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黄冈8月2日电(通讯员 庞晓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全面深刻总结,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决议》强调“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考察时也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为深入学习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2023年7月6日至10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计科先锋实践团来到了湖北省黄冈区红安县,前往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园,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并整理形成相关的宣传资料,让更多人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走进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进入纪念园,首先看到的便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巍巍白玉碑,百年忠骨魂。绿树环绕之间,汉白玉石碑巍然耸立,庄严而又肃穆,其上浮雕展示的一幅幅英勇战斗的画卷,更让人心生敬意。团队成员全体肃立,瞻仰纪念碑,党员同志重温入党誓词,以此缅怀革命先辈。
图为团队成员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的照片。(贺子康 摄)
正值卢沟桥事变86周年,实践团满怀着对先辈们的敬意,走进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在这里,团队成员看到了上千幅珍贵的革命历史照片,深入了解了浮雕上的革命先辈们及其背后的红色故事,更感悟到了“八月桂花遍地开”背后的大别山精神。正是对大别山精神传承与弘扬,才使得《八月桂花遍地开》传唱百年。因此,团队成员将所见、所学、所感录制成“微宣讲”,希望能够通过宣讲视频传递大别山精神,激励当代青年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图为团队成员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内录制微宣讲。(朱琳 摄)
学习过程中,在看到便衣队昼伏夜行的图片时,实践团成员感慨万千。在队长贺子康的提议下,实践团在馆内进行了图片的复刻,以借此表达对英雄昼伏夜出、英勇作战的崇高敬意。简装出行的实践团难以复刻出先辈们负重前行的场景,但在对人物的分析和模仿的过程之中,团队成员深切体会到革命年代生活以至于生存条件的艰苦与当今幸福美满生活的来之不易。
图为实践团模仿便衣队的昼伏夜行。(贺子康 摄)
绕过纪念馆,实践团便来到了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淅淅沥沥的雨水打湿了纪念墙,打湿了140,000红安儿女的姓名,打湿了团队成员的肩膀,却未能打断红色故事的讲述,未能打断红色血脉的赓续。实践团全体成员在碑前默默敬礼,怀着沉重而又敬佩的心情看着纪念墙上一列一列的姓名,缅怀这数十万位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革命先辈。
为进一步学习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实践团又分组走进了李先念纪念馆和董必武纪念馆。在馆内,团队成员目睹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聆听导游员对先辈事迹的生动叙述。从“小李木匠”到国家主席,成员们在李先念身上看到的是长征途中的铮铮铁骨,听到的是“一切都是学来的”的谦逊言语;从清末秀才到共和国副主席,团队成员在董必武的身上悟到的是董老世代传承的清廉家风,学到的是”甘为民仆耻为官“的为民宗旨。铮铮铁骨长征行,法制先驱民主立。成员将所学整理成相关宣讲材料并进行整合,希望可以借此机会让更多人领略二老风范,让更多青年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以谦逊的姿态去学习,充实自我,用奉献的精神服务人民,实现自我。
图为李先念纪念馆内雕塑。(杨芷依 摄)
经过此次红色文化的学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计科先锋实践团深入了解“将军故里,传奇红安”背后的红色故事,学习到红安深厚的革命文化底蕴和大别山精神的深刻革命内涵。并基于自身所学所感整理出红色文化宣讲材料,在传承红色文化同时,弘扬红色文化。而在材料整理的过程之中,红色基因也更为深刻地融入成员的血脉之中,深入骨髓,铭记于心。计科先锋实践团在将宣讲材料进一步完善之后,会利用本次所学讲好红安故事、传递红安精神,让更多人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27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