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共青团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委员会以此为契机,在2023年7月8日-10日组织“星青年”团队前往泰宁县,通过参观调研、问卷访谈、文创设计、艺术党课等方式,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在7月8日,“星青年”团队上午8点从学校出发,目的地就是泰宁县城。在这里,实践队成员们先后参观调研了泰宁尚书第,泰宁非遗博物苑、三明梅林戏展示中心,在泰宁尚书第中,得出了一座尚书第,半座泰宁城的结论。在明末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的府第中体味到了人杰地灵的泰宁。同时实践队成员向游客们发放乡村旅游问卷,并进行访谈,调查泰宁文化对于游客的旅游选择和旅游体验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可以很清晰地感受泰宁对于文化遗址的保护,同时当地将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打造红色文旅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当天晚上七点,实践队来到梅林戏展示中心,近距离观看梅林戏剧目《背子赶会》及《断桥》。“梅林十八坊,十户九担箱,敲起叮当鼓,唱起梅林腔,搭起戏台来,唱到大天光。”这是泰宁民间所流传的民谣,泰宁梅林戏是福建省泰宁县地方传统戏剧。梅林戏俗称土戏、土京戏,是清代乾嘉年间的徽调与泰宁方言、民歌小调、道教音乐相融合而产生的剧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梅林戏唱腔优美、行当齐全、表演粗犷,唱做念打都具有鲜明个性。梅林戏所勾脸谱皆色彩浓厚线条细腻,特征明显;所着服饰较为简朴,蟒袍官衣虽然绣金线和团花角花,但花纹还是较为简单。
观看结束后,实践队队员同梅林戏演员老师一起学习梅林戏的神韵和简单动作,近距离感受梅林戏的魅力。“我们深刻感受到戏曲在当下需要青年的传承与创新,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守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在采访中,梅林戏剧团的青年演员说。实践队员在采访和参与式跟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不易,也更加深刻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在7月9日上午,实践队出发前往大田乡,大田乡党委统战委员、副乡长严萱同志的热情欢迎实践队的到来。同实践队成员们座谈交流,同时还举行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挂牌仪式。在座谈会上,严萱同志向实践队介绍了大田乡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大田乡的旅游产业、地方农特产品,是需要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宣传引流,文创设计,实现助农增收。而在下午,实践队来到了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蚯蚓灯、走马灯制作的传承人家庭庭院。参观和学习制作蚯蚓灯,在黄茂生老师的指导下,实践队成员体悟到蚯蚓灯背后的工艺智慧和文化内涵,激发了守护非物质文化的决心。黄茂生老师也在采访中说到:“当代学习这门技艺的年轻人很少了,但不学习传统文化就会被遗忘,希望有更多的青年能关注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不可推卸的一份责任,“星青年”团队也会为传承传统文化发挥一份力量。
时间来到最后一天,实践队来到了新桥乡岭下村,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访参观了“游击队员”黄炳茂之家,聆听“一杯米酒”的故事。通过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足迹,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
1999年7月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来到三明岭下村调研,之后,专门召开了调研老区工作汇报会,提出“三个不要忘记”——不要忘记老区,应该积极发展老区建设;不要忘记老区人民,不断改善他们的文化经济生活;不要忘记“五老”和这些革命老干部,发挥他们的余热,关心他们的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老区人民曾养育了我们党和革命队伍。正是无数像黄炳茂等革命英雄们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天的实践活动很快落下帷幕,实践队成员对泰宁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意义有了更深的感受。在未来,“星青年”团队将继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之情转化为砥砺奋进的自觉行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25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