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徽泾县,探寻宣纸文化
2023年7月11日,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泾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乌泽村中国宣纸文化园,开展为期三天的宣纸文化调研和交流活动。在此期间,队员们力求发挥团队专业特长、独特学术素养以及特殊人才优势,探索非遗传承和创新路径,发掘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一团队合影
安徽泾县宣纸起源于明代,是我国四大名宣之一。泾县宣纸以纸料细腻、质地洁白、颜色均匀见长,常用于书画和装裱。泾县宣纸制作工艺复杂,一般需经过煮、揉、抄、压、晒等十多个工序才得以完成。现如今,泾县宣纸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当地最重要的传统手工艺之一。
依山傍水天才地宝为我用
7月11日下午,团队成员们刚踏入博物馆的大门,便被一旁山坡上正在晾晒的材料所吸引。讲解员告诉团队成员,那是宣纸原材料制作的过程之一,即晒渡皮。不仅如此,燎草的晾晒同样要依靠这里。博物馆的门口还种植着其它的宣纸原材料。例如道路一旁的青檀树,青檀树属于国家二级稀有保护树种,其材质坚韧、纹理细密、耐腐耐水浸,是园艺、室内装饰等的珍贵树种,树龄最多可达1700余年,这也是宣纸能够储存长久的原因之一。
图二“三丈三”巨宣车间
团队成员进入博物馆后,讲解员以展示柜中的宣纸为例,向成员们解释道:“水的质量对宣纸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泾县之所以能够产出如此优秀的宣纸,与此地优质的水源脱不开关系。这种高品质的泉水则得益于当地所特有的气候与地势条件。当高品质的泉水与其它材料相结合,其产出的宣纸方可称之为上品。
手工制造匠人匠心出良品
随后,团队成员参观了位于博物馆后方的“三丈三”巨宣车间,该车间专门用来生产“三丈三”超级宣纸。该宣纸需要40余人同时捞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格最大的手工宣纸——长11米,宽3。3米,并于2016年3月31日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团队成员现场观摩制作工具及艺术成品后,无一人不赞叹其壮观。
接着,团队成员按宣纸制作流程,依次参观了碓皮、捞纸、晒纸、剪纸等生产车间。其中碓皮就是匠人们将皮草放在石臼里,利用大木锤进行繁复的舂捣、打压,这个过程较为漫长,直到皮草足够黏合成一张粗糙的皮纸为止;捞纸则是用帘床、纸帘等工具,将纸浆从纸槽中捞出,纸槽两端匠人的配合,下水速度、角度,捞出的速度与角度等因素都影响着纸张的质量,纸张捞出后将其进行脱水及表面压平,随即便进入晒纸阶段,去除剩余水;。晒纸对温度要求较高,晒纸焙的温度要求达到60到80摄氏度,将纸张平铺在晒纸焙上进行烘干。
薪火相传传承发展并肩行
在参观完毕后,团队成员采访了几位宣纸制造车间的匠人,其中最具代表的莫过于“大国工匠”毛胜利老师和“新一代传承人”小姚。
毛胜利老师从事晒纸工作,每天辗转于晒纸车间,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倦地埋头苦干。当问到是什么支撑着他坚持做这样一份单调乏味的工作时,他笑着说:“是因为对宣纸的热爱吧。”。诚然,晒纸并非一份有趣的工作,但正是因为热爱,让他毅然决然地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这便是“大国工匠”的伟大之处。
图三“宣纸小姚”晒纸
小姚身为新一代晒纸匠人的同时还是抖音账号“宣纸小姚”的创作者。作为年轻一代宣纸文化继承者,本着对新媒体浓厚的兴趣,他尝试通过网络的形式去宣传宣纸文化,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宣纸、了解宣纸、爱上宣纸。在他看来,新媒体的出现,是时代赐予新一代文化传承人的机会与考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应借助新媒体这艘巨轮,去发现一片新大陆。
纸载温情笔转千回神韵存
12日上午,团队成员们走进销售展厅,欣赏到了许多宣纸的在售成品以及文创产品,并采访了试纸匠人左汝民老师。通过采访,团队成员了解到了宣纸制作背后所需要的繁杂工艺,各式各样的宣纸以及相对应的用途,对于发展宣纸产业链和相关的文创产品左老师亦是给出了他自己的看法。
“文化的产业化其实就是文化商品化。当谈到文化商品化时,我们要认识到,这其实是一种精神方面的消费。只有当把人日常的吃喝住行解决好,你才有精力去了解它,才会产生消费的意图。”
图四左老师在接受采访
左老师的一席话,意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方面的追求在生活中占比也愈来愈多。左老师相信,在未来,宣纸也会在人们的日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采访中,左老师感慨道:宣纸承载了他那个年代人的集体记忆,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左老师说,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但他希望学子们不要忘记传统,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精神。
通过此次宣纸文化探访活动,团队成员们对宣纸的工艺制作以及宣纸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宣纸,不仅是美,是哲学,还有诗意和浪漫,这正是中华民族追求向往的精神品质。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的对外发展政策,如何向世界展示这种品质,是每一位语言从事人员所需要思考的问题。无论翻译、外贸抑或是教育,通过语言的交流与传播,都能够通过宣纸对外展现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民族精神。团队成员们表示,会将这次宝贵的经历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积累中国文化知识,挖掘中华文化内涵,发挥利用专业特长,做到知行合一,用英语向世界讲好中国宣纸故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73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