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三下乡:二十大精神进七彩课堂

来源: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苏楠 方佳怡

为响应二十大报告的号召,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乡村人民精神文明建设与科普能力建设,7月14日,湖北工业大学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赓续红色记忆,赋能乡村振兴”赴公安红色专研实践队,于公安县章庄铺镇东岳庙小学开展《神奇的绳结——中国结》、《变废为宝——垃圾分类》、《小小科学家》以及《中国工艺美术——黏土课程》等特色课程。

图为孩子们在《神奇的绳结》中展示自己所作的中国结。方佳怡 摄

小小的绳结,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结晶,几根长长的彩绳,将孩子们传承文化的心编织成梦。在二十大的引领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实践队开展《神奇的绳结——中国结》的特色文化课程。为孩子们上课的队员表示,中国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之一,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负责教授中国结相关知识的刘梦茹老师表示,中国结特色课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更是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结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象征意义的一种渠道,亲身参与和创作,感受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旨在增强青少年儿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图为孩子们在课堂上利用卡牌进行垃圾分类。景素婷 摄

为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上,实践队开展《变废为宝》的特色课程。在课堂上,实践队队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学习到正确的分类方法。队员通过卡牌游戏引导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孩子们还学会了如何利用废旧瓶子做出陀螺。孩子们表示第一次知道平时生活中的废品还可以做成这么有趣的玩具。小老师们用寓教于乐的方法,让学生从游戏中体验到环境保护、垃圾“变废为宝”的意义和快乐,在玩乐中学到知识原理,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图为在《小小科学家》课堂上孩子吹“泡泡龙”。方佳怡 摄

一声声惊呼从教室传来,在《小小科学家》的实验课上,是学生们看见不同实验结果发出的惊叹。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科教事业快速发展,科学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个背景下,《小小科学家》动手课堂的开展,旨在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协助培养青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小小科学家》课堂上以做实验为核心,为学生们提供展示自己的科学才能和探究世界的机会,通过对水的表面张力、毛细现象以及静电现象等这类日常生活的科学现象进行自主探索,学生们亲手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培养其科学思维。

图为在黏土课上孩子们合力完成青铜器模型制作。苏楠 摄

从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美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实践队开展的黏土手工课为学生们提供亲手动手制作、塑造出各种造型的条件,给学生们预留出动手和想象空间。黏土老师谢仙敏表示,将传统技法与创意设计相结合,学生们在黏土课堂上可以通过揉捏、塑造、雕刻等过程,创作出独一无二的青铜器模型,在培养学生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空间感知和观察能力,充分激发学生们的主观创造意识。这种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中国传统青铜器的魅力,让学生们在动手过程中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逐渐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所推出的系列特色课程深刻贯彻二十大精神,为促进乡村振兴再添新力。了解、实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奇的绳结》;教会孩子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变废为宝——垃圾分类》;坚持科教兴国、从小培育科学素养的《小小科学家》;发现美、了解美、创造美的《中国工艺美术——黏土课》,都让二十大精神“飞入乡村百姓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14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真挚情感,热烈追求

续支教释青年担当,谱青春华章以梦为马逐梦星河古人云“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几代青年,皆以梦为马,不断探索中国未来,而今天的我们,则选择参加了三下乡实践活动,有机会……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真心相待,热情不减

点滴星光照耀,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如今,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信息的传播也日益便捷。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儿童面临的各种性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倾我所有,热情如火

打破性沉默,探索真自我,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社会实践领域。以提高儿童性教育普及度为目标,以保护未成年儿童免受侵害为宗旨,曲……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倾注真诚,燃烧热情

2024年1月27日,凌冽的寒风并不能阻挡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队支教成员的脚步,我们一起来到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杨寨中心小学,以帮助学生提高儿童全面性教育观念、健…… 马晓诺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与梦携手同行,暖心支教我先行

与梦携手同行,爱心支教我先行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孟晓钰)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团队在淄博市淄川区的杨镇中心小学正式开展一系列支教活动。团队……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9日电(通讯员孟晓钰)为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宣传全面性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好自己。2024年1月29号曲阜师范大……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作为一门涉及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程,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提高性教育在家长、老师以……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7日电(通讯员孙颖)2024年1月13日-19日,为进一步了解青春期少年对青春期相关知识的掌握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家长与老师对青春期教育和…… 孙颖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湖师学子三下乡:山高水长,前路总会有光
山高水长,前路总会有光。经过为期二十天的支教活动渐渐落下帷幕,回想起这二十天的点点滴滴,有很多感悟,有很多收获,也得到了锻炼,收获了成长。2023年7月6日,来自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们聚集…
湖北学子三下乡,红色调研感悟多
8月1日电(通讯员胡俊豪)为了解决暑期留守儿童在家中无人照顾、作业无人辅导的困境,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星火燎援志愿服务队携手南化塘镇中心小学于今日开设了暑期辅导班,共招收200多名学生。为了更好的…
交通安全教育,护儿童成长
每年,交通事故都是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儿童暑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严防交通事故的发生,7月25日,“情系楚蜀筑,梦宜都”暑期三下乡实践队红春社区小分队于宜都市红春社区教学点…
永续“曦望”之光
岭南师范学院“曦望”社会实践队(通讯员江柳燕)时光如梭,转眼间,为期十四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仿佛往日的欢声笑语还历历在目,回首过往,旧日的情景仿佛一帧帧的画面,在记忆中闪…
湖北学子三下乡:巧手捏童趣,创意无极限
在支教的过程中,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制作手工粘土火锅,让小朋友们在玩耍的同时,锻炼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知识。并学会了用粘土做出各种各样的造型来装饰自己的手工作品。我们的小朋友很喜欢做手工…
最是实践显担当
岭南师范学院“曦望”社会实践队(通讯员黎敏妮)这个夏天,岭南师范学院“曦望”社会实践队前往良垌镇第三小学开展为期14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实践担当青年责任,助力乡村振兴。为什么我们会选择三下乡这…
以爱灌溉,静待花开
“幸运草相伴,稚童向医携行”药护红十字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队志愿者们在支教期间于神农架林区实验小学内面向小学生开展了急救知识教育、中小学急救自救知识调查、课业辅导等活动。旨在提高乡村留守儿童们…
湖北学子三下乡,支教片段(第六篇)
8月1日电(通讯员胡俊豪)为了解决暑期留守儿童在家中无人照顾、作业无人辅导的困境,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星火燎援志愿服务队携手南化塘镇中心小学于今日开设了暑期辅导班,共招收200多名学生。截止到目前…
文明实践下基层
文明实践下基层,创优争先建新村。为弘扬中国自信,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7月初,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代表团们前往峄城区峨山镇左庄河口村进行暑假“三下乡”理论宣讲活动。同学们首先对社区居民们进行…
人生初体验——支教
2023年7月31日,距离最后汇演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们整个学校都投入到了紧锣密鼓的排练当中。每个班级的节目都在不停地精修,希望能够呈现出最好的表演。虽然我们已经进行了数周的训练,但在真正上台的时候,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