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征途漫漫
武汉,一座具有丰富党史资源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这片土地上,无数人前赴后继、舍身取义,将革命的火炬传递,将战争的烈火平息,这是一方红色热土,蕴育着深厚的红色情怀。为重温革命征程、感悟奋斗精神、奋发青年斗志,7月1日至7月6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武汉暑期社会实践团分别前往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故居和中共五大会议旧址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播撒革命火种
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并主持的,也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培养了一大批革命人才。7月1日,实践团成员乘车抵达讲习所。一幢古色古香红墙平房屹立在修葺整齐的园林中,精美的木雕、石雕和彩画浮跃其中,走入讲习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19个刻在红匾上的金色大字。从教务处到大教室,再由食堂到寝室,实践团成员依次走过先辈生活过的地方,触碰穿越时空的场景,仿佛再一次看到他们认真地学习、刻苦训练、匆忙吃饭的身影,为己、为民、为国而坚持的身影,无不为他们在艰苦条件下仍不忘初心的精神所感动。
加固政党根基
7月2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中共五大会议旧址纪念馆,了解党史、走进中国革命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此次会议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之后,革命面临重大危机的非常状态下召开的,会议提出了争取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建立革命民主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等正确原则,在党的建设史上作出了较为重要的贡献。步入正厅,庄重严肃的气氛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摆放的桌椅、一套套干净素雅的茶具真实再现了会议的场景布局,孙中山、马克思和恩格斯先生的画像正挂在墙壁中央,他们如同耀眼的晨曦照亮着革命的方向,指引年轻的党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踏入侧厅,踩着刻在瓷砖上的金色的时间节点,实践团成员从1921迈向了最终的1927,抬头是几尊雕像,他们并肩而立,目视前方,以一种不惧怕万敌的姿态矗立在大厅中央。穿过历史陈列馆,一份份手稿、一件件旧物掠过眼前,静置在玻璃柜中的文物向实践团成员缓缓展现出那个战乱的烽火时代,号角声犹在耳边,吹响了新一代青年前进的新征程。
积蕴武装力量
新四军是坚持华中地区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是中国抗战的一支中坚力量,汉口新四军军部的建立大力推动了新四军的发展,实现了对分散军队的统一管理。为重温红色历史,学习新四军精神,7月3日,实践团一行人来到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整个展厅运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配以新四军用过的枪支、军号、地雷以及缴获的日军军刀、手枪等实物进行展示。展览的内容分为三部分:“成立汉口军部,完成部队集结”,介绍了新四军军部的诞生过程和迁移情况;“挥师东进敌后,转战南北”,讲述了新四军7个师的8年抗战历程,2万余次战斗、毙伤俘日伪47万余人的丰功伟绩;“坚持华中抗日,五师战功卓著”,记录了新四军第五师的战斗历程和英雄业绩。200多张原始照片和30多件珍贵文物,真实反映了当时的艰苦条件和新四军苦中作乐、英勇顽强的钢铁意志。展厅的二楼是郭沫若与叶挺的办公室兼卧室及政治部、参谋处、军需处、军医处等房间。简单的陈设、整洁的床单、昏暗的台灯便是全部,虽未曾经历那段岁月,但高度还原的家具和房间布局让实践团成员们不禁铭记这段光辉历史,铭记新四军的忠诚、热烈的爱国精神——“山河破碎,危亡之时,一腔热血,保卫家园;平定硝烟,驻守盛世,英雄不朽,精神长存”。
携手倾力救国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今,共经历了五次统一战线,此次实践团成员来到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管辖区内设立的公开办事机构——“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探寻那段全民族团结统一、携手抗敌的非凡岁月。7月4日上午,实践团抵达目的地。“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步入《武汉1938》展厅,壁上印刻着的《保卫大武汉》的词曲,伴着柔和的灯光映入视线。一排接一排的展柜尘封着略褪色的生活用品、锈迹斑斑的军用机械和闪着微光的勋章,一张张黑白的老照片记录着战士们生活的点滴,也定格下战士们最美的笑脸。纪念馆的二楼展览着抗战家书和抗战诗词的,或是洋洋洒洒的白话短句、或是工整镌丽的七言绝句,实践团成员驻足流连于其中,细细体会一笔一划中流露的爱国真情,感受一字一句中体现的壮志豪情。展览之外,纪念馆之中,还分布着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等人的旧住所、办公室和食堂等。回首这段血与火的岁月,实践团成员更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爱国主义都永远是中华民族排除万难、不屈不饶的精神源泉,永远能凝聚起庞大的力量。
引领民族希望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泽东同志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挽救起风雨飘摇的中国、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路线,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1927年,毛泽东携家人在武汉暂住,并著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7月6日,实践团成员怀揣着崇敬、景穆之情来到坐落于红巷之中的毛泽东故居参观考察。小屋的布局简单,古朴典雅、简朴自然。庭院内是毛泽东、蔡和森和来自湖南基层工农群众探索革命去向问题的雕塑,庭院的左右偏房记载着数位拥有丰功伟绩革命先辈,曾任中共中央农委委员的澎湃同志,“生为红军人,死为红军鬼”的许冰同志,高声呼喊“团结起来,打倒反动派”的罗哲同志等。庭院的后面是厨房,前面是毛泽东及其家人的居室,以及几处客房,实践团成员走走停停,抚过青灰色的砖墙,感受历史留存的气息。
毛泽东同志在武汉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峥嵘岁月,和滚滚长江一样永远奔腾在这片土地上。伟人虽已离去,但他的精神永存在人民心中,引领着人民不断前行。
沿着时间的长河,实践团成员循着先辈的足迹拾起历史的碎片,拼出中国革命的漫漫征程。这是一次党史的探究,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感受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下乐观向上的心态,在枪林弹雨前不怕牺牲的精神,在举国动荡时万众一心的团结,在起居生活中官兵一致的作风。接过熊熊的火炬,新一代青年有新的征程,我们应刻苦学习、努力奋斗,跑出新一代的风采,传递新一代的使命。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武汉暑期社会实践团郭颖
摄影: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武汉暑期社会实践团康佳锚 郑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30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