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乡音传情,青春共育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余玉银

为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学校开展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的号召,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安庆市琥珀村“彩虹e教”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徽省安庆市琥珀村冶溪辅导小学光华校区开展了以少儿编程为核心为期14天的支教活动,为乡村教育事业注入青春力量。同时团队在支教之余,深入实地考察调研,感受琥珀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青春之姿浇灌希望,以支教之心助力发展

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特色课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画卷,为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明确价值方向和路径导向。乡村的教育事业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助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团队发挥成员的专业优势开展少儿编程课程。同时为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团队为山区里的孩子们带来国学文化、自然百科、心理辅导、阳光体育等课程。

少儿编程启蒙思维。因考虑到山区的孩子很少有接触计算机这方面的机会,而团队的成员大部分来自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因此团队能更好的发挥专业优势开设少儿编程。每天的少儿编程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老师先利用Scratch一种图形化编程软件来进行课上的理论讲解,讲解小一些游戏如何制作,启发同学们的逻辑思维,之后再对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进行纠正,起到巩固课堂知识作用。由于Scratch无需英语和键盘基础,学生们无需敲击代码或是背诵任何编程指令,只需用鼠标将积木块拖拽并连接在一起,就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编程,可以很好地锻炼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学们使用Scratch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动画、游戏、交互程序,培养综合能力,获得学习和创造的乐趣。课后,记者采访了小同学们了解同学们的感受,对此刘达骏小朋友说:“我最喜欢的课程是少儿编程课,因为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编程,所以觉得很新奇和有趣。而且可以玩电脑,可以进行实际操作。”

图为老师在对学生少儿编程课程的实际操作进行指导。 安徽师范大学 张安俊 摄

共赏非遗画卷,执手传承之笔

聆听传承之道,延续文化传承。在支教之余,团队深入实地调研,拜访了省级非遗打鼓书传承人刘纯松和非遗挂面传承人胡金安。团队去到了胡金安的家中,在他的详细讲解下,了解到挂面制作的一道道繁琐的工序。

图为胡金安在给团队成员展示他做好的面条(安徽师范大学 张安俊 摄)

之后,刘纯松为团队演绎鼓书剧目,感悟打鼓书“唱词合辙押韵,文辞通俗易懂”的特点。

图为打鼓书非遗传承人刘纯松正在演唱他改编的剧目。安徽师范大学 张安俊 摄

据了解,两位传承人皆因热爱数十年来一直坚持从事传承非遗文化,打鼓书传承人刘纯松还开设了非遗传承班,每周他都会去冶溪辅导小学教授小朋友们打鼓书的技艺。记者采访了两位非遗传承人,他们都期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去学习、去传承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中蕴藏的优秀文化内涵根植于人们心中。

致敬退伍老兵,赓续红色血脉

初心滚烫,执守信仰,紧跟党的步伐,筑梦蓝图。在七一建党节之际,团队去拜访了村里的退伍老兵,从老兵的口中了解到两位退伍老兵的过去的峥嵘岁月,追寻着红色印记,进一步挖掘红色基因。两位退伍老兵谈起自己的军旅生活,都提到了自己参军的原因是为了保家卫国。同时在访谈结束后,他们对当代青年寄语,希望当代青年们可以努力学习知识,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有所作为,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们更进一步希望当代青年能够牢记历史,铭记中国曾受到过的苦难。

图为退伍老兵胡松安在向团队成员讲述他的从军故事。安徽师范大学 张安俊 摄

图为团队成员和退伍老兵的大合照。安徽师范大学 张安俊 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安徽师大学子,深入基层,实地调研,用实际行动服务人民群众,扎根乡村沃土,传递支教火炬,助力乡村振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淬炼青春、茁壮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52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第九天下午实计
支教第九天下午,我来到了希望小学的英语教室,感受到了空气中的兴奋氛围。孩子们热情洋溢地坐在课桌前,我感到时间过得飞快,不敢相信已经支教的第九天了。今天,我准备了一个特别的课程,重点是扩展词汇量…
一师学子三下乡:文艺汇演展风采,展现青年新风貌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袁伟杰段十怡何湘)7月28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少年学习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丰富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全方面发展。7月22日,湖南第一师范…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三下乡落幕,群舞剧目送祝愿
大学生网报京山7月28日电(通讯员阮慧萍)7月2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情暖京山暑期志愿服务队赴新市街道四岭村的志愿者迎来了实践活动的句号。28日下午,新市街道四岭村建设点于村委会举办结业仪式,结业仪式由…
长安大学社会实践队赴陕西大荔开展走访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国家对青年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长安大学“瓜果飘香展画卷,乡村振兴谱新篇”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7月8日赴陕西大荔开展为期…
山东学子三下乡:青衿致远实践调研团启动挂牌仪式
为了助力社会实践工作的深入推进,对标青年实践要求,发挥大学生的人才和智力优势,7月10日,山东理工大学“青衿致远”实践调研团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于菏泽市曹县汉服生产基地举行。出席挂牌仪式的有曹县电…
湖北学子三下乡:一纸一碑书写文化之美
米公祠,是纪念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的祠宇,米公祠及其石碑被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文源志愿服务队于7月10日来到襄阳市樊城区,志愿者们于徐苏雅老师进行交流学习,借此…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子三下乡——“星火燎援”支教梦传承
(通讯员 李肃阳)2023年7月2日,郧阳区南化塘镇迎来了一支特殊的团队——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星火燎援”志愿者组成的暑期志愿实践团队。在短短15天的时间里,这支团队展开了一系…
武汉学子三下乡:振兴乡村教育,守护灿烂童心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杜永鹏)为不断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湖北仙桃市长埫口长高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支教活动。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
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第九天上午实计
时间过得飞快,我来到希望小学已经是第九天了。今天上午的课程将重点放在了数学上。作为支教志愿者,我十分珍惜这次与学生一起探索数学的机会。当我走进教室,我看到一群好奇而期待的眼睛注视着我。我开始了…
巧手拾趣:指尖下的多彩生活
手工制作是当今国内外针对青少年儿童接受动手能力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手工给了孩子们灵动的手指展示的舞台。7月28日,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邵县湾里村“快乐英语”教育关爱服务团借此开展了一堂手工折纸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