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吉首大学三下乡:写产业兴旺文章 绘乡村振兴画卷

来源:吉首大学 作者:江莉丹 杨鹏至 阿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7月,吉首大学“云上学堂”社会实践服务团赴吉首市乾州街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基层,探索产业发展振兴路。

听一曲稻花香

“稻田养鱼,一田双收”。团队成员前往关候村,深入了解当地极具特色的“稻鱼耕作”模式,与当地好客村民一同下田察看“稻花鱼”的生长状况,探索“鱼+稻”产业在关候村开拓出的一条有特色、多元化乡村振兴之路。

稻花鱼养殖曾作为关侯村因地制宜的产业扶贫重要举措,是源于关侯村极其适宜的环境条件。关侯村属于水库移民区、传统苗族聚居区,稻田周边交通便利,水源无污染、水量充足,在田中有蕴含古人智慧的灌溉沟渠,排灌方便,旱不干、涝不淹,土壤肥沃,不仅能够发展“稻花鱼”养殖,还能形成产业增收的长效机制。

关侯村村民龙金银等人引导实践团成员走访稻田、分享养殖“稻花鱼”经验 。村民养殖的“稻花鱼”,是中学生研学的一个项目,由学校安排学生来体验下田捕鱼,并自行收取售卖的费用,是当地的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当地村民通过田面种稻、水体养鱼,建立起鱼和水稻“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生态循环链,形成了“一水多用,一田两收”的良好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关侯村已有80亩“稻花鱼”,并计划在今年再养殖60亩。

图为村民吴大哥为团队成员讲解“稻花鱼”养殖经验。阿丽亚摄

饮一杯苗族甜酒

听着悠扬的乡音,伴着袅袅的炊烟,寻着醉人的酒香,7月上旬,团队成员走进西门口村,深入了解湘西苗族甜酒酿造工艺。“苗山清泉流不尽,苗家甜酒喝不完;喝在肚里甜透心,心心相印宾主欢。” 苗家人这样歌咏甜酒。苗族甜酒是用苗乡的优质糯米蒸熟,冷却拌入适量的甜酒曲,放入缸内密封两三天即成。其具有色白、醇香、酸甜可口等特点,内含丰富的营养成份。

志愿者们来到“西门口龙氏甜酒”,与店家刘老板交流。他自豪地告诉成员们,虽然他今年才开始做苗族甜酒出售,但生意很好,收入也比以往在外务工更可观,这个机会就是乾州农贸市场带来的。市场就在家门口,不愁没有销路,于是,刘老板返乡创业,不仅能依靠出售苗族甜酒获取不错的利润,还有时间陪伴自己的两个孩子成长。每逢农历尾数为四、九的日子,便是乾州农贸市场赶场的日子,十里八乡的群众从四面涌来,熙熙攘攘,络绎不绝。除了在市场上卖,他还常接给商店送货上门的订单,生意红红火火。

湘西大部分苗族人民都会自制甜酒,刘老板从小就在酒缸边长大,长辈们制作时,他就在旁边看着学,时不时帮把手,耳濡目染中,传承了苗族甜酒酿造工艺。如今,他正将这门工艺传递给他的下一代,他两岁的孩子,对酿造甜酒的工艺流程已十分熟悉。收获一定名声后,刘老板又琢磨着开辟市场,将桂花、玫瑰花、火龙果、苹果等元素融入到苗族甜酒中,自己摸索着不断进行创新改进。这一产业作为西门口村振兴的关键正在愈加兴旺繁荣。

图为刘老板在介绍制作苗家甜酒制作的工序和所要用到的工具。张雯摄

观一场助农直播

“我们今天助农直播就到这里结束了,明天不见不散!”200分钟的精彩直播,2万人次的点赞,满屏的评论互动。团队成员在关候村驻村第一书记符昌树的口中得知石胜雨和妻子吴梅美的助农直播后,立刻前往其家中访谈交流。

