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洛阳这个地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七月上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调研分队来到了洛阳这个古色古韵的城市。在这次调研活动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洛阳的文化底蕴和氛围。
七月的洛阳虽然炎热却不显躁意,在热烈的阳光中,我们来到了洛阳——这个我一直抱有好奇心的城市。来到洛阳,给我映象最深刻的图标就是牡丹,洛阳是牡丹之都。在地铁的列车上、在地砖的图案上、在路灯的造型上、在公交车上,每一处都能找寻到牡丹身影。在洛阳,牡丹不只是一种花卉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和地标。同时它也在告诉每一个来到洛阳的旅人——这里就是古都洛阳。
“古韵”这个词是洛阳给我的第二个感觉。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它见证过太多得衰败,所以它这种独一份的古韵是独一无二的。它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也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用咽喉这个词语来比喻它一点都不为过,它的历史政治和经济文化地位是无可置疑的。而在这这次的调研活动中,我也进一步切身体会到了。在洛阳博物馆中,我们与百年前、千年前的文物面对面交流,好像通过它们我们就能一下子穿越到当时的年代,我们真的像是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通过它们我们便可以和古人交流,揣测和品味他们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看到最早的石器,它们有磨痕、有氧化的痕迹,但我们仍然可以想象它们在被使用时的场景。在青铜器的板块我不得不感叹工匠的制作技艺的进步之快,每一处的雕刻的花纹,每一处精细的设计,都是工匠们一笔一划送给我们的礼物,这是链接二十一世纪与几千年前的最好纽带。甚至我们还能看见东汉时期出土的粮食作物,我们能看到彩绘的陶俑、百花灯,它们精美、可爱,甚至让人觉得震撼。哪怕是一面铜镜,你都能在其中品出许多韵味来,古人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对于美的追求比我们更甚,他们会在家中摆放动物的陶俑、在墓葬中他们也会摆放镇墓兽、在建筑上、在瓦片、砖头上都会有独一无二的图案,和精雕细琢的刻画。在洛阳博物馆中,我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唐三彩,我匮乏得词汇完全不能用来形容它的美,一匹三彩白釉马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每一个色彩的渲染喝填充,都让更加它生动的呈现了出来。虽然只有黄绿白这三色,但工匠的处理却完全不会让人觉得色彩匮乏,这种生命力在当中迸发出来,用惊艳一词也不为过。
第三个词是“传承”。这个词也照应了我们的队名,洛阳这个城市是一个在时间长河中占比很大的城市,它蕴含了太多过去,同时它又包含了太多创新,所以我运用到了传承这个词语。在洛阳的的大街上,我们能随处看到身着汉服的人,在这里,汉服的普及是非常广泛的,男女老少都有尝试的,这怎么不算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呢。在很多古迹和展馆中我们也都能发现许多文创的产品,在古韵和现代文化的结合当中,更好的宣传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切身体会传统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文化艺术。运用现代的科技发展,可以复刻古时的场景,模拟体验古时的娱乐、劳动生活,在这样的体验中,扭转时间的齿轮,就好像我们真的回到了过去,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通讯员 谭雅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43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