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泰学子三下乡:赏文化变迁 寻现代化发展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 作者:华翌璐

为深入学习习总书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断,探究中国式现代化与南京地方文化传承的关联,7月1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星火成炬,丹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中南京1组成员走进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龙尚曼谷与古泉社区进行参观采访。7月14日,又走进南京市夫子庙进行参观采访。经过两次走访,作为实践成员,我有不少感触。

图为龙尚曼谷老年休闲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简鑫瑞 提供

7月12日的寻访,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与讲解下了解了两个地方的变迁发展。龙尚先前原是个偏僻的小村庄,甚至几年前每次考核的时候都是倒数第一,但是它现在的发展却如此迅猛,势头大好,靠的是什么?我想是人文情怀。参观途中,我们看见了为老人小孩专门建立的区域,聘请了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课,设置了棋牌室与休闲区供老人们娱乐。关怀保障绝不只是在口头上承诺的,龙尚曼谷真正将老人小孩的权益落到实处。我进去的时候,有的老人正在休息区睡觉,电视空调配备齐全,旁边就是医务室,老人们脸上都是挂着笑的。再去看孩子,志愿者们正在讲课,孩子们上课十分积极,课堂氛围活跃。设身处地地去想,这里就相当于是他们的第二个家,不用自己在家承受孤独,也不用让在外务工的子女担心。

图为实践队采访退伍老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简鑫瑞 提供

古泉社区的发展同样是翻天覆地的。历史已成过去,迎接的是更好的未来。为孩子们设立的书屋、安全知识屋,为老人们建立的鲁迅室,这不只是关怀,也是文化的传承。邀请非遗传人来为孩子们讲解知识,老人们在院子里书写的一纸纸字,无不体现着文化气息。传承是什么?现在的人把文化传承挂在嘴边,却显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去好好学一门手艺,半途而废的也是大有人在。我们说着,却不这么做。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华上下五千年,古人留下的文化无数,有些却已失传,当今的我们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里过了太久,已经忘了生活的本质。我看到古泉社区鲁迅室的时候其实是感到庆幸的,庆幸还有人记得,庆幸时代的传承。

图为古泉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古泉社区历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简鑫瑞 提供

作为南京人,我是亲眼见证了变化的。年幼的时候去过一次夫子庙,人不算多,各种手工制品让人目不暇接。现在再去却发现了不同,店铺先进了,以前的人工现在也换成了机器制作,来游玩的游客多了不少。如果说以前是古色古香的话,现在更多的是现代气息。我是很乐意看到这些的,这不只是技术的进步,更说明我的家乡是一直在向前走的。但是发展的同时却也保留着过去的特征,还是那样的古式建筑,路仍是石板路。在这样的环境下走走逛逛,我的身心都变得愉悦起来。

图为古泉社区鲁迅室入门鲁迅雕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钱洁欣 提供

寺庙文化这几年也是盛行的。我最常去的是鸡鸣寺,高三时经常去烧香,那个时候人不多,大家诚心诚意地向佛祖说着自己的愿望,虔诚的焚香。今年我又去了一次,人已经多到要分批进的程度,甚至进去了都走不动。游客量增加固然是好事,大家心里都有愿望,有个信仰不是坏事。甚至我也看到了在网上出现的“在财神庙面前刮彩票”的趣事。寺庙本是安静的,出现这些有趣的事不仅不破坏气氛,也平添了几分趣味。不仅如此,原先支持的捐纸币硬币积功德也增加了扫码付款,庙里手链的款式也多了不少,身处其中,让我感觉到寺庙与现代化的交融,有一种“不知今夕何夕”的飘忽感。但是我也有疑惑,为什么突然多了那么多人?这个问题在我烧香时得到了解答。台阶上、庙前,大家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摆着不同的造型,拍了一张又一张照片,真正想烧香的人几乎走不动道,推推搡搡间让我的烧香之路多了些不适感,甚至于出来之后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寺庙怎么说都是庄严的地方,来这里应是诚心拜佛求愿的,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这里好像成了打卡圣地,大家失去了来这里的初心。我对此感到无奈,但是也更多地为鸡鸣寺现如今的变化感到喜悦。

现代化推动着文化传承,文化传承又体现着现代化,二者相辅相成。我坚信,文化传承与中国式现代化一起走才会走得更好,我们的明天是阳光与鲜花满路。(通讯员 钱洁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15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峨眉东岳高,生态文明兴
绿色发展方式不会自行到来,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污染治理只会是纸上谈兵,无任何用处。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曲阜师范大学力学笃行实践队决心为建设生态文明尽自己的力量,在精心准备的前提下,远赴泰山惊鸿宴,…
基层服务重在行,绿色家园共成就
7月10日,为切实提高乡村群众生活舒适度,向基层普及绿色健康知识,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环境卫生,改善社区的环境面貌,营造优美洁净的生活环境,给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本市多个社区组织社区志愿者…
马院“关爱在行动”实践团开展趣味数学系列课程
为提高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7月19日下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关爱在行动”暑期实践团在涟源市长郡蓝田中学青烟校区预初二班开展以“引导教学”为主题的趣味数学系列课程。此次课程…
“做健康守护者”扬大“国医少年”深入沿湖村开展义诊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扬州大学医学院“国医少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7日走进沿湖村,开展义诊活动,守护村民身体健康。…
传承红色精神 彰显时代风采
大学生网报张掖7月30日电(通讯员于鹏枭)红色精神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一种精神,它代表着坚定信仰、不屈不挠、奋斗不息的精神。在这个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种精神,因为它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重温红色奋斗征程,让红色基因激荡奋进力量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中华民族从近代的沉沦到如今的奋进,由苦难向辉煌的奋进史,得益于红色基因的有力托举。为深入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华南师范大学町见实践队于7月9日至7月10日到…
数字助农新发展,乡村振兴在行动
7月12日,为了解近年数字化助农以来乡村新发展,曲阜师范大学“践行红色初心,共铸时代之梦”实践队前往邹平市东高村进行实地调研,以脚踏实地之步丈量祖国大好山河,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新发展,实践队队员用所…
“援梦胡杨”志愿服务队三下乡:赤诚之心从这里发芽吧
(通讯员罗雅丹)这是八月的第一天,天下了好大的雨,这样闷热闷热的天气和博乐的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我在想如果当时博乐的小朋友们问老师你们那里是什么样子的,我应该会回答他们说:“我们那里夏天六七点就…
“援梦胡杨”志愿服务队三下乡:写下回忆,留给未来
(通讯员罗雅丹)七月末微风能像今天这样徐徐地吹的日子并不多,所以格外使人向留住这样的时光,可是这样的日子总还是要过去的,我渐渐感到只有把他们都写下我才能留下它们,最好要写得真得不能在真,不然以…
让支教的奉献精神内化于心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一个月的支教生活就要结束了,不想说再见,又不得不说再见,回想起刚来到这片土地,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一张张可爱的面孔,第一次听到学生喊“老师好”那份激动依旧记忆犹新,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