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暑期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山东德州黑陶文化园开展研究学习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陈彩霞

为了进一步探寻黑陶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感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传承工艺的坚定信念。青岛科技大学赴德州市德城区德州梁子黑陶文化发扬团在2023年7月23日-7月25日前往山东德州黑陶文化园进行参观调研。

再探黑陶文化感知精湛艺术

来到德州梁子黑陶文化园,团队成员在张振斌老师的带领下,再一次近距离观赏黑陶,感受了制作陶器过程的细致。张老师热情耐心的向实践团成员讲解黑陶制作过程,包括拉胚、雕刻、磨光、烧窑以及最后的处理整修,每一个陶器的制作少则二、三天,多则四、五个月,每一个环节都要磨练匠人的技艺与心性。在张老师的指引下,团队成员参观了拉胚成型车间,软刻车间,硬刻车间等等。数位老师一丝不苟地坐在车间里,几位软刻老师正在将设计好的图案轻轻印制在泥坯上,再用刻刀在泥坯上进行刻、画、雕、印,那聚精会神的样子,比绣花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用灵巧的双手,赋予了陶坯更丰富的美感。

体验黑陶制作感悟工匠精神

在孙连伟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体验了黑陶最初的拉胚成型过程。双手沾水润湿,轻抚着拉胚机上细腻、润滑的陶泥。脚踩踏板,体验手中陶泥旋转时的快感。通过孙老师的帮助,队员手中的泥胚逐渐成型,变幻多样,一时间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每个人都很认真去对待自己的作品,对待这项艺术。静下心来去做这样一件可以陶冶情操的事情,是我们在乏味的生活中的不多的乐趣。我们用心去感受制作的过程,去拿捏每一块胶泥,轻抚每一个图案。制作过程中队员们也深刻感受到黑陶制作过程的艰难,感悟到大师们的工匠精神,真正领略黑陶工艺的风姿与魅力。

吾与大师畅谈传承非遗精神

随后,团队成员与张振斌老师进行了畅谈。在张振斌老师的工作室里,除了一套桌椅、一架书橱之外,其余地方都被成千上百件印章和瓶瓶罐罐所占满。张老师虽已年过六十,但是他说话声音洪亮,笑声爽朗,待人十分亲切。张老师从小就表现出对书法艺术特别的热爱,小时候在班上办黑板报,为了把字体和版面设计好,他经常在放学后,留在学校,一遍遍地改,改到很晚才回家吃饭。张老师发自内心地热爱着黑陶硬刻,这份工作带给他的,不只是艺术上的精进,更是心灵世界的喜悦和满足,张老师对待工作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一个人快乐、有精气神,手下的作品也就有神气,创作时激情充沛,做出来的东西自然会焕发生机和光彩。”

泥火交融中传承非遗技艺,黑陶制作工艺彰显工匠精神。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实践队成员满怀着诚心与热情,立志为黑陶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奉献青春活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忘初心,不负使命,砥砺向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73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赴铜川市印台区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乡村安全调研实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赴铜川市印台区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乡村安全调研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防灾减灾和科普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助力青…
淮师大学子三下乡:赴“爷爷私房菜”酒店调研实践活动
2023年7月11日至15日一位来自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海交汇新起点,奋楫扬帆新时代”长三角小微企业发展调研团的学子为了解餐饮行业的现状,调研餐饮企业发展情况,赴抚州”爷爷私房菜“酒店开展…
点燃希望,长留记忆
2023年7月5日至7月11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蝉鸣之时,语我童行”爱心支教队来到马鞍山市向山镇石山社区服务中心展开了为期七天的支教活动。作为一名支教志愿者,我感受到了深深的喜悦和满足。为了让支…
“闽疆情,共振兴”——沙漠之花团队深入新疆,推动乡村振兴
展现青春力量,担当时代使命。近日,为深入学习发扬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推进闽疆经济文化发展,我校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沙漠之花”科技兴农研究生实…
赓续红色血脉 铸牢忠诚师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吾辈勇当先锋。回望百年,大家表示,每一次重温,都是精神的淬炼;每一次对标,都是前行的起点。在经过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师范专业毕业生的访谈中,我懂得了进取的心态和创先…
枣庄学院学子三下乡:追光百年风华·续红色精神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党史学习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总结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枣庄学…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何谓校训?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是这样界定的:“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和办学风格的高…
山东理工大学“红色足迹”社会实践团赴瑞丰苑幼儿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为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让爱国情怀渗透到青少年的血液中,把爱国种子埋进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7月14日,山东理工大学红色足迹实践团来到淄博市张店区瑞丰苑幼儿园开展红色文化进课堂活动。实践伊…
安徽师大学子暑期开展红色宣讲:祖国旗帜在我心
“文化趣味入课堂,架构儿童兴桥梁”,2023年7月1日赴芜湖清水街道志愿活动的第四天在芜湖市清水街道社区中心举行。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志愿者团队通过丰富多彩的宣讲形式,引导孩子们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
安徽学子三下乡——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参观有感
安徽学子三下乡——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参观有感为探寻宿州红色印记,学习红色革命故事.7月2日,安徽工业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宿州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红风队”在宿州萧县蔡洼开展以”重温革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