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赓续发扬,乡村振兴共书新章
——红旗渠文化宣讲与社区共建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红旗渠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红旗渠是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一座跨越时空的精神丰碑。2023年7月14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晨钟暮鼓”实践队为了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走进红旗渠,讲好红旗渠故事,弘扬新时代红旗渠精神,前往河南省林州市开展了“红旗渠文化宣讲与山区支教”实践项目。在此期间,实践团队通过多种形式,向当地学生和群众宣讲红旗渠的历史背景、建设过程以及涌现出的一系列红色英雄事迹。实践团队牢记总书记嘱托,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发扬林州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们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物质条件下,用强大的精神力量发动群众从太行山脉中段修建的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被人们称为“人工天河”。林州人民开凿红旗渠过程中所形成的“誓把山河重安排”的精神值得每一位青年大学生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青年洞考察时曾强调:“青年一代要继承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娇娇二气,像我们的父亲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晨钟暮鼓”实践队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深入当地基层,走访当地村民,走进当地村委会,拜访当年修渠英雄,从而进一步了解当地独特的红旗渠文化,加深实践队员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晨钟暮鼓”实践队在红旗渠文化宣讲的过程中,走进山区桑峪小学,并采用丰富多彩的宣讲形式,为当地学生介绍“人工天河”红旗渠及其精神。其中实践队队长张景然通过课程向小学生们讲述了红旗渠的历史起源、建设过程以及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动人故事。并且还通过图片展览和实物展示等方式,让当地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年修建红旗渠的艰辛历程和英雄精神。实践队员李若琪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同学们直观展示出修建红旗渠的艰难,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工人们修筑红旗渠的视频。实践队员李一航通过播放有关红旗渠的纪录片,向学生们展示了红旗渠最真实的修建过程。“红旗渠文化宣讲”项目的举办,不仅追忆了当年林州人民修建红旗渠的伟大历程,同时也进一步弘扬了中国红色传统文化,传承了中国人民革命精神。
此外,“晨钟暮鼓”实践队还依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聚沙公益协会,在聚沙公益协会会长庞彦杰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号召,走进林州桑峪村,主动参与乡村社区建设。实践队员走进村委会,走进乡镇卫生所,走进乡村文化广场,走近基层群众,与群众交流,了解桑峪村群众的日常生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对需要帮助的群众进行点对点帮扶,对他们的生活工作提供帮助和建议。实践团队在除支教项目外,每天坚持走访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当地群众所想所需,并组织社会爱心力量为当地捐赠图书、衣物以及各种营养品。实践团队还在当地积极走进基层组织与机构,拜访当地党员领导干部,了解当地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事业,并为当地提供包括社区建设建议在内的各种智力支持。
目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晨钟暮鼓”实践队希望通过宣讲红旗渠精神、参与当地社区建设,能够为当地教育事业和基层治理作出积极有益的贡献,为当地乡村振兴带来活力,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让桑峪村环境更美好,让桑峪村群众生活更幸福,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年力量!
(文:杨新平 李一航 张景然)
(图:李万广 罗 浩 张景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21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