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乡村蝶变展新颜,绘出振兴新画卷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 作者:马楠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指示精神,探索“如何以红色基因激活发展潜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7月1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抵达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和杨家沟村,并对这两个村子进行了走访,体会乡村的蝶变,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团首先进入高西沟村,在与村民的亲切交流之中,成员们听到了很多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评价,“山上比以前绿很多了”,“生活比以前舒服多了”,这些都是村民口中的乡村变化。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看到村民们说到生存环境变好了的美好心情和笑容,实践团成员们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在采访高西沟村民的过程中,实践团还遇到了两位特别的老人,一位是常锦洞老人,他是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土生土长的高西沟人。他在采访的过程中好几次红了眼眶,这也是源于他对高西沟这片土地的热爱。他给实践团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分享,他热情的态度、真挚的话语让成员们深受感动 。他告诉实践团,高西沟曾经有40座山、21条沟,全都是久旱不收,但是经过“四人班子三代人”的共同努力,打坝、修梯田、植树造林……才使得高西沟梯田层层绕山头、座座坝堰锁住沟、坡地林草盖被子、沟渠打坝粮囤子。高西沟村环境大变样,也培养出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高西沟精神。

实践团遇到的另一位特别人物是高志飞同志,他的父亲是高西沟村第一任领导班子的“领头羊”高祖玉,实践团成员在听高志飞同志回忆他的父亲时,他说:“我的父亲非常重视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舍小家为大家。”他自己便是在父亲的召唤之下,放弃了杨凌工资待遇都不错的工作,放弃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当老师的机会,到这苹果种植的技术回到了高西沟,为这里培育苹果树、嫁接、修建绿化带……为高西沟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父亲的带领下,发挥党群模范作用,服务高西沟。

除了这两位老人,实践团还采访了高西沟村主任高治前以及高西沟村专班周文东。高治前主任该实践团介绍了高西沟村“三三制”和“三二一”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他说:“在最艰苦的时期父辈们也一直坚持征山治水,齐心协力建家园,我们这代人在发展的基础上保存继承原有的东西,守护住老一代人的发展成果,这就是最大的成绩。”在他看来,高西沟的领导班子就是攻不破的堡垒,也就是战斗堡垒。

从“三三制”到“三二一”,土地利用结构得到调整,高西沟村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升级,这里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有显著提高。就高西沟苹果产业而言,高西沟的大队以及党支部在秋天会将农民的苹果收回来,联系买房,给农民保障。高治前主任还给实践团介绍,每年都有专家、技术人员来到高西沟村实地考察知道村民种植,因此高西沟的果园在逐步发展,形成规模,村民的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高西沟村专班周文东还带领实践团登上了龙头山,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高西沟考察的重要指示。周文东专班提到高西沟村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陕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实践团成员通过对高西沟村的走访,对这里的蝶变感到由衷高兴,高西沟村现在已经展现出了崭新的面貌。深入基层,实践团才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当代青年大学生将以青春之名,投身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68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参加西部计划教育展馆

【教科】我院组织参观西部计划教育展馆为加强青年学子对我校西部计划工作的了解,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养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3月27日,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同学们到文华苑参观西部计划教育…… 王海燕 杨鑫淼 吴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开展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

为增强全院师生对睡眠健康的认识,倡导科学睡眠理念,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分工会联合聊城市人民医院在4#C121开展了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聊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和耳鼻喉科的…… 吴依凡 王婧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学习教育启动会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3月25日,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在4#C214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迎秋主…… 毕延琛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组织安全教育专题政治理论学习

为加强宣传引导,深化教师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推动安全工作落实,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221组织开展全体教工安全教育专题政治理论学习,学习由党委书记王迎秋主持。党委副书记吴…… 刘雨佳 李晓斐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红途铸梦”服务队赴黄山路社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致敬时

【教科】我院“红途铸梦”服务队赴黄山路社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致敬时代楷模”社区实践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传承榜样力量,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3月8日,教育科学学院“红途铸梦”服…… 杨佳美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嘉年华活动

3月16日,教育科学学院在西校区北操场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嘉年华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大一和大二年级同学,共组建8支队伍,每支队伍由8名同学组成。本次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运动巧妙融合,…… 徐源璐 吴依凡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开展“绘心绘意 愈见美好”心理绘画疗愈展

为引导同学们探索内心世界,释放情绪压力,实现心灵的疗愈与成长,3月1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121开展“绘心绘意愈见美好”心理绘画疗愈展。活动伊始,主讲人详细介绍了评选规则,作品将从…… 毛思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举办“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主题观影活动

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3月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11#A601举办“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观影活动。活动伊始,主持人就本次主题观影活动展开细致介…… 蔡梦娇 王梦涵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三下乡至南化塘战役红色革命展览馆
中国青年网7月29日电(通讯员王碧涵)碧血丹心铸青史,汉水浩荡祭英魂。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星火燎援志愿服务队10人在2023年7月9日来到了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的《红色革命历史展览馆》。一位84岁经过南化塘战…
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新闻部开展“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奋进力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为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同时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重要指引,高度锻炼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让青年学子们在“自讨苦吃”中培养艰苦奋…
山东学子三下乡:调研寿光蔬菜产业链的带动作用
为了探寻寿光蔬菜大棚的发展现状和中国蔬菜大棚的发展方向,“浓”农深情,乡约振兴实践团前往三元朱村进行调研工作。在队长宋宇璐的带领下,六名实践团员来到三元朱党委办公室,对三元朱村的村委书记进行了…
湖北学子三下乡:关爱老人,给社会添一份和谐
中国青年网武汉6月30日电(通讯员陈梨)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乡村的空巢老人已成为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6月3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三下乡实践队伍开展“送温暖进家门”实践活动…
寻迹红色征程,
为深入了解高台本地的革命历史,对高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红色文化的推广和宣扬提出新的可行性方案,6月29日,兰州理工大学新能源学院“星火筑梦实践队”实践团队共14名成员前往高台博物馆。高台县博物馆现存文…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共栖一片蓝天下】
中国青年网德州7月8日电(通讯员邢文静)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美丽中国·青春行动”——2023年青少年绿色长征科考实践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当好习…
大一学子三下乡至南化塘红色革命展览馆
中国青年网7月29日电(通讯员王碧涵)碧血丹心铸青史,汉水浩荡祭英魂。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星火燎援志愿服务队10人在2023年7月9日来到了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的《红色革命历史展览馆》。一位84岁经过南化塘…
学子三下乡:扶残爱心奉献
大学生网报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卿瑞阳)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常会接触到残疾人,我们有义务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心,关爱。而关爱…
山东学子三下乡:调研石村的城市化历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石村只是张店区的一个小农村。随着淄博的城市化不断发展,石村开始进行拆迁工作,由原先的村落发展为了现在的石村社区。从社区老人的口中得知,张店区在进行拆迁工作时,十分重视农民的利益…
学子三下乡:爱心助残扶残
大学生网报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卿瑞阳)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常会接触到残疾人,我们有义务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心,关爱。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