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书写华彩青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跟着总书记看中国”暑期社会实践队南通分队出征!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7月26日,泰州学院“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跟着总书记看中国”暑期实践队南通分队走访了南通市烈士陵园和刘瑞龙故居,旨在调研红色文化资源、讲述红色故事。
第一站:南通市烈士陵园
2023年7月26日上午9点,南通市崇川区分队在南通市烈士陵园门前集合,开启了分队的研学之旅。南通市烈士陵园位于南通旧城中轴线北端,始建于1985年,以纪念南通地区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省级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图为南通市烈士陵园门口
进入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耸立着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由四根巨柱组成,象征中国革命的四个历史时期(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柱子相互支撑,交汇于顶端,如一柄利剑,似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们不畏艰难,相互依靠,在昏暗的世界开辟出一片天地。碑顶用两只巨大的铜质花环相接,以表达对革命英烈们永恒的怀念。无论从什么方向看纪念碑都成一个三角形,寓意南通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看着这座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彷佛能够让人想起革命年代烈士们面对枪林弹雨屹立不倒,守卫着这块渺小却美丽的疆土时的模样。
图为团队成员在纪念碑前合影
进入纪念堂,“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熠熠生辉,展厅中央的红色大理石卧碑上刻有铭文,卧碑两侧85位烈士在此长眠。
图为南通革命烈士纪念堂
南通革命纪念馆庄重典雅,馆内精品荟萃,列有文献、实物、照片等珍贵的历史资料,记录了不少先烈的感人事迹。置身于现代技术复原的历史场景,不绝耳畔的呐喊声、爆裂声,将人拉回那段风起云涌的峥嵘岁月。正是因为先辈们前仆后继的斗争,才有了如今的安康盛世。
图为南通革命纪念馆
图为馆中部分实物
图为队员们参观纪念馆、介绍英雄人物以及队员交流学习
第二站:刘瑞龙故居
7月26日下午,团队来到刘瑞龙故居,追寻革命先烈刘瑞龙传奇瑰丽的一生。
图为队员们在刘瑞龙故居前合影
故居位于南通市崇川区陆洪小镇,由前厅、天井、穿堂、事迹陈列馆四个部分组成,革命先辈刘瑞龙同志在此出生。刘瑞龙是中国工农红十四军的创建人之一,也是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父亲。在这样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中,只有简单的家具、朴素的衣物,处处透露着清贫。但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却深深刻在了队员们的心中。
图为刘瑞龙故居穿堂
图为刘瑞龙母亲使用过的纺车
图为刘瑞龙故居东厢房后小间,是其炊煮、吃饭之地
图为队员们在刘瑞龙故居处合影
走进刘瑞龙同志的事迹陈列馆,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映入眼帘,那是刘瑞龙同志为革命事业、为人民幸福奋斗终身的见证。事迹陈列馆细致地讲述了刘瑞龙从通师走向工农,成为红十四军的旗手,踏过万水千山,历经八年抗战,最终潜心农业的伟大的一生。让队员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张有着不少小推车的老照片,上面载着粮食和弹药,正是这些“小推车”在淮海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刘瑞龙的指挥下,军民一心,用一辆辆小推车运输了近11万伤员,9.6亿斤粮食,推动了战争的胜利。馆内陈列的其他物品,如书籍、木箱、棉大衣等更完善了刘瑞龙同志在队员们心中的形象,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图为刘瑞龙同志的光辉事迹
图为队员向团队其他成员讲述刘瑞龙同志的故事
悠悠历史,泱泱中华,英雄长眠,精神永存!本次红色之旅,队员们全身心地融入到红色精神当中,重温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深领略了革命烈士非凡的魄力,感受到了他们爱党、爱国的高尚情怀。让红色的种子扎根于心,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辈手中,我辈当汲取先辈精神,踔厉奋发、开拓进取,用青春和热血为祖国奉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15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