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将心比心,以梦筑梦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努力睡觉

怀揣着成为一名高尚的人民教师的梦想,我跟随着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3文化速递实践队,一路风尘仆仆奔赴阳新县排市镇山田村山田完全小学开展支教活动。时间飞逝,为期20天的暑期支教生活已然结束。再回首,已是苍茫的宇宙,只有独留于心中的微光闪烁。

来到这里以前,我试想过无数次支教的情形,心想孩子们应该都满怀对知识的渴望,当然也会十分喜欢我们这群青春洋溢,朝气蓬勃的队员们吧。一股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我先入为主地认为我们会是电影里拯救世界的英雄。所以,当面对有些孩子在课堂上吵闹不停甚至课下互相挥拳的时候,我有些无措;当看见孩子们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时候,我更是不解;当有的孩子们根本不把我当老师看待和尊重时,我用警告与劝阻来掩饰我的愤怒。我一心想建立我的权威,但好像把孩子们越推越远,后来,我想起在学校里学习的理论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双方参与的过程。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我的心却如同沉入冰窖,一个强烈的声音告诉我,我错了,我突然发现我好像成为了我最讨厌的模样。有言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于是,我沉下心来思考,观察和深入了解学生,他们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单亲、留守、重男轻女等等,都在他们心里或多或少留下创伤,他们不是被精心呵护的花朵,而是野蛮生长的小草。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给予爱意也有着别样的意义。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来说,我们其实根本不是什么英雄啊,是陌生的外来者,抵触实属正常。意识到这些,我改变了许多,根据孩子们的基础薄弱来修改确定教学内容,考虑到孩子们注意力分散设计一些知识小游戏,和他们一起制定班级小规则,一起组建班集体,在不知不觉中,一切向好发展。

后来的日子里,我们彼此度过了最初的磨合期,渐渐开始熟悉起来;孩子们也褪去了羞涩和拘谨,向我展示最本真的,灿烂开朗的一面。在面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不再是横冲直撞或知难而退,他们愿意向我寻求帮助;有的孩子在课下会来找我讨论上课的问题或者课后作业。从来的那一天起,我想这应该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其中意义我却不知如何说起,现在一想,也许深刻的意义往往存在于细微的小事之间,是我教会一个孩子解出难题时他脸上的微笑,是两个打架的男生和好如初的拥抱,是胆小的学生第一次举起的小手,是下雨天我和那个孩子共撑的一把雨伞……其实在整个过程中,我也怀疑过短期支教到底能给这里带来什么?包裹在波浪似的山峰里,连风都夹杂着被围困的狼狈,绵延的道路通向远方,可去镇上的大巴都要等上好久。闭塞的环境,落后的条件,我们走后,生活照旧。但是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每时每刻都值得,只要在课堂上,我还有力气发声,孩子们愿意回应,他们知道且坚信山的那边是海就好,时间自会带来答案。一直以来很喜欢摆渡人里的一句话,“我知道我不是他的明天,我唯一可做的,就是把他送到彼岸。”可是,我不是摆渡人,不能把这些孩子们送到彼岸,如果可以,我愿意做浪花,成为他们抵达彼岸的动力。

时间越是往后,我越是意识到我做不了拯救者,因为我也在被治愈。支教是一场生命影响生命的修行,我抱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心来支教,最后发现是这群孩子教会了我怎么去做一个大人。直面现实,失望和无奈是有的,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不少家长的观念守旧都在提醒我,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而我能做的太少。我因为我的梦想——成为一名老师来到这里,倾听孩子们的梦想,引导他们为实现梦想努力,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却也诱惑繁多。有时候,透过他们的眼睛,我看到我自己身上的,那些被长久地尘封、被否认的,独属于我自己的珍贵特质。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一步步走到现在,每一步路都算数,就更加有力量向着未知进发。一次次站上讲台让我明白,教师这个身份下不仅是崇高的社会地位、桃李满天下的成就与荣誉,教师肩上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心中要坚定信念。几十年如一日,粉尘飞扬仿佛就是教师的宿命,随风飘扬,无枝可依,没有大富大贵和轰轰烈烈。可是梦想啊,本身就是纯粹的,全力以赴追梦的过程就十分美好。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学会离别是我们留下的最后一堂课。就算我们不动声色地筹备着结业典礼的演出,可细心的孩子们还是察觉到离别的信号,办公室桌子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礼物和信件,课堂上最调皮的孩子也开始不再吵闹。就像写完一个完整的句子要标上句号,每个人都知道这段旅程终将结束,但每个人都不敢轻易开口道别,生怕无数的记忆会如同潮水一样将人淹没,也害怕孩子们的泪水滚烫,灼伤支教队员们的心。离别的那天是不用上课的早晨,但还是有学生偷跑来了学校,为了见我们最后一面。明明是初升的朝阳,却带给人夕阳西下的荒凉。大巴一如来时的模样,我们重复着收拾行李的动作,不忍回望。多情自古伤离别,但是我想说,参与过成长的人不会被替代,更不会被忘记,我们对于他们如是,他们对于我们亦然。二十天很短,短到我还没记牢每个孩子的名字,但二十天又很长,它会被无限延长,分割,在每一个自我怀疑的时刻发挥巨大的作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09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三下乡:编织气球,传递欢乐
为丰富学生暑期生活,帮助小学生寻找童真与童趣,对学生的心情产生良好的影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爱驻宜都”志愿服务队在红花套小学开展了一节编织气球的活动课。首先,志愿者老师们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了一个…
青春践行二十大,温情绽放在盛夏(二十七)
为了加深对党的性质宗旨、组织制度、作风纪律等的认识,增强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从而更加坚定地跟党走、永远拥护党和捍卫党的利益,必须学习党章,使自身在思想上进一步加深对党指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
三下乡|戮力同心,和衷共济——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三下乡|戮力同心,和衷共济——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人生道路上往往遍地荆棘,我们要顺利实现共同的目标,必须紧紧依靠团队,凝聚“想在一起”的团结之心…
兰州交通大学电信学子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革命圣地界石铺|“重走红色足迹,践行初心使
浩渺长江滚滚东流,涌动着悠久的历史长河,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必定是伟大的红色文化,而红色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红军长征。为了提高我院青年学子对红军长征历史的进一步了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
传承建军精神,做新时代青年
为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引领其学习中国军人不折不挠的伟大精神,尊重与敬爱军人。邵阳学院赴新邵县湾里村“快乐英语”教育关爱服务团于8月1日建军节之际在湾里完全小学开展了“铁血铸军魂,志气在人心——热烈…
安徽学子三下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繁华发展乡村语言文化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28日电(通讯员周悦)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加深各民族和谐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促进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基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探索盘活土地路径,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党和政府为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多项农业农村改革方针、政策,…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支教余温,暖人一生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支教余温,暖人一生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18日电(通讯员张国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星火燎援志愿服务队前往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中心小学支教,在志愿者支教结束后,学校的教育环境有…
塔大学子三下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提高反诈防骗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诈骗手段也日新月异,为了让更多人更深入了解反诈知识,认知反诈手段,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青春有我,反诈同行”宣讲团于7月6日前往托喀依乡八队开展反诈防骗宣讲以及走访当…
湖北学子三下乡:入关林,拜关公
在2023年7月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调研成员一同来到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关林庙。关林是关羽的含元之所,建于汉末,有1790余年的历史。关林在洛阳龙门石窟边上,是世界上唯一称作“林”的关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