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扎染之美,探振兴之路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作者:福师地理

仲夏七月,伴着丝丝细雨,凉凉微风。2023年7月15日至7月21日,我院“古法扎染”实践队来到云南大理扎染之乡——周城,开启寻根非遗白族扎染之旅。实践队成员深入周城,从扎染的欣赏者到其技艺的学习者,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扎染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实践队成员在灵动变幻的纹样中细品白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在欣赏中感悟扎染的永恒魅力,在交流对话中发现扎染在乡村经济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01扎染是什么

白族扎染是大理民族采用民间图案,通过对传统的扎染工艺进一步渲染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艺术化、抽象化,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理白族扎染工艺由手工针缝扎,用植物染料反复浸染而成,产品不仅色彩鲜艳,而且永不褪色。又因为扎染时用的原料纯天然,其中所用的板蓝根、黄芩、五倍子、大黄皆有药用价值,所以扎染布料对人体完全无害,反而在长期的使用中能够起到布料杀菌,皮肤消炎、预防一些皮肤疾病的效果。

白族扎染取材广泛,扎花纹样的创作素材大多来源于大理的山川风物,有自然景观、鱼虫鸟禽、神话传说等等。扎染图案中藏着白族人对生活的理解、想象和美好期望,了解扎染就等同于了解白族人的生活方式。

02璞真扎染游览与交流全过程

实践队一行首先来到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

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坐落于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白族扎染技艺”的生产性示范基地,同时也是大理州2020年重点建设的“非遗+旅游”示范点之一。博物馆极具白族的民族特色,在院子之上的空中,横拉着几个扎染,馆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扎染作品和工艺品,还有扎染工艺的历史介绍和织布机风箱等老物件。随风飘扬的蓝底白花扎染长布、栩栩如生的可爱扎染小动物、构思精美的扎染画作都令我们流连。扎染传承人刘奶奶向实践队成员介绍了有关扎染的知识。

刘奶奶介绍到她家世代从事扎染事业,是周城有名的扎染世家,她自幼就受到家族的影响,深深地爱上了白族扎染,立志要将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来。她指着“精品陈列”展区的《白族花卉图》说:“这是我35岁那年创作的作品,现在成了周城扎染的代表作。”

刘奶奶告诉我们白族扎染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它既可以染成带有规则纹样的普通扎染织物;又可以染出表现具象图案的复杂构图及多种绚丽色彩的精美工艺品,稚拙古朴,新颖别致。通过刘奶奶亲切的讲述,实践队成员不仅溯源扎染之根,更看到了扎染传承人身上的那种匠人精神。

03走进春天,迎接另一个季节

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其中主要有扎花、浸染两道工序,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

(1)扎花

扎花,又名“扎疙瘩”,即在布料选好后,按花纹图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

扎花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具有表现范围广泛、刻画细腻、变幻无穷的特点。

(2)浸染

浸染,即将扎好“疙瘩”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再放入染缸里,或浸泡冷染,或加温煮热染,经一定时间后捞出晾干,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染。如此反复浸染,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于蓝”。缝了线的部分,因染料浸染不到,自然成了好看的花纹图案,又因为人们在缝扎时针脚不一、染料浸染的程度不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染出的成品很少一模一样,其艺术意味也就多了一些。

04扎染与乡村振兴

离开博物馆后,实践队成员来到一家名叫“青白扎染坊”的扎染制品商店。

年轻的店主向实践队成员介绍了自家小店的故事。店主介绍到自己是周城本地人,大学攻读美术专业,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将所学与传统白族扎染技艺相结合,将现代美术融入民族艺术,制作了许多新颖别致新式扎染工艺品。“我把自己的扎染作品发布到微博、小红书等网络平台,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喜欢,我也借此开通了电商销售渠道,将我们的白族扎染品销往全国各地。”透过“青白扎染坊”的成功,实践队成员看到了扎染不绝的生命力和传统非遗在今天、在乡村经济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周城现在已经建立起了育游览、体验、购物、网上经销于一体的扎染商业模式,实属非遗与旅游业结合的典范。街道两边大大小小林立的扎染商店,是周城扎染经济腾飞的见证。我们于后续拜访的蓝续扎染坊,现已同许多国际品牌进行合作,形成了品牌的持续影响力。

大理白族扎染技艺经久不衰,极具人文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承载着白族人民的生活特征和文化态势。总的来说,大理白族扎染将白族民族文化的传统基因和精神特质传承积奠下来,具有充分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是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核心体现,也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宝贵非物质文化及精神遗产。

