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牢记历史使命,勇担时代重任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汪金华

2023年6月13日,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大学生三下乡南京实践团队在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参观学习,并以此为契机对南京这座历史名城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调查。在历史的长河中,侵华日军在中国大地上所犯下的暴行,罄竹难书。面对这段令人悲愤的历史,我们深感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激发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未来建设的热情,我们开展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天中,他们通过参观纪念馆、聆听讲座、走访调查等活动,深刻地感受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残忍罪行,对此我们深感痛心和愤怒,并深刻地体会到了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重要性。

进入纪念馆后,实践团队首先参观了“序厅”和“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然后通过看浮雕、听讲解、看照片等形式详细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并参观了纪念馆内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纪念馆中,他们还看到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累累罪行,看到了当年日军所使用的屠刀和手榴弹,看到了南京人民的不屈和反抗,看到了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对中国军民所犯下的种种罪行,令队员们深感痛心和愤怒。

最后,实践队走进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老人家中,听老人讲述了自己与日军战斗、与南京人民战斗的故事,并深刻地了解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对当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以及在世的幸存者所带来的巨大痛苦和心灵创伤。

通过参观了解,队员们对侵华日军暴行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大家也深刻地意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坐落在南京的紫金山下,占地约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纪念馆共有7个展厅,分别为“苦难的记忆”、“民族的伤痛”、“历史的启示”、“正义的力量”、“和平的呼唤”和“缅怀与记忆”。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一个展厅——“苦难的记忆”,从1937年12月13日开始,到第二个展厅——“民族的伤痛”为止。这里记录了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全过程,包括南京大屠杀期间在南京城内和城外所发生过的屠杀、奸淫、放火等令人发指的罪行,还有日军在南京犯下的累累罪行。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最血腥的一页。

实践团队通过本次“走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刻地感受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残忍罪行,对此我们深感痛心和愤怒,对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铭记历史、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同时,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南京作为一座历史名城的重要性。南京这座城市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精髓和文明积淀,承载着太多太多的记忆和梦想。她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都,是一座英雄城市,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古城。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与现代、人文与自然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和谐统一。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以一种更加开放的胸怀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通讯员 汪金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20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红色经典朗诵,返乡助力推普
本网讯(通讯员陈怡帆)为积极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字文化,并将推广普通话活动深入偏远地区,让孩子们感受朗诵经典的魅力,培养个人自信心,7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暑假三下乡“红船行志愿服务队”给孩子们…
民营经济新活力,促进乡村振兴新发展
民营经济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长久之策,那如何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增加发展动力并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呢?通过与那山海负责人交谈,调研队员们…
三下乡:道别
今天忙碌又充实。从早上接到基地学校的通知这两天要来台风,今天结课开始,我们就急忙开会,商量接下来的日程安排。我们队伍整个气氛紧张又伤感。匆匆忙忙决定上午最后一节结课班会,下午趣味运动会。结课班…
爱与责任的交织(一)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的大学生暑期实践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回首那些在郊区学校的日子,我感慨万分。这段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教育的真谛,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初到郊区学校,我的心情是复杂的。…
民营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要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2020年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出台…
来自中北大学的“晋韵寻古”社会实践团在近日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之旅,前往山西
中北大学“晋韵寻古”大学生社会实践团探寻平遥古城文化之旅日期:2023年7月25日地点:山西省平遥古城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探索古城历史,来自中北大学的“晋韵寻古”社会实践团在近日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
走进富阳美丽乡村,探寻农业面源污染
7月,浙江工商大学环境学院的师生来到杭州市富阳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研和汇总整理调查数据来掌握富阳区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机理、程度和影响,以此来研究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止措施和解决…
学精神 送温暖
7月25日至26日,南京工程学院“暑期乐实践”社会实践团队,挨家挨户讲解理论知识,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防溺水、反诈骗、健康生活等11个主题,在安徽省前龙村与与村民面对面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
红色精神星火流传,企业文化迎风长行
7月16日,化学与化工学院“科创新征程,时代化工人”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企业参观学习调研、优秀校友交流等活动。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有…
且将一生草木染,非遗传承我辈行
中国青年网淄博7月21日电(通讯员崔贵珍)丝竹悠悠,唱不完慢词清曲;墨香浓浓,描不尽烟波画船。灿烂绚丽的传统文化是国人的骄傲、国家的底气,也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共中央发文呼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