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色文化赓续发扬,乡村振兴共书新章——红旗渠文化宣讲与社区共建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作者:“晨钟暮鼓”三下乡团队

红色文化赓续发扬,乡村振兴共书新章

——红旗渠文化宣讲与社区共建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红旗渠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红旗渠是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一座跨越时空的精神丰碑。2023年7月14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晨钟暮鼓”实践队为了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走进红旗渠,讲好红旗渠故事,弘扬新时代红旗渠精神,前往河南省林州市开展了“红旗渠文化宣讲与山区支教”实践项目。在此期间,实践团队通过多种形式,向当地学生和群众宣讲红旗渠的历史背景、建设过程以及涌现出的一系列红色英雄事迹。实践团队牢记总书记嘱托,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发扬林州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们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物质条件下,用强大的精神力量发动群众从太行山脉中段修建的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被人们称为“人工天河”。林州人民开凿红旗渠过程中所形成的“誓把山河重安排”的精神值得每一位青年大学生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青年洞考察时曾强调:“青年一代要继承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娇娇二气,像我们的父亲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晨钟暮鼓”实践队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深入当地基层,走访当地村民,走进当地村委会,拜访当年修渠英雄,从而进一步了解当地独特的红旗渠文化,加深实践队员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晨钟暮鼓”实践队在红旗渠文化宣讲的过程中,走进山区桑峪小学,并采用丰富多彩的宣讲形式,为当地学生介绍“人工天河”红旗渠及其精神。其中实践队队长张景然通过课程向小学生们讲述了红旗渠的历史起源、建设过程以及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动人故事。并且还通过图片展览和实物展示等方式,让当地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年修建红旗渠的艰辛历程和英雄精神。实践队员李若琪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同学们直观展示出修建红旗渠的艰难,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工人们修筑红旗渠的视频。实践队员李一航通过播放有关红旗渠的纪录片,向学生们展示了红旗渠最真实的修建过程。“红旗渠文化宣讲”项目的举办,不仅追忆了当年林州人民修建红旗渠的伟大历程,同时也进一步弘扬了中国红色传统文化,传承了中国人民革命精神。

此外,“晨钟暮鼓”实践队还依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聚沙公益协会,在聚沙公益协会会长庞彦杰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号召,走进林州桑峪村,主动参与乡村社区建设。实践队员走进村委会,走进乡镇卫生所,走进乡村文化广场,走近基层群众,与群众交流,了解桑峪村群众的日常生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对需要帮助的群众进行点对点帮扶,对他们的生活工作提供帮助和建议。实践团队在除支教项目外,每天坚持走访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当地群众所想所需,并组织社会爱心力量为当地捐赠图书、衣物以及各种营养品。实践团队还在当地积极走进基层组织与机构,拜访当地党员领导干部,了解当地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事业,并为当地提供包括社区建设建议在内的各种智力支持。

目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晨钟暮鼓”实践队希望通过宣讲红旗渠精神、参与当地社区建设,能够为当地教育事业和基层治理作出积极有益的贡献,为当地乡村振兴带来活力,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让桑峪村环境更美好,让桑峪村群众生活更幸福,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年力量!

(文:杨新平 李一航 张景然)

(图:李万广 罗 浩 张景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21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真挚情感,热烈追求

续支教释青年担当,谱青春华章以梦为马逐梦星河古人云“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几代青年,皆以梦为马,不断探索中国未来,而今天的我们,则选择参加了三下乡实践活动,有机会……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真心相待,热情不减

点滴星光照耀,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如今,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信息的传播也日益便捷。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儿童面临的各种性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倾我所有,热情如火

打破性沉默,探索真自我,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社会实践领域。以提高儿童性教育普及度为目标,以保护未成年儿童免受侵害为宗旨,曲……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倾注真诚,燃烧热情

2024年1月27日,凌冽的寒风并不能阻挡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队支教成员的脚步,我们一起来到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杨寨中心小学,以帮助学生提高儿童全面性教育观念、健…… 马晓诺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与梦携手同行,暖心支教我先行

与梦携手同行,爱心支教我先行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孟晓钰)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团队在淄博市淄川区的杨镇中心小学正式开展一系列支教活动。团队……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9日电(通讯员孟晓钰)为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宣传全面性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好自己。2024年1月29号曲阜师范大……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作为一门涉及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程,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提高性教育在家长、老师以……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7日电(通讯员孙颖)2024年1月13日-19日,为进一步了解青春期少年对青春期相关知识的掌握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家长与老师对青春期教育和…… 孙颖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关爱乡村、温暖心灵
本网讯(通讯员余靓)2023年7月5日,为了传递社会的关爱和温暖,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服务队来到黄冈市英山县百丈河村开展“关爱乡村、温暖心灵”的志愿活动。志愿者三下乡关爱孤寡老人活动…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团结一心,共谋繁荣
进一步增强实践团队员政治素质能力和民族团结意识,深入践行志愿服务理念,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入人心。“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三下乡实践团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社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
胡杨学子三下乡:以青春之我,传时代星火
少年铸军魂,筑梦新时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村队少年儿童的国防教育,强化国防意识,引导少年儿童厚植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感,7月14日,海勒克库都…
走进社区群众 探寻法治之基
2023年7月24日星期一,为了探寻社区法治文化、法治治理方法,找到社区法治治理的根本依据,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韧心队来到山东省潍坊市,在法治文化广场收集法治治理举措,在社区宣传栏中查看社区法治宣传状况…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赴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进行志愿讲解
为深入了解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7月8日,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到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进行志愿讲解活动。上午10点,实践团准时到达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团队志愿者们先后接待大批…
湖北师范大学小螺号实践队继续开展书法社团活动
为进一步增强师范生与中小学的联系,增强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所学运用于实践,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螺号实践队继续在小学开展实践活动中。在第14天的实践活动中,队员们继续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
人科学子三下乡|学习传统文化,共担民族大任
为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加深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情感维系,2023年7月6日,“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实践团组织参观了“酉阳民族博物馆”。重视民族文化,加深情感维系。在工作人员的讲解…
废死多少年,是非争不休
7月暑期一开始,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的韧心实践队便选定了这个今年来争论不休的论题,死刑,是必然之举还是应留之法。韧心实践队负责学术研究调查的队员表示:“目前死刑存废之争不外乎三种主张:死刑存置论、…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探索传统风华,逐饰中华之美
民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历史文化”,是少数民族表达生活经验、审美意识及内心诉求的特殊语言,是穿在身上的“史书”。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三下乡实践团赴酉…
访施洋纪念馆,感革命精神
为发扬红色精神,传承革命文化,展现当代青年风采。7月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探忆·裕农”团队来到十堰市竹山县施洋纪念馆,聆听施洋烈士的英勇事迹,学习施洋烈士的红色革命精神。去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