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0日的早晨,我们带着“任务”来到了黄冈市红安县上新集镇董必武红军小学,在来的路上,我憧憬着美好的支教生活,幻想着能够和孩子们和谐相处,能够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在来到这里之后,我才明白了一句话“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我们将80多个孩子分成了两个班,一个大班,一个小班,从开班仪式开始,我基本上就待在小班,都没怎么在大班待过,所以,我也不太了解大班孩子们的性格,当我在大班上过课后,我才发现大班大多数的孩子都“沉默寡言”,不怎么和老师们沟通,即使你问她,他也不会跟你说。小班的孩子就不一样,不管什么事都会和老师分享,小班有一个小孩很有意思,他经常会来我们办公室来找我们,给我们分享零食或者贴纸,他很喜欢把贴纸站在我们的手机壳上,但是,他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性格有点像女生,很喜欢哭,连老师都必须让着他。这种性格我们也尝试过给他纠正,但是,在我们离开学校的时候,也没能纠正过来。我是羡慕他们的,很多孩子可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跟老师们说出来,诚如陈校长所说:“你们是青年追光人,更是一束光,照亮乡村孩子的童年记忆”。这是我做不到的,我也希望,他们的眼里能够一直有光。
图为团队志愿者剪纸课结束后与孩子们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希 摄
在本次支教活动开始之前,队员之间都没怎么接触过,有的可能都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在到达董必武红军小学之后,我们又相互认识了一下,也分配好了各自的工作,部分志愿者上课,另外一部分志愿者则负责拍照,辅助老师上课,小班部分孩子的年龄很小,总是会出现一些意外,有一次室外课程时,一个小男生肚子有点不舒服,有点要吐的迹象,我们就将他带回了办公室,我们一问他昨天晚上吃了什么,他说:“昨天晚上弟弟过生日,我吃完饭之后,还吃了蛋糕和榴莲”。我们听完之后简直是哭笑不得,我们也教育了他,晚上要少吃一点,别吃的太多,否则第二天会不舒服的。每一次室外课程除了有一个老师上课之外,还有四五个老师辅助,室外有很多难以忽视的危险,我们只有让每个同学都在老师的视线之内,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安全,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完美完成了支教“任务”。我们离开学校的前一天晚上,出去吃了一顿饭,聊了聊天,也都谈了谈自己半个月的收获与感慨。
图为志愿者参观红安县文化馆结束之后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希
摄这个小镇不算发达,甚至有点偏僻,我们为什么会知道这个县城呢,是因为红安县是将军县,从红安县走出过两百多位将军,红色文化很浓厚,我记得来这儿的第二天,校长给我们开了会,肯定了上一个支教队伍的成果,同时也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我们将红色文化融入到课堂中去,不能将红色文化与课堂分离,提醒我们可以将调研的部分成果在课堂中展示出来。同时,我们也从校长口中了解到了红安县的一些特色文化,比如红安大布和红安绣活,红安绣活和大布都是非遗项目,很有影响力。我们通过走访了解到了非遗背后的故事,也跟着传承人学习了非遗文化,传承人们句句不提红色文化,但句句都蕴含着红色文化,小小红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这便是对这个小镇最好的诠释,在这个小镇,我遇见了不一样的自己。
图为志愿者去学生家家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希 摄
收拾好东西,我开始期待下一次不一样的见面。(通讯员 朱雯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60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