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宁遗寻继实践队:于夏蝉鸣翼时起步,于霞光漫天时远航
于夏蝉鸣翼时起步,于霞光漫天时远航。北京科技大学宁遗寻继实践队于今年暑期致力于宣传宁夏中卫地区的非遗文化。来自同一个学校,带着同样的目的,宁遗寻继小队开启为期14天的非遗传承之路探索之旅。目前实践进入中期,实践队已经完成对宁夏中卫手工毯、中卫古建筑彩绘、中宁蒿子面、黄羊钱鞭四个非遗项目的具体调研,同时结束了对黄河赏石艺术、羊皮筏子两个非遗项目的深入了解。
调研非遗文化
宁遗寻继实践队在实践期间,前往手工毯传承基地跟随非遗传承人袁红英老师参观学习了手工毯的制作技艺和流程,在建筑彩绘传承基地与非遗传承人陈进德老师一同了解建筑彩绘的发展和难题,在蒿子面传承基地跟随非遗传承人于振玲老师一同学习制作蒿子面,在黄羊钱鞭传承人刘秉国老师的家中听他讲述黄羊钱鞭的历史与传承心得。在传承人的口中,他们近距离感受这些非遗文化的脉搏,对传承人的迫切希望感同身受。他们选择在调研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为后期的宣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进行街头采访
小队深知非遗不可能只存在与传承基地,而是要深入到千家万户中。所以在中卫街头,宁遗寻继小队成员出现在每个街角,对当地人进行随机采访。从采访中他们了解到当地非遗传承的现状——当地人对蒿子面、建筑彩绘等生活中常见的或有名的文化比较了解,但也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它们是宁夏非遗的一部分,而烙画、沙画这些生活中少见的文化则几乎没有人了解。他们看到了向百姓宣传非遗文化的必要性,更加坚定了初心。
参加精品旅游推介会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不仅宁遗寻继实践队在努力,非遗传承人们也一直在不懈努力中。因为从非遗传承保护的历史来看,非遗传承最好的方式就是让非遗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与人们的生活相融合。在手工毯传承人魏海明老师的建议下,宁遗寻继实践队参加了在中卫市沙坡头区鸣沙村举办的第三届宁夏美丽乡村农民艺术节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推介会。在这里,各个领域的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一同为大家展示非遗文化。在文化馆副馆长王晓芹的带领下,小队成员逐一拜访了非遗传承人的展位,了解到了更多的非遗文化。当天晚上,小队将活动的内容做成推送和视频一同发到网上,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探寻黄河赏石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中绝不止形单影只的独秀,而是百家齐放的惊艳。宁遗寻继小队对原计划进行调整,开启对其他非遗项目的深入了解之旅。7月22日,宁遗寻继小队接受了中卫市黄河奇石博物馆的邀请,前往博物馆了解黄河奇石文化和隐藏在其中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赏石艺术。在这里,小队遇到了中卫市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并与他们一起在石建武馆长的带领下完成了参观。之后,小队与石馆长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从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如今黄河奇石文化还只被少数人知道,只是少数人的文化。石馆长邀请他们也是想通过他们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黄河奇石文化和赏石艺术。
揭秘黄河上的渡舟——羊皮筏子
千百年来,黄河不仅造就了黄河奇石,更孕育出了羊皮筏子。在多年的摆渡中,黄河人已经和羊皮筏子产生了不可分割的羁绊。为探究其中的渊源,宁遗寻继实践队前往中卫沙坡头。在这里,小队采访到了羊皮筏子的非遗传承人。他认为羊皮筏子虽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却未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当你怀恋它时,你仍然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身影,它依旧拥有着未来。
前往学校进行宣讲
地上的烟花绽放于天际,逆飞的流星照亮孩子们的愿望,他们种下纯白的希望,等待着未知的园丁浇灌出娇艳的花朵。小孩子憧憬着未来,同时也充满着未来。他们蕴含的年轻力量正是非遗传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所以宁遗寻继小队前往位于中宁县石空镇关帝村的张艳琴爱心小院,为这群特殊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关于中卫非遗文化的课程,带他们走进非遗的世界。
在宁遗寻继小队的实践过程中,每采访一位传承人都会写一篇文章,做一篇推送。每到过一处非遗传承基地都会细心整理获取的资料。担心推送不能将非遗很好地介绍给大家,他们还精心制作了视频,在哔哩哔哩、抖音等各大平台发布,只为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非遗。
为了同一个梦想,小队在此团聚,为了同一个目标,小队在此相会。目前,宁遗寻继实践队的非遗传承调研工作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在公众号发布的推送和视频也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回望,有实践日志记录着实践队的来路,展望,有规划指明着未来的方向。宁遗寻继实践队将在后期对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拓宽非遗宣传渠道。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相信他们后续会继续努力,做好非遗故事讲述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00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