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乌兰浩特7月26日电(通讯员 褚敏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是宣传理论知识的最好方法。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对民族团结精神了解程度,更好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响应习主席的号召。7月1日,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民族团结·籽籽同心”暑期实践队的九名队员首先来到了少数民族众多的内蒙古地区,开展为期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进行民族团结精神的宣传活动。
参观红色基地,筑牢理论知识
为了能更好的开展民族团结宣讲活动,实践队的队员们没有选择直接盲目的开展宣讲活动,而是选择先了解该地区的历史背景和红色基地,以便接下来活动开展的效果更好,更具有特色。到达内蒙古的第一天,在提前联系好的有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们首先来到了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五一北路的五一会址。五一会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区域自治运动在内蒙古伟大实践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展示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的重要阵地。它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后来,又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图为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会会址——五一会址。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赵鹏博 摄
这是一座青砖建造的厅堂,因1947年4月23日至5月1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这里召开并宣告全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在此成立而得名。同样,五一会址也作为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伟大胜利的象征,是展示内蒙古民族团结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20世纪40年代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新生人民政权的丰碑。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的队员们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参观了整个五一会址,即使五一会址很大,队员们走的很辛苦,但是对当地背景、历史的渴望,以及接下来开展民族团结宣讲活动的效果能更好,实践队的队员们没有停下脚步,坚持参观了全部。
图为实践队员仔细阅读毛主席、朱总司令与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的电报内容。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赵鹏博 摄
跟随着相关工作人员的脚步,队员们被深深的带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时代的车轮缓缓行进,耳边仿佛传来毛主席、朱总司令对内蒙古人民取得解放和自由的深深的祝贺之声,以及对蒙古民族与其他民族亲密团结,扫除民族压迫,共同建设新中国的殷切希望。在五一会址,实践队的队员们看到了当年的草原人民不分种族、语言和背景团结在一起,共同奋斗,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场景。这种团结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这让草原人民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这也同样向人们传达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民族团结。
参观红色基地,找寻最优方式
参观完五一会址后,实践队又来到了不远处位于新桥东街的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这是一座再现内蒙古民族革命、民族解放历史、民族区域自治进程、展现民族精神的纪念性展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兴建的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区域自治的纪念性展馆;也是内蒙古第一座民族解放纪念馆。是内蒙古民族解放和区域自治的一个历史见证,更是蒙汉各民族团结进步的一座丰碑。正因其特别的内涵,队员们来到了此地,做进一步的参观了解工作,以便展现更好的活动宣传效果。
图为工作人员为实践队队员与当地中学学生一起讲解民族解放纪念馆的相关内容。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赵鹏博 摄
随着工作人员的脚步与进一步的讲解,队员们不仅感受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各民族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深刻体会到了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繁荣与稳定的重要性以及这次宣传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同时,队员们还了解到了更多当地曾经开展过的有关宣传民族团结的活动方式,其大多都是以组织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和与游客交流等形式开展的,去向更多的人传达民族团结的价值观念,呼吁人们共同维护和发展跨民族团结之道。这也为实践队队员们接下来开展宣传活动提供了经验。馆内还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和多媒体向人们展示了各民族英勇奋斗与牺牲的历史瞬间,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互助合作和和谐共生,这也向人们传达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图为民族解放纪念馆内负责人正在为实践队队员讲解有关民族团结的内容墙。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赵鹏博 摄
理论和实践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实践队该做的就是将理论知识实践到活动中去,走近少数民族,了解实情,用最好的方式去宣扬民族团结精神,达到最好的效果,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将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为实现国家繁荣和谐的美好明天做出更大贡献。青春的美好在于青年的永不停息,青年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一份力量,为新时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16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