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院机器人工程专业“渡江战役”观察实践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来到了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云谷路299号的渡江战役纪念馆,来缅怀英雄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来悼念战火岁月中的红色精神。将人民解放军各级指战员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前辈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传承下去,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1949年3月28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渡江战役总前委进驻合肥瑶岗村,麾师百万,在瑶岗村运筹帷幄,推翻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解放全中国的进程,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第二、第三野战军,在渡江战役总前委的领导下,发起伟大的渡江战役。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开始,至同年6月2日结束。为了纪念这段光辉的历史, 合肥市决定在瑶岗村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上建设渡江战役纪念馆。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最终将纪念馆选址定于当年渡江战役前的训练地——巢湖之滨。4月20日,这一天也正是渡江战役打响的日子,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选择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试开放。
纪念馆占地22万平方米,成半岛状。纪念馆主体犹如两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屹立在巢湖之滨。整个纪念馆就建筑结构来说,犹如一首叙事诗。春风吹拂,湖水波光粼粼,仿佛在向观众讲述着渡江战役的故事。 馆外是从领导人——五前委群雕为起点,胜利之师雕塑、解放广场、铁石铺成的金沙滩、胜利广场、90米高的五角星胜利塔依次展开。五位总指挥塑像用硅胶制成,逼真地展示五前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概,人物栩栩如生、英姿飒爽;胜利塔巍峨高耸,与开阔的巢湖水景交相辉映,气势恢宏。更好地体现纪念馆的主题,增强感染力。 纪念馆前,是两个巨大的水池,让这“两艘战舰”,完全置入水中。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入口了解大概布局和进行线路规划
抵达纪念馆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馆内各个展厅以及总前委指挥部旧址局部复原,瞻仰了邓小平、谭震林、刘伯承、粟裕、陈毅五位总前委领导塑像。展厅内,一幅幅历史影像,一支支枪杆,一枚枚炮弹,无一不在向后人展示着当年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阔场景,宏伟气势。展馆里,各种文物、复制品、照片应接不暇。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入口处参观学习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纪念馆
纪念馆内收藏着有上千件征集来的与渡江战役相关的文物。 其中不仅包括史料图片,还包括大量的战时物件,如像陈毅用过的办公桌椅、开国少将用过的两支手枪、有关渡江战役战略决策、作战准备、战役过程、战役胜利等各方面的文电、图片、武器装备等,如电报、信函、领导人手稿、照片、勋章、旗帜、战斗歌曲、作战地图、枪弹、望远镜、船只、电话机、发报机等等;还有一些与战役有关的物品,如小车、船只、担架、奖状、证书、公文包、小木箱、渡江证、船工证、扁担、皮带等等,大量展品翔实地重现渡江战役的史实。让每一位观众亲身感受渡江战役的全过程、领略英雄们的赫赫功勋。 纪念馆充分利用了声、光、电等现代科技,让展示更加生动。如长近50米的半景画,声光电效果展现横渡长江惊心动魄的场面;设立在渡江战役馆西北角位置的4D体验厅带给观众一道别样的观光风观—— 利用声、光、电以及投影技术,营造出了战时气氛,一次可让100多位观众同时站在木船上,在4D效果下,仿佛漂行于江中,四周枪林弹雨……身临其境,切身体验到渡江时的艰难险阻。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英名录碑
英名录碑上刻录着五万多位在渡江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战士们的名字,烈士名录上那密密麻麻的名字对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次撞击。时刻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呼吁着我们要尽自己所能来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上面的每一个名字都透露着光辉和有着鲜红色的血液在流淌、闪烁!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长廊
革命先烈们不怕困难跨越天堑的拼搏精神,不怕牺牲攻坚克难的战斗精神,不怕外敌敢打必胜的亮剑精神,不怕损失拥军支前的奉献精神,经过七十多年的锤炼和锻造,形成了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的“渡江精神”。通过一天的实践学习,实践队成员收获颇丰,成员表示内心十分感动欣慰,感动于革命先烈们的共产主义信仰之坚定以及为革命事业付出的牺牲之巨大。欣慰与我们回顾和总结渡江战役中所锻造出来的伟大渡江精神,仍使我们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这些精神仍焕发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与时俱进,得到了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铭记红色历史,汲取红色力量,传承红色精神。“忆峥嵘岁月,传红色精神”实践团致力于探索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学习其深层内涵,希望能够把这种生生不息的红色力量,运用到各自的生活实践中,奋发图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自己的学习工作中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增瓦。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汪睿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97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