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北科学子三下乡:科技赋能医药产业,助力守正创新传承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作者:张伟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众视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2023年7月27日期间北京科技大学“文启宁咏”社会实践队前往吴忠市中医药非遗展示馆,在那里有幸采访到了陈氏中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堃和陈人欣先生。

(一)悉知医药流脉,领悟中医真谛

队员们首先耐心倾听陈人欣先生讲解中医药发展历史和相关杰出人物。在远古时期,祖先们通过对动植物的观察,发现了它们独特的治疗效果,这为中医药奠定了基础。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医药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奠定了中医诊断的基础。李时珍经过数十年的辛勤采集,编撰出了《本草纲目》,使中药学知识更加系统化。张仲景根据临床经验,创作了《伤寒杂病论》,建立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可以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库。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中医药工作者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丰富这一宝库的内容,使中医药光芒传承。只有将中医药发扬光大,才算不负历史所托,不负前人辛勤耕耘。

图为陈人欣先生为队员讲解中医药学相关历史瞬间

(二)解读药用本草,悟万物共生

其次陈氏中医第四代传承人陈堃先生向队员展示中医药常见的原材料以及相关做法。中医药的原材料种类非常多且部分材料药用价值巨大。在之前阶段很多动物原材料都是直接从猎杀方式直接获得的。但是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这种方法也逐渐的被大家所抛弃并逐渐的从其他方式获取来保护动物尊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介绍相关做法的时候,队员亲手处理药材,感受中医药独特魅力。万物互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医药讲究朴实无华,顺应自然继承这种理念,发扬光大。利用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中医药的智慧与仁爱传承下去。

图为陈堃先生向队员介绍药材瞬间

(三)科技赋能医药业,创新传承医道

然后科技赋能了文化产业的传承创新。陈氏中医通过运用VR等前沿技术,与当代年轻人进行有效的文化共鸣,将中医药的精髓传承下去。队员们戴上VR眼镜,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他们可以亲身体验采药的乐趣,运用手柄采摘珍贵的中药材。药材的名称、功效等信息会在采摘过程中浮现出来。队员们不仅领略到采药的乐趣,也对中药知识有了直观的了解。这种与时俱进地传承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年轻人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有了VR和其他高科技的介入,原本较为枯燥的中医药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科技为更好地传播和传承中华文化提供了可能。

陈氏中医坚持本心,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中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既保持了医典的本真精髓,又进行了富有创新的传承方式改革。这使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标志着中华文化与高科技实现了完美的融合。既保持了医学文化的根基,又拥抱了科技进步的可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医药依然可以站稳脚跟,并发扬光大。这是一次令人振奋的成功尝试,也将鼓舞更多传统文化行业进行科技创新,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为队员体验VR瞬间

(四)洞彻医药现状,担当弘扬文化使命

最后队员针对中西医差异以及传承做法对陈氏中医传承人陈堃先生进行采访。陈堃先生认为:

中医是先人总结临床经验得出的医学体系,西医则是近现代不断科学验证而建立的医学体系。两者虽源流和方法不同,但都以提高健康水平、服务人民为宗旨。正如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的两条不同路径,两种医学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造福人类。不能简单地将其对立或评判高下。与此同时,陈先生也提醒人们注意到中医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困境。中国拥有丰富的中医药文化遗产,但真正开发利用的只占极小比例。中医药市场中,海外市场规模已达93%,国内只占7%。不少中医药文化更是被国外先行申请注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现状令人担忧。如果不重视传承和创新,不增强中医药国际影响力,这些古老的医学智慧有失传的可能,也难以在世界范围发挥更大作用。为此陈先生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中医药发展传承和弘扬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陈堃先生的见解让人深思。中西医虽有差异但本质一致,中医传承创新事关民族文化软实力。应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中西医融合发展,以中医药之力赢得国际尊重。这不仅关乎医药事业,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之路。

图为队员采访陈氏中医传承人陈堃先生瞬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特别提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把文化产业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并且社会要加强对于中医药学的重视,让中医药学不被时代所遗忘。

图为小队成员在吴忠市中医药非遗展示馆合照瞬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41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青春走基层,共创低碳社区
(通讯员邵依娜)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宣传低碳生活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湖口社区开展调研活动。调查居民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程度,宣传低碳生活…
再见了,崔李高利小学!
今天就是支教的最后一天了,我们一大早就起来了,开始收拾行李,收拾的时候还是有点不舍,收拾了一会儿,我们去班里看了看,上午是孙老师的课,今天上午每次的课间总有学生来寝室门口找我们,他们似乎也很舍…
社会实践 “情牵留守,爱暖童心”7月3号
近日,一群热心公益的志愿者们在中国各地展开了一场感人至深的义务支教活动。他们带着满满的爱心,坚守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走进贫困地区的学校,为留守儿童送去了温暖和关怀。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展了一次针…
武汉学子三下乡:走进非遗课堂,感受草木魅力
武汉学子三下乡支教团队在湖北省仙桃市塘湾镇的希望家园开展了一场草木染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活动当天,学子们利用塘湾镇丰富的自然资源,采集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蓝莓…
青岛科技大学赴济南市“追忆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文化调研团 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为深入了解济南先烈事迹、学习红色革命精神,青岛科技大学赴济南市“追忆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文化调研团于2023年7月22-24日往济南英雄山战役纪念馆进行参观,并调研馆内游客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情况,采访景…
青岛科技大学赴青岛崂山区“寻找城市记忆”调研团:追寻城市记忆,指导美好未来
为寻找城市记忆,探寻城市历史,2023年7月12日至7月20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城市记忆”调研团赴往青岛崂山区青岛市博物馆,探求青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经历的风霜雪雨。第一篇章:古韵悠长循着《青岛史话》…
湖北学子三下乡:爱心助学,一心逐梦
为推动文明建设,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积极响应全国“希望家园”的建设,7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志愿服务队来到了鄂州市鄂城区西山街道寒溪社区开展了为期半月的爱心支教活动。本次支教以推动青少年健康…
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发展
2023年7月1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枫火“三下乡”团队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开展“红色文化领新航,绿色生态赋新能”实践调研活动。实践团对当地的第一任驻村干部的儿子高志飞和专班主任(驻村)周文东分…
“青听浙Young的声音”实践团宁波分队:科技引领,守正创新
为了更好地感悟“八八战略”实施和优秀青年对祖国工程技术建设的努力和奋斗,7月25日青听浙Young的声音暑期社会实践团宁波分队对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技术管理工程师、团委副书记金超先生进…
保护祖国的璀璨花朵,护航未成年的一片蓝天
库车市阿拉哈格镇,于2023年7月10日星期一在检察院和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普法宣讲团的共同努力下,多个乡村共同沟通达成一致的举行普法宣讲。该宣讲旨在营造一个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降低青少年受侵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