教具传递希望,助力成长浸润童心。7月3日晚上,团队成员正式开展了生物教具制作活动。每晚3组,每组2人,成员自行分组,值得强调的是,每个小组在制作前都需要做到充分准备,无论是教具的选择还是材料的选取,都需要提前一个星期提交方案,然后通过商榷比较,确定出最合适最有价值的教具模型,最后在固定教室集中开展。至此,先后完成了细胞膜模型、噬菌体和病毒模型以及有丝分裂模型等多种生物教具,每种教具均是一种多做,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制作出更多的物品,并在社会实践结束之后打包邮寄给有需要的学校或地区。教具是辅助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必要的教具能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将学术化的描述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冲击,带给学生更强有力的触动。
多彩实验丰富课堂,携手共进教育振兴。为使广大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服务奉献于社会,推动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多方面的教育,提高自身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从7月8日开始,团队成员利用空闲时间陆陆续续完成显微镜的介绍、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等六个典型高中生物实验,实验事小,但大的是心,每一个实验都倾注了他们很多的心血。实验的挑选、拍摄以及实验用具的准备,每一步都需要实验者提前准备熟悉,甚至为了效果更好,进行了多次演练模拟。也许他们能做的很少,但是他们的心是炽热滚烫的,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事情太大,大学生在短短一个暑期社会实践时间内能做的并不多,但能做一份就多给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多带来一份支持与力量。通过实验视频在网络上的发布,孩子们能通过网络等形式知道一些学校难以支持提供的课堂之外的知识。同时,希望在未来能将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引向乡村,吸引更多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关注乡村教育,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为孩子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全国广大青年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当代青年需涵养真挚且深厚的奋斗精神,主动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到乡村教育振兴当中,融入到眼前孕育着生的希望的土地上,珍惜大好韶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乡村教育振兴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43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