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探小岗风貌,悟改革源头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殷雪仪

为深入学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增强创新意识,深化改革精神,强化青年担当,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赴铜陵市、滁州市社会实践队于7月4日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开展实践学习。小岗村实行的大包干政策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引领,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实践队员们通过探访凤阳小岗村,重温中国农村的漫漫改革路,探寻改革源头。

观大包干纪念馆,敬其敢为天下先

安徽凤阳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创发端的地方,书写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荣光。为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我们实践团队来到了大包干纪念馆。进入馆内,我们首先注意到了18位大包干带头人签订的“包产到户”生死契约,40多年前,小岗村村民冲破思想桎梏,毅然决定实行“大包干”,契约寥寥数字,却震撼人心,我们都切身地感受到了“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这种小岗精神映射在改革开放之中,贯穿至发展创新精神的当下。同时,我们也深受激励,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大胆创新,大胆创业,要干实事,敢想、敢闯、敢试,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矢志艰苦奋斗,攻坚克难。

大包干纪念馆中展示着小岗村的发展历程,自改革至今,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深化农村改革,依托科技进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现在的小岗村农业强,农民富。我由此更深刻地认识到,小岗村如今崭新的面貌,都是村民们脚踏实地,苦干,巧干,加油干,干出来的。前辈敢闯敢试,敢于冒险创新,走投无路,就拼命闯出一条路,后人应不负众望,继承并发扬小岗精神,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敢为人先。

浏览纪念馆的展墙,我看到小岗村的星星之火迅速成燎原之势,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庄掀起了改革开放的热潮。这个让中国农民引以为豪的村庄,必将继续弘扬新时代“小岗精神”,实现新一轮的跨越。我们深刻地领会到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小岗村的发展过程及贡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汤一鸣摄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馆内雕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曹杰摄

访签字室茅草房,明改革发展志向

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在这样一间茅草屋里,18位农户托孤求生,立誓为盟,当时的场景在我脑海中浮现。茅草屋大包干签字室展区,原始农具和农民生活展区真实再现了大包干前后农村的部分生产和生活的场景,反映出农村改革带来的巨变。我在茅草屋内驻足良久,不禁感叹到:这特大旱灾是小岗村的契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契机,而小岗村民抓住了这次机会,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奇迹,这一奇迹的创造源于改革,改革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但改革不是一劳永逸的,农村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前人创造了如此伟大之成就,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更要成为改革过程中人民的中流砥柱,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图为签订契约的茅草屋内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曹杰摄

学伟人先进事迹,为今后奋斗奠基

这里还出现了一代伟人。我们来到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仔细了解沈浩先生的事迹后大为震撼,他作为两任村官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他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参观沈浩同志的旧居,我们深刻感受到沈书记艰苦朴素和埋头苦干的作风。沈浩同志为了小岗村的发展,心系基层,为民谋利,公而忘私,尽忠职守,我深深为之感动,我们青年一定要学习沈浩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为党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馆内展墙上记载着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和干部群众纷纷向省委组织部再次要求沈浩同志继续留在小岗村任职,在我看来,那一封封请求信,是沈浩同志得到的最大褒奖,是小岗群众对他的拥护和爱戴。沈浩同志从“融入小岗”到“发展小岗”,从“情系小岗”到“奉献小岗”,最终“永留小岗”,他用自身诠释了党员干部为人民谋福祉,他为小岗村的发展贡献了全部力量。我们真切地领会了沈浩精神的内涵,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定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扎实苦干,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而且更坚定了奋斗的决心。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明白改革之路任重道远,定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脚踏实地,不尚空谈,胸怀千秋伟业,志存高远,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改革创新的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通讯员 殷雪仪万媛媛)

图为实践队员在大包干纪念馆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曹杰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25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萤火之行:百年党史入童心,红色精神永传承
大学生网报泰州7月10日电(通讯员朱贝烨)“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
邵院学子三下乡:初心如磐,支教护童心
本网讯(通讯员刘舒程)过去已去,未来已来,新的相逢将温暖延续。为响应国家对青年的号召,充分发挥青年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2023年7月26日邵阳学院赴新邵县湾里村“快乐英语”教育…
直播助农,以网络赋能乡村振兴
大学生网报7月27日电(通讯员:李宏)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体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7月6日烟台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滴水涟漪实践队前往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北城村开展直播助农…
诚信做人,快乐成长
成长,亦是孩子们的向上,是我们对他们的肯定。在这次三下乡志愿服务实践之中,无疑我们每一个志愿教师获得了许多,大家变得越来越放得开,对课堂进度的把握也越来越到位,对每一节课堂也越来越享受,这些变…
对以公益服务换取醉驾附条件不起诉的研讨及大众认可度调查
【对以公益服务换取醉驾附条件不起诉的研讨及大众认可度调查】以公益服务换取醉驾不起诉的模式首先由瑞安市创设,因而可以将这种模式称为瑞安模式。近些年,有些地方的司法实务部门创设性地提出允许部分醉驾…
安师大学子三下乡:蓄能未来,助力发展 ——团队探访三山响水涧蓄能电站以及信义光伏电站
本网讯(化材学院王玮健窦思昕)为深入了解芜湖三山响水涧蓄能电站及信义光伏电站的运作方式和特点,了解新能源企业碳排放转型以及科技技术创新成果并在“双碳”政策下探寻新能源企业的新发展趋势,6月30日,…
走进诗人,品味诗词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谢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随着一声声慷慨激昂的诗词,同学们好似走进了一个诗词的世界,去感受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和豪放不羁的态度…
阿统调研团采访西安市渭旗村当地村民
为进一步了解周至县渭旗村传统文化对当地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并且进一步弘扬渭旗村文化,7月27日上午,阿统调研团抵达周至县渭旗村,参观锣鼓文化,进行了有关乡村振兴的暑期社会实践。首先,在渭旗村李主任…
用针线秀出乡情,用匠心振兴乡村
(通讯员罗文琦)7月2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扎根稻田旅,寻觅非遗行”暑期三下乡实践团赴重庆市酉阳县花田乡何家岩村苗绣非遗工坊开展实地调研活动,探索苗绣激活当地乡村振兴一池春水的可行之道,鉴此施彼,…
湖北暑期三下乡学子:爱心支教,传递梦想
大学生网报京山7月27日电(通讯员魏鑫琪)透蓝的天空,挂着火球般的太阳,云彩好像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在烈日炎炎的盛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希望之星”志愿服务分队赴京山市瓦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