时下,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大理市正大力发展和不断延伸和拓展白族扎染特色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续写更多“大理故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32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丰盈科普之翼,筑牢创新根基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顺利举办为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活跃湖南科技大学科普活动氛围,6月6日15:30,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决赛(以下简称…… 文明 莫飘遥 匡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青年铁肩担责任,赤诚丹心谱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演讲面试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湖南科技大学团委、学生会换届工作,遴选出优秀学生代表,组建一支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干部…… 陈碧瑶 李泳霖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奋楫笃定勇担当,栉风沐雨展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第二轮竞选无领导小组讨论顺利进行为吸引广大优秀学生干部投身校园建设,组建一支思想品德好、工作素养高的学生干部队伍,6月3日…… 文明 李泳霖 蒋慧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名师妙传中医奥道,群才深悟中华文化

湖南科技大学第十二期青马讲坛第三讲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之“走近中医”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马学子清晰认识到中医这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6月…… 邱慧祺 李泳霖 匡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进校园,纸影翩飞庆六一

湖南科技大学定名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6·1“薪火相传·文化润童心”——湘潭非遗纸影戏进校园展活动顺利举行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同时为庆祝六…… 邱慧祺 莫飘遥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英才巧拟声形,齐力演绎经典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信文杯“声承薪火·心映征途”配音大赛决赛成功举办为号召湖南科技大学学子在语言表达中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艺术等方面修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5月23日…… 刘乐 李泳霖 谢芬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激情拼搏勇竞技 勉力奋斗燃青春

湖南科技大学2023年首届“袁记云饺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暨体育专业羽毛球单项赛顺利举行为进一步提升科大学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弘扬健体精神,形成尚体风气,5月21日15:00,湖南科技大学…… 曹淑祥 蒋慧颖 高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科研汇聚涓涓情意,青春传递熊熊火炬

第十五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顺利举办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学习科学知识方法,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5月22日,由共青团湖南省委、省…… 文明 李泳霖 张云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探秘园科院绿色驿站,共织生态梦

在春意渐浓的二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齐心协“绿”队再次踏上了探索绿色空间之旅。2月22日,实践队前往武汉市首…

【寒假实践】学思践悟新思想 · “智医引领,律定责明”——医疗人工智能侵

实践背景随着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提高诊疗效率、精准度和可及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

最新发布

资助政策下乡行,照亮学子求学路
资助政策下乡行,照亮学子求学路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为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的力度,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湖南工程学院资助政策下乡行实践团队于7月18日前往安仁县天际村,…
HELLO云端驻校计划实践心得
在经过了HELLO云端驻校计划10天的实践后我有以下心得首先我感受到了真正的文化差异以及地域差异在不同地区的呈现。我可以通过以班主任的身份亲密接触到新疆2班每一个孩子,因此我可以感受到每个孩子的热情以及…
寓教于乐,红色文化手工制作活动引领幼儿成长
在参加枣庄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同心振乡”教育关爱志愿服务队于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中心幼儿园的红色主题手工制作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红色文化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制作各种红色主题手工制作,孩子们…
青岛科大实践团:重温历史,感受工人精神
2023年7月15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青岛市市南区追寻红色记忆团(以下简称实践团队)在青岛市参观了青岛工人运动纪念馆,通过深入了解青岛工人运动的历史,队员们感受到了工人精神的力量,对社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走进高淳博物馆,悟历史文化奥秘
走进高淳博物馆,悟历史文化奥秘大学生网报南京7月20日电(通讯员孔哲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实践队员的家乡南京市高淳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了探寻南京的文化以及创新发展,7月18日,南京师范大学泰…
【实践感言 物电学院 李柱高】社会实践感言
今天,我们来到了南宁市青秀区青秀山进行社会实践,我想写一写我今天的感受。参观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的社会实践让我深感敬佩和震撼。这座纪念碑是对广西学生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勇士们致以崇高敬意的…
一师学子“三下乡”:建清廉校园,弘清风正气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袁伟杰段十怡周语婕)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勤廉教育建设工作,努力营造“崇尚勤廉”的育人风尚。7月18日下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荟星源”党史学习…
枣院学子三下乡:峨山扶贫产业基地的秀禾服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学子在2023年7月初旬,开展了暑假“三下乡”的活动,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带领同学们来到秀禾加工厂,近距离感受产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新变化,参观了峨山扶贫产业基地的秀禾服,了解…
【物电学院 致敬抗日学生军 传承红色基因】
党史在政党或国家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党派建设和治国理政的重要指导资料。为了认真研究和传承党史,始终紧跟党的指导方向前进,烟台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红色党史”社会实践队于八月三日来到了…
探寻企业管理,总结实践经验
塞涅卡曾这样说过:“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这次暑假,我加入了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追根溯源实践队,到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米特加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与负责人和队友们一起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