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高西沟村:扎根基层,躬行实践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 作者:杨乐乐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突出“红色”本色,在弘扬革命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探寻黄土高原上的绿色传奇,赓续红色革命文化,在实践中悟出经验,得出道理。西安外国语大学大学枫火志愿队暑期实践考察团的成员们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进行了调研和学习。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步迈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过越好,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壮美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绿水青山美丽乡村展新姿,乡村蝶变绘出振兴新画卷。近年来,高西沟村依托本村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形成2300亩生态林,包括660亩松柏林、1000亩经济林,还建成水库、水土保持成果展览室、党建展室等。

高西沟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地貌,可以领略到层峦迭嶂的黄土高坡、纵横绵延条条沟壑、窜入云霄的层层梯田、沟渠紧锁的坝系工程。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多年来,当地群众开拓创新,探索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致富之路。今年,高西沟人又抢抓政策机遇,大力推广高效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有效解决全村1830亩谷子和山地苹果的“饮水难”。

据了解,高西沟村实施的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以“设施配套、全面节水、色高产”为标准,采用“沟道坝蓄水+光伏发电提水+土工膜窖(软体水窖)高位储水+膜下滴灌补水”的“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和旱作集成技术,以村内现有的水库和塘坝为灌溉水源,主推山地苹果深层滴渗灌技术等旱作集成技术,于谷子、苹果生长关键期进行补灌,在显著提高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还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平衡。

榆林聚焦种好“脚下田”、端牢“手中碗”目标,坚持“四水四定”,实施以工补农,整合项目资源,率先整市示范,推行“四位一体”、节水改造、补灌扩面和示范创建,把旱作技术延展到四大产业,把节水理念融入到生产全程;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之路,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当地人还进一步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米脂小米、山地苹果、生态旅游、美食加工、农村电商等多元化特色产业,打造高西沟品牌,持续发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样板的标杆引领作用。

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年年遭灾荒,十年九歉收。”这曾经是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的写照。自20世纪50年代起,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高西沟村便开始探索治理水土流失,成为陕北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典范。在此后的生态建设实践中,高西沟村尊重自然规律,确立了“因地制宜,合理用地”的原则,坚持山、水、林、草、田、路综合治理,逐渐形成林、草、田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用地模式。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这种做法使全村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经过十余年的治理维护,高西沟村实现了山青水绿,旱涝保收。对高西沟人来说,“吃不饱肚子”成了历史,“吃生态饭”变为共识。

初心如磐,履践致远。近年来,米脂县委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生态振兴+”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广高西沟经验,埋头苦干带领老区人民发家致富,在生态治理的延伸线上,找到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致富路。在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旅游开发、生态科普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68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支教传播爱,爱心伴我行
一面旗帜,只有高高攀起,才能猎猎飘扬;一种精神,只有薪火相传,才会源远流长。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助力教育扶贫事业。为了进一步弘扬志愿精神,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为留守儿…
安徽学子三下乡:探访红色文化公园,追忆往昔峥嵘
我最近有幸参观了乐安红色文化公园,这是一座富有纪念意义的公园,以展示乐安地区的红色革命历史和文化为主题。一进入乐安红色文化公园,我就被迎面而来的红色旗帜和红军雕像所吸引。公园内设计精美,绿树成…
初登超然楼,观景济南城
初登超然楼,观景济南城随着大学时间的匆匆流逝,不知不觉中已然过去了大一的一整个学年,为了丰富大学期间的生活与人生阅历。曲阜师范大学传统能言队决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这次该队来到了山东济南,来参…
支教课程写字课:支教路上的感悟与收获
在参与支教课程期间,我有幸担任写字课的支教志愿者,与一群可爱而充满潜力的儿童们一起度过了宝贵的时光。这段支教经历给予我许多感悟与收获,让我深刻体会到写字课程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首先,写字课程为儿…
广卫职院学子三下乡:“医路乡伴,青力青为”三下乡团队考察实践活动地点
广卫职院学子三下乡:“医路乡伴,青力青为”三下乡团队考察实践活动地点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
湖北学子三下乡至南化塘红色革命纪念馆
中国青年网7月29日电(通讯员王碧涵)小火柴们登到玉皇山顶,经讲解员介绍来到了一颗大树旁,这颗大树几乎是和玉皇山战役岁数同样大的。在这个树还是小树苗时,玉皇山战役在它身上留下了两个弹孔印,随着它越…
萤火支教行,共绘七彩梦
中国青年网常州7月27日电(通讯员潘智怡)为了弘扬志愿精神,献出爱心,从7月1日开始,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公益志愿团队在泰州市海陵区社区以及在家乡线下志愿者开展了两周的暑托班志…
师范学院开展“红色回响,思党忆党”社会实践活动
师范学院开展“红色回响,思党忆党”社会实践活动7月10日至7月31日,师范学院“红色回响,思党忆党”实践团前往阜宁县铁军纪念馆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本次社会实践分为两部分内容:参观铁军纪念馆、进行党史宣讲…
三下乡:“凝心聚力同筑梦,笔墨丹青颂党恩”——“星愿”服务队走进正达社区开展书法教学
为了同心共筑中国梦主旋律,凝聚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的磅礴力量,7月24日上午9点,志愿者们来到正达社区活动中心,为社区小朋友们准备了文房四宝、毛笔字帖、书法作品等物品。上午9点半左右,志愿者…
商鞅的法治思想在现代的光辉映射
商鞅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法家中变法中最彻底、最成功的政治家。尽管商鞅最终殉法身死,但他的法治理论和思想遗产仍然被后代君主和政治家所继承和发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