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号召,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7月9日—7月13日,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霍邱县顺和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六安市霍邱县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霍邱的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为指引,实地考察了霍邱县城西湖万亩荷塘,了解了城西湖军垦文化的前世今生;领略了“千古淮河第一坝”——临淮岗大坝的雄伟壮观,重温了毛泽东同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决心;参观了霍邱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先辈事迹,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英勇伟大,
一条靠水吃水的致富路
霍邱水资源丰富,是天然的鱼米之乡。水带来了霍邱鱼米的丰收,也曾留下过水患的灾难。霍邱的城西湖乡望湖村位于淮河南岸,由于位于城西湖腹地,地势低洼,过去群众往返几十里耕种土地,还经常遭受水涝灾害,群众收入极不稳定。但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城西湖村依据自身水资源优势和近郊的区位优势,招商引资发展特色农业,实现村民收入增长。带着纸面的前期调研,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万亩荷塘进行了采访,拍摄,调研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何乡长在见到前来调研的实践团成员时侃侃而谈,说起了徽莲公司流转当地近两万亩土地,将水患频发的耕地化为生态莲藕的种植良田,带动当地就业,村民收入增加。此外,何乡长还为我们介绍了万亩荷塘旅游生态的建设情况,结合当地红色军垦文化发展研学产业,举办荷花节带动旅游产业收入,打造出“种养加一条龙、产学研相结合”的观光、旅游型农业产业基地。之后实践团成员街头采访了包括书记,游客,流动摊主等不同年龄层,不同身份的人,多方位多层次深入了解了万亩荷塘旅游生态的建设情况,探索农业转型升级的可持续发展性。
图为城西湖乡何乡长与魏书记为周霞老师及团队成员介绍城西湖万亩荷塘与军垦文化。 刘星雨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采访游览荷塘的乡民。 刘星雨摄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河流是大地的血脉,淮河是流经安徽的主要河流之一,书记向我们介绍了临淮岗大坝建设的那段历史。淮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水文条件恶劣,并且从地形来看,淮河南面支流源短流急,北面支流面大坡缓,干流河道比降平缓,易发水患又难拦洪蓄水。因此1951年5月1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从此,淮河第一闸,世界第一坝的“临淮岗”的故事开始谱写。临淮岗让淮河两岸的人民不再为了水患东迁西搬,让淮河成为了生态乐园,也成为了淮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是安徽地区流传的一句俗语。实践团成员跟着书记走访了城西湖沿岸,观赏了广阔的城西湖水面,聆听书记介绍城西湖生态渔业的发展。接着实践团成员来到临淮岗大坝,在仰望宏伟的49孔大坝的同时感慨当时治理淮河,修建水坝的前辈们的不易。历史上城西湖水患频繁,首为淮水倒灌,次为淮河高水位时内水得不到外泄,形成内涝,在临淮岗大坝建成后,退耕还湖,现在城西湖实行全年禁渔,对渔船集中停放,对城西湖有四个点共有二十八个专业服务区管理,对西湖进行增殖流放,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图为城西湖乡书记在临淮岗大坝前为周霞老师及团队成员介绍临淮岗大坝建设工程。 刘星雨摄
图为临淮岗农耕民俗博物馆陈列的淮河港船舶单位文件原稿。 季文静摄
追忆革命先辈的足迹
自1926年,霍邱的第一个党组织成立,霍邱革命斗争的历史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为了了解霍邱的红色情节,追忆革命先辈的足迹,实践团成员来到了霍邱烈士陵园。讲解员姐姐带领实践团的成员依次介绍讲解了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历史浮雕纪念碑、烈士事迹陈列馆,深入了解了霍邱的红色渊源,补充了很多实践团成员知识的空缺,实地切身感受了当时革命英烈的故事,实践团成员带着对英烈们的敬仰与追思,通过馆内的多媒体工具对英雄们的墓碑祭扫,示以崇高的敬意。
实践团成员在听完讲解之后,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拍摄了一条双语介绍霍邱烈士陵园的宣传片,弘扬霍邱红色文化,牢记英烈事迹。实践团成员以后会以革命先烈为榜样,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忠诚尽职、奋勇争先,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英烈事迹,永存青史;英烈精神,烛照未来。
图为霍邱烈士陵园讲解员在霍邱保卫战展示复原设计前为团队成员讲解霍邱保卫战的历史故事。季文静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体验霍邱烈士陵园多媒体陵墓祭扫。季文静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93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