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武汉的1938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管辖区内设立的公开办事机构,简称“武汉八办”。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积极开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极大作用,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的一笔。为触摸武汉“八办”背后的烽火岁月,7月4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武汉社会实践团前往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重温武汉的1938,探索红色文化。
“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步入《武汉1938》展厅,壁上印刻着的《保卫大武汉》的词曲,伴着柔和的灯光映入视线。手机中播放着历史的旋律,伴随着《保卫大武汉》铿锵的,实践团成员缓缓步入1938年的武汉,走入这片抗战热土,走进这篇抗战史诗。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群众运动中心的形成与辐射,新四军的建立与武汉保卫战到抗战的全面胜利,实践团成员在一张张黑白的老照片里,在照片中一个个爱国志士或是昂首挺胸、或是匍匐在地的战斗姿态中,看到了保卫大武汉的“血”与“汗”,感受到全体中华儿女高昂的爱国热情。展柜里的陈列品,从爱国志士的旧物件、武汉保卫战所用的机械、群众运动的宣传册到打败日军缴械的用品、战士们的勋章,用自己褪色、斑驳的躯体无声地诉说着那一段烽火岁月、“感慨”着胜利的来之不易。实践团成员郑岩在分享感悟时谈到,1938年的武汉、战争、炮火与硝烟虽早已离我们远去,但而今有幸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的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纪念馆与书法报社在武汉文化旅游局的准许下,邀请八路军后代、军旅及知名书法家重写抗战家书和抗战诗词于馆内二楼布展。用一笔一划描绘红色真情,用一字一句重温烽火岁月、缅怀抗战先烈。实践团成员驻足在诗词展厅之中,细细体会其抑扬顿挫,感受一段段内心独白,或真情流露,或壮志激烈,承载着为国为家为人民的赤子之心,为和平甘愿无我的豪情。
展览之外,纪念馆之中,分布着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等人的旧住所、办公室、食堂等。踏入其中,一桌一椅一床便是全部。据资料记载,抗战时期的武汉八办实行包干制,官兵一致,生活艰苦。在一桌一椅一床之间,实践团成员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
告别纪念馆,实践团成员面对着纪念馆的牌匾凝望许久,馆内是战争故事开始,馆外是故事美好的结局。阳光斑驳,树影婆娑,武汉的夏天仍旧燥热,武汉的1938——这段血与火的岁月,如同这夏日一般热烈,灼烈地印刻在了实践团成员的心里,承载于纪念馆之中。而纪念馆仍旧在街道之中,“欣慰”的注视着人来人往,为助力新时代党的宣传教育工作,讲好红色故事增添属于自己的色彩。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武汉暑期社会实践团康佳锚
摄影: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武汉暑期社会实践团康佳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98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