乡村特色农产品滋养于山间沟谷,成就于农家精耕细作,符合消费者对“自然”和“健康”的追求。石胜雨团队行走在武陵山间,走进乡村,亲身体验乡土人情,品尝农产品的实际口感,用一部手机,一台手机稳定器,将村民们的优质产品通过直播间向外传递。“乡愁”出彩成产品,家乡味道抚慰游子,石胜雨之所以会想到直播带货本地特产,正是因为在外工作的老乡会想念家乡的口味、家乡的特产,其他地方的网友也想尝试湘西原生态的食物。基于这种情况,石胜雨便成为了一名“搬运工”,帮他们寻找最生态的特产并打包邮寄过去,让他们在外面也能买到家乡的特产、吃到家乡的味道。在石胜雨的直播间中,点赞和嘘寒问暖的人,除了湘西州的乡亲们,还有全国各地的网友。

石胜雨团队通过镜头连接田间地头和城市餐桌,透过手机屏幕展现乡村勃勃生机,成为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批短视频和直播的“新势力”。无论是热情质朴的乡里乡亲,还是自然生态的优美风光,或是刻在儿时记忆里的乡野美味,都是乡村“小网红”创作的源泉。在短视频和直播“赛道”上,他们不仅为自己,也为村民带来了新收入来源,解决了村民农产品滞销的问题,打开了一条新消费模式助推乡村振兴的新通道,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图为石胜雨团队正在售卖农户辣椒面。阿丽亚摄

吉首市乾州街道各个村落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找到更多合适的新思路、新出路,依托新业态,促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47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水产之路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6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解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西流河镇红光村点位团队志愿者们在7月22日和……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麦田守望,放飞梦想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用我们炙热的爱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盛夏,用双手传递爱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1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乡村里的每一颗童心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彭景扬)我知道,来到仙桃的小镇,和孩子们相处,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窥见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可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也曾像他们那样怀着一颗赤……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9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和小……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双手感受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盛夏的热情感受中国传统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最新发布

深入了解垃圾分类,弘扬绿色健康生活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追求绿色时尚,传播绿色文明”实践队的实践队员任俊伟于七月十号在上海深入基层社区深入了解垃圾分类。实践地点上海市嘉定区。垃圾分类的目的垃圾分类的目的是通过将垃圾按照不同…
安徽学子三下乡:陪伴空巢老人的暑假志愿者活动
在7月28日,我有幸和我的团队成员一起参加了一项特殊的志愿者活动。我们前往马鞍山华城社区,参与了一次陪伴空巢老人的活动。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老人们的孤独和需要,也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健康湖北行——赴汉川福星小学实践队:脚步与心灵的交汇
首先,我深刻感受到了汉川福星小学的师生们的热情和勤劳。在这里,我见证了老师们的敬业和奉献精神,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让我十分敬佩。而学生们也给予了我很大的惊喜,他们虽然在村镇地区,但他们勤…
武汉学子三下乡:健康体育,快乐生活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王贝尔)为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加强体育锻炼,鼓励同学们走出课堂,亲近自然生活,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的目的可以总结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德、…
红色屹立不倒,青春绚彩飞扬——同路人巡讲团赴徐州市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宣讲活动
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同路人巡讲团”一行乘坐公交车前往徐州市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宣讲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宣讲的形式,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激起…
扬两创精神,展文化新景
扬两创精神,展文化新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宝库。扩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
萤火之行,共筑星空
中国青年网常州7月26日电(通讯员潘智怡)儿童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推动。为了响应校团委青年学子三下乡活动的号召,2023年7月1日开始,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荧荧之火,灼华凤城”公益…
吉首大学:让红色基因浸润童心
7月,吉首大学“云上学堂”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街道社塘坡学校,开展了为期10天的志愿支教服务,志愿者通过追溯红色记忆、讲述红色故事,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为孩…
枣院学子三下乡: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枣庄学院“旅资三下乡重点团队”志愿服务实践团队赶赴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河口村,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的调研活动,为了掌握一手资料,团队成员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集思广益,制订了详细的调研…
安工学子三下乡—文化传扬
中国青年网平顶山7月28日电(通讯员巴赛雅)为加强中小学生的读书交流能力,帮助更多的乡村孩子扩大知识视野。安阳工学院安工文化艺术团志愿服务队开展以”读书交流会“为主题的爱心支教活动。孩子们陆